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方法观察并记录110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宫颈癌61例,子宫内膜癌49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控制良好,没有出现大的事故;宫颈癌共复发10例,复发率为16.39%;子宫内膜癌共复发8例,发生率为16.33%。结论在腹腔镜技术不断成熟的基础上,为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很强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子宫恶性肿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纵隔肿瘤患者120例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实验,其中实验组60例,采取但操作孔胸腔镜纵膈切除术,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状的发病率情况,记录结果,并对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SPSS15.8统计分析。结果经比较后,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手术切口直径等信息资料方面则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治疗手术费用问题,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纵膈肿瘤上,通过有效的单孔胸腔镜纵膈切除术,其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好的发展潜质,在临床治疗纵膈肿瘤方面,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指肺外的栓子经静脉系统回流到右心,在肺动脉中堵塞而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基础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上以血栓栓塞最为常见[1]。随着肺栓塞规范化诊治的不断推进,各级各类医生诊断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几年肺栓塞的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和漏诊率依然较高,现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首次诊断为肺栓塞的92例患者临床特点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规范化诊治 肺循环障碍 诊断意识 患者临床特点 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接受保肢治疗的恶性骨肿瘤患者,分别行相应保肢手术,观察术后肢体功能及随访情况。结果Enneking肢体肿瘤保肢术后功能评价显示本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整体优良率为77.3%,75.0%转移性恶性骨肿瘤患者疼痛消失;86例无瘤存活,其余2例术后复发再行截肢术,1例患者死于肺转移。结论合理选择保肢治疗方法是保肢成功防止复发的关键,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恶性骨肿瘤 保肢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海宁市护理人员职业压力情况,发现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压力问题,给护理管理者关提供爱护士的理论依据,帮助护士最大限度减轻职业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全社会重视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海宁市六家公立医院609名注册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六家公立医院中,人民医院及三院护士职业压力源值显著高于海宁市护士职业压力平均水平;妇保院和四院护士职业压力显著低于海宁市护士职业压力平均水平;中医院及二院护士职业压力与海宁市全体护士职业压力平均水平并无显著差异。结论护理人员存在很强的职业压力,压力源主要为时间分配与工作量问题,缓解职业压力需要管理部门、护理人员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 标签: 护士 职业压力 调查
  • 简介:摘要睡眠对儿童发育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的睡眠问题常出现在OSAS患者中。儿童与成年人相比其闭塞性睡眠无呼吸/低呼吸的症状时的脑波上的觉醒(Arousal)反映相对不是很明显。运用常规睡眠脑波分析方法R&K(Rechtschaffen&Kales)时未发现显著差异。本研究对以上两种方法的特点、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临床上如何合理运用。方法以2006年-2007年间由于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症,鼾症而到大阪某大学附属医院A(18人)以及大阪某医院睡眠中心B(4人)就诊的22名小儿患者(男16人,女6人)为分析对象。首先,进行睡眠深度、长度、各睡眠阶段的比例等参数评价睡眠效率。其次,运用新方法CAP(Cyclicalternatingpattern)对睡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对两种方法的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相关性、一致性、相异性、以及影响等。结果确认到CAP和R&K之间有数项参数具有相关性。但主要是ASDA标准中提到的A3(不稳定)与A1(稳定)相关参数。从分析结果得知仅依靠CAPrate来评价睡眠的稳定性是不充分的,需要更详细的评价参数。虽然两种方法独立,但由于确认到一些重要的相关性及相异性,因此,在分析睡眠状态时需合理结合两种方法提高对睡眠评价的准确性及精确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医院药品风险管理情况及防范措施,降低医院药品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从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基本现状、基本风险管理因素等分析医院药品存在的风险,再针对医院药品风险存在的不同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建立健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药品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众用药安全。结论药品风险管理与防范是医院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医疗机构应该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减少医院药品风险管理不当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医院药品 风险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后皮肤疤痕的整形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到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烧伤后瘢痕患者60例,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8.3%,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3%。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皮肤病史、瘢痕面积是导致烧伤后皮肤疤痕的整形治疗出现并发症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对烧伤后皮肤疤痕能达到比较好的整形效果,但是也存在并发症多等问题,我们要根据发生危险因素加强护理与管理。

