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当中,患者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具体水平情况,以便为患者诊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期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5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都需要接受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检测,对两组实验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接受相关计算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其体内血尿酸等主要指标要明显高于健康人,医生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等的时候可以参照相关临床指标,以保证患者诊治的科学性。

  • 标签: 冠心病 血尿酸 高敏C-反应蛋白 磷脂酶 血浆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将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弱视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接受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屈光状态以及视力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28/40),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可以显著提高近视性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视感知觉疗法 调节功能训练 近视性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I与试验组II均32例,试验组I运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试验组II运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试验组I和试验组II患者治疗后的PCT、CRP水平,试验组II比试验组I低,差异均显著(P>0.05);对比试验组I和试验组II患者治疗后的APACHE-II、SOFA评分,试验组II比试验组I低,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组I患者治疗后死亡17例,死亡率为53.1%;实验组II患者治疗后死亡13例,死亡率为40.6%;实验组II的死亡率比实验组I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推行与应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严重脓毒症 激素 免疫调节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 ,共纳入研究对象 250 例,均为 进入 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 250例脑室出血 患者, 根据放置脑室引流管先后排序,采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25例。 对照组在 手术后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病人床栏上, 观察 组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过度率 2.4% 、引流不畅率 1.6% 、非计划拔管率 0.8% 均低于对照组引流过度率 12.0% 、引流不畅率 13.6% 、非计划拔管率 15.2%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观察组操作人次 129 次、操作时间( 3.25±0.42 ) min 均低于对照组操作人次 163 次、操作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小儿川崎病患儿52例,收治时间为2017年01月--2018年01月,以电脑随机双盲法划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6例。常规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予以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92.31%高于常规组76.92%,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高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四肢肿胀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川崎病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的效果更加满意,可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 川崎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腹型肥胖与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月~4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15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腹围(WaistCircumference,WC)分为腹型肥胖组与非腹型肥胖组,测试患者IMA水平。结果腹型肥胖组血清缺血修饰蛋白明显高于非腹型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型肥胖组女性患者血清缺血修饰蛋白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合并腹型肥胖时血清缺血修饰蛋白升高,且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明显,提示高血压患者合并腹型肥胖可能存在早期心肌缺血。

  • 标签: 腹型肥胖 高血压 腹围 缺血修饰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晚期血吸虫病诊断中前白蛋白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慢性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7年1月5日至2018年5月26日),对照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两组均予以前白蛋白检测。观察两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分析观察组不同肝损伤患者前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08.19±6.70)mg/ml、(40.11±2.52)g/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前白蛋白异常概率为74.42%,较白蛋白异常数据更高,P<0.05,不同肝损伤患者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慢性晚期血吸虫病诊断中前白蛋白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准确诊断疾病。

  • 标签: 前白蛋白 慢性晚期血吸虫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阿司匹林治疗,给予试验组患儿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并对患儿治疗后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儿各种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试验组更早,数据对比P<0.05。患儿治疗后免疫学指标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川崎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在川崎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40例患儿取1-2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患儿取400m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两组患儿的治疗进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证实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差异不明显,证实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检测指标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g/(kg·d)的丙种球蛋白以及400mg/(kg·d)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进行治疗,疗效差异不明显,安全性差异不大。

  • 标签: 阿司匹林 丙种球蛋白 不同剂量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预防孕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44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清铁蛋白监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与贫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是2.8%,对照组贫血发生率是20.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血常规与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对预防孕期贫血均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贫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早期 血清铁蛋白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肾损害中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晨尿以及空腹静脉血,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标阳性率和联合检查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损害检验中采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有重要帮助,为诊断肾功能更损害的重要敏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索CR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确诊AP患者83例,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6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0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CRP水平,建立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同时比较以120mg/L和150mg/L为阀值时CRP对SAP的诊断效率。结果两组患者CRP水平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第72小时为峰值,24h、48h、72h、96h四个时间点SAP组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P<0.05),第72小时CRP水平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87。预测灵敏度48h和72h水平相当为70%,特异度第72h最高,为76.2%。CRP水平为150mg/L预测S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120mg/L高,分别为80%和76.2%。结论CRP水平的波动能反映AP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转归情况,尤其当患者入院后CRP>150mg/L,要注意坏死性胰腺炎可能。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 简介: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HybriMax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00例HPV感染的不同类型子宫颈病变组织中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并以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β-catenin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组中的异常表达率较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L)组及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均〈0.05);同时,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H)组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亦较CIN-L组及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均〈0.05);而CIN-L组与正常组间比较,CSCC组与CIN-H组间比较,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呈递增趋势,在CIN和CSCC组织的细胞质及细胞核中β-catenin异常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结伦:β-catenin及CyclinD1蛋白表达异常与HPV感染的子宫颈病变密切相关。

  • 标签: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Β-连环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诱导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利用葡萄诱导细胞凋亡:将不同浓度葡萄作用于HK-2细胞不同时间,并经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细胞。采用抑制剂拮抗葡萄诱导凋亡: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蛋白激酶C抑制剂(hypericin)、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抑制剂(apopain)、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AME)作用于HK-2细胞30min,再加50mmol/L葡萄作用48h,后行FCM检测HK-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0mmol/L葡萄作用48h可诱导HK-2细胞发生凋亡,并可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凋亡小体,而FCM检测发现10^-4mmol/Lhypericin、10^-4mmol/L和10^-6mmol/Lapopain、10^-7mmol/Lgenistein、10^-2mmol/LNAME可明显抑制葡萄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结论:蛋白激酶C、caspase-3、蛋白酪氨酸激酶、一氧化氮(NO)都参与了葡萄诱导HK-2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过程。

  • 标签: 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信号传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右旋酐联合复方丹参辅佐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抗敏、抗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酐联合复方丹参辅佐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酐联合复方丹参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酐 复方丹参 小儿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薯骨汤治疗绝经后妇女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属脾肾亏虚血络瘀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绝经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8例,分2组,每组44例,在糖尿病饮食运动教育、西药降糖上,对照组应用补钙、抑制骨吸收治疗,观察组(符合肾虚血瘀症性患者)运用芪薯骨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骨密度、中医症状、VAS评分变化。观察结果发现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可改善骨关节疼痛、提高骨密度,改善中医症候,降低骨折风险,减少药物副作用,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率低。结论芪薯骨汤治疗绝经后妇女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佳,临床实用性更强。

  • 标签: 绝经后妇女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 芪薯糖骨汤 中医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溴己新葡萄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儿科收治的9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8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治疗,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盐酸溴己新葡萄联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肺部哮鸣音、气促、喘息、咳嗽、紫绀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试验组较短,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可有效改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情,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神经节苷脂钠对脑外伤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神经节苷脂钠,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脑电图转归总有效率(94.0%)均高于对照组(82.1%、81.4%)。治疗组用药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神经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脑外伤癫痫患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脑外伤癫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硫酸氨基葡萄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膝骨关节炎患者共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用药方式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7例,观察组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口服消炎痛,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膝关节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膝关节评分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的提升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氨基葡萄胶囊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膝骨关节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