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消化道肿瘤术后护理中,使用营养干预对白蛋白的影响。方法:我院接诊的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对比分析(抽取时间为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营养干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及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应用营养干预护理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营养干预 消化道肿瘤 术后 白蛋白
  • 简介:目的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方法将100例婴幼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低置输液瓶,打开调节器法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时,回血时间、回血量及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静脉穿刺时回血时间快、回血量大、一针穿刺成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置输液瓶,打开调节器法可以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婴幼儿 头皮静脉穿刺 输液调节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实施腹部手术治疗干预的患者应用辩证饮食指导和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的所有参与者均为在我院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参与者数量为62例,实施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患者实施辩证饮食指导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分析针对实施腹部手术治疗干预的患者应用辩证饮食指导和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胃肠功能指标更优,数据比较差异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营养指标更优,数据比较差异大(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辩证饮食指导和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与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辩证饮食指导 快速康复 腹部术后 营养指标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危重症病人血糖管理中辅以连续性实时葡萄监测系统(RTCGM)的实践效果。方法:遴选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2022年12月~2023年4月)研究,总计30例,均采取统一血糖管理方案对血糖予以控制,进行RTCGM测定结果与床旁血糖监测仪、动脉血气/静脉血测定结果相关性、差异性的有效观察。结果:RTCGM与动脉血气血糖数值比较:共计148对配对资料,相关性P<0.01;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11mmol/L、1.71%;RTCGM与床旁血糖监测仪血糖数值比较:共计600对资料,P<0.01;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39mmol/L、4.22%;RTCGM与静脉血实验室测定血糖数值比较:共计59对资料,相关性P<0.01;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39mmol/L、5.21%。结论:危重症病人血糖管理中辅以连续性实时葡萄监测系统效果显著,可有效反映出血糖波动状况,及时发现高低血糖事件,提高血糖管理效果,且患者耐受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重症 血糖管理 连续性实时葡萄糖监测系统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全血静置时间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备成膜的影响。方法 同时采集静脉全血,分组静置不同时间(3分钟、15分钟、20分钟)后,离心制备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及宽度。 结果 静置不同时间后无细胞血浆(PPP)高度、纤维蛋白凝块(PRF)高度、红细胞基层高度及制备后PRF膜长、宽有所不同(P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 静置时间 离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时选择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参照对象(参照组),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葡萄糖水平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葡萄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03±4.22)mmol/L、(8.22±1.35)%,均与参照组对比显示存在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有较为良好的诊断效果,能够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与葡萄检测联合后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效果和睡眠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直本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2例纳入本次研究中,借助电脑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常规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功能锻炼结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和参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十分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枕墙距和指地距较之于参照组明显更低,但是胸廓扩张度明显比参照组更高,差异十分显著(P<0.05)。结论:将功能锻炼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整体护理中,可以促进患者睡眠质量以及康复效果得到改善,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功能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 康复效果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情绪调节法对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治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150名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了日常的心理干预;观察组使用了情绪调节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医学应对问卷(MCMQ)、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MCMQ、GSE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8.67%(74/75),比对照组89.33%(67/75)显著地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情绪调节法 妇科感染性疾病,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对血压、情绪及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5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综合护理 血压 情绪 满意度 调节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一则八法”在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调节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3年5月-2024年2月中收治的200例患者,给予 “一则八法”干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等变化。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为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选择“一则八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实现对血糖的有效调节,为糖尿病前期患者更好的实现血糖控制。

  • 标签: “一则八法”糖尿病前期血糖调节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5%葡萄注射液对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112例静脉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干预组66例,患者均使用外周留置针。对照组遵医嘱予以5%葡萄注射液加盐酸胺碘酮注射液300mg以30-50ml/h静脉泵入2-3天,干预组在对照组静脉治疗基础上同时予以5%葡萄注射液作为载液冲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0例(43.5%),干预组发生静脉炎14例(21.2%)。结论:静脉泵入胺碘酮注射液的同时使用5%葡萄注射液作为载液冲管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5%葡萄糖注射液 胺碘酮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瞬感扫描式葡萄监测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中对改善病人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对2020年8月-2022年7月本科接诊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n=9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6人,前者采取瞬感扫描式葡萄监测法,后者行指尖血糖监测。对比血糖等指标。结果:关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关于血糖达标时间,试验组数据(8.37±1.69)d,和对照组(9.24±1.58)d相比更短(P<0.05)。关于胰岛素剂量,试验组数据(34.25±6.31)U/d,和对照组(37.59±7.02)U/d相比更低(P<0.05)。关于GSES评分,试验组数据(32.48±2.16)分,和对照组(24.79±3.52)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监测法,自我效能肝提升更加明显,血糖降低更为显著,临床指标也更好。

  • 标签: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 自我效能 2型糖尿病 价值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使本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我院血液专科采用法国PasteurMerier公司生产的马的ATG治疗6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的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有效率为50%。护理上必须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副反应,使病人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1月出生的148例ABO溶血新生儿,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0%)低于对照组(12.16%),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在接受病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新生儿 ABO溶血 丙种球蛋白 光疗 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丙种球蛋白给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小剂量400mg/kg)与实验组(21例:大剂量2g/kg),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持续给药3天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炎症因子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对应指标(P0.05)。结论:小儿川崎病患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剂量 小剂量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结果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血培养转阴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1β、CRP水平以及PCT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降低机体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滴注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败血症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COPD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由呼吸内科专家、专科护士实施自我管理项目指导.随访对比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得分.[结果]随访6个月后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包括体能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和医疗保健的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病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可改善COPD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病人的情绪调节效能感,有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我管理 情绪调节效能感
  • 简介:目的在液体性质、液面高度、头皮针型号固定的状态下,观察一次性可调节输液器的输液速度与实际输入量的差距及调整规律.方法取上述一项因素为变量,固定其他因素,依次测试某一输液速度的实际输入量及调整速度量,以此速度量调整一定范围内的输液速度,测定调整速度后的输入量与输液速度实际要求量的差距,并观察对应的莫菲滴管内滴速.结果液体性质对滴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面高度对滴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液量对滴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型号对滴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液刻度15~60ml的范围内,各调整7ml后,其输出量与输液速度要求量相近.

  • 标签: 一次性可调节输液器 滴速 输入速度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PICC置管患者使用可调节便携式锻炼器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0月行PICC静脉穿刺病人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使用可调节便携式锻炼器+关节活动度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对比两组效果。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握力、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观察组握力值是19.20±2.68(kg),对照组是17.31±2.31(kg);观察组肌力评分是5.12±0.76(分),对照组是4.22±0.54(分);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是80.33±9.15(分),对照组是71.34±8.22(分)。(t=4.294,p=0.027),结果有差异。(2)观察组和对照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观察组是6.25%,对照组是25.00%,(x2=9.234,p=0.018),结果有差异。(3)观察组和对照组功能训练依从率比较,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x2=12.368,p=0.013),结果有差异。结论:PICC置管患者使用可调节便携式锻炼器+关节活动度训练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可调节便携式锻炼器 关节活动度训练 PICC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