  • 标签: 烧伤 皮肤疤痕 整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皮质层状坏死(CLN)的MRI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2016年3月我院内科诊治的15例CLN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其MRI影像特点。结果15例CLN患者在发病后均有异常MRI表现,15例中双侧大脑半球病变4例,单侧大脑半球病变11例。1个脑叶受累9例。两个脑叶受累4例。

  • 标签: 脑皮质层状坏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unt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治愈23例,好转15例,无效1例。结论Hunt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是耳痛、耳部疱疹及周围性面瘫。但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不典型Hunt综合征的认识,给予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疗效。

  • 标签: Hunt综合征 带状疱疹 误诊 不典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儿科用药的情况,为儿科用药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对2015年我院儿科门诊用药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儿科用药的现状及特点。结果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主要有用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等。结论我院儿科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临床药师应加强指导与监督,提高用药质量,保证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

  • 标签: 儿科用药,合理用药,抗菌药物,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降低肋骨骨折X线检查的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行X线检查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0例肋骨骨折患者首次X线检测确诊196例、占93.33%,未发现肋骨骨折14例,占6.67%。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肋骨骨折主要方法之一,对于肋骨骨折合并症诊断及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确定准确的检查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合适的投照条件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关键。

  • 标签: 肋骨骨折 X线 漏诊
  • 简介:摘要中药疗效的好环与药材质量、医生辨证、药房调配、中药剂型的制备、服药方法等诸多因素有关。中药汤剂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剂型,其制备中的诸多因素均可能对中药的最终疗效产生影响。本文将中汤剂煎煮中的均多因素加以探讨,以使读者对正确的中药煎煮方法有明确认识,为临床实际操作提供依据。

  • 标签: 中药 疗效 煎煮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介入治疗联合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TIMI血流分级、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8.1±7.2)%,TIMI血流Ⅰ、Ⅱ级1例(2.7%),Ⅲ级36例(97.3%);对照组LVEF为(50.1±8.1)%,TIMI血流Ⅰ、Ⅱ级6例(16.2%),Ⅲ级31例(83.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出血率为10.8%(4/37),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5.4%(2/37);对照组患者总出血率为21.6%(8/37),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13.5%(5/3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手术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价曲安奈德复合镇痛液对硬膜外麻醉神经损伤后根性疼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诊治的行硬膜外麻醉置管或穿刺时因多次刺激神经

  • 标签: 复合镇痛 奈德复合 安全性评价
  • 简介:目的:评价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用于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间诊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8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局部给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为75.00%(P〈O.05);治疗结束后1月内随访患者,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优于达克宁栓,其治疗效果较显著,可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基于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患者腰椎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的课题研究,重点探讨两种不同预防方法应用到手术当中对患者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基于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患者腰椎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的课题研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主要采取了回顾分析与查阅病患者病历资料的统计方法,选取了近三年我院所收治的腰椎手术DVT高危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50例行利伐沙班片药物治疗预防的腰椎手术患者,以及观察组50例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的腰椎手术患者。两组患者均于下床行走后予以停止用药,分别记录了患者在48h引流量,以及手术治疗前后7d检测血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统计情况,并且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情况。结果从表1当中能够观察到,两组数据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经过t检验之后,得出P>0.05.从表2当中能够观察到,两组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预防效果都比较显著,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表3中能够观察到,对照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之后,效果比治疗前及观察组显著,即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腰椎手术患者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均比较显著,安全性相当。

  • 标签: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腰椎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替安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头孢替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观察组的发热、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观察组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替安 阿奇霉素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STEMI行急诊PCI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比伐卢定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肝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2h心电图ST段回落和治疗30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IMI分级中各级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h心电图ST段回落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内研究组患者出血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在老年STEMI急诊PCI术中应用可辅助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但替罗非班联合肝素易增加患者出血风险,比伐卢定具有更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比伐卢定 替罗非班 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