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CT图像伪影的成因及减少伪影的方法。方法对40例CT图像伪影的病例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自制模体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上设置不同参数进行扫描,分别改变螺距、层厚、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对阶梯状伪影进行分析。结果CT图像伪影与被扫描物属性及成像的原理和技术有关;阶梯状伪影的大小与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存在确定关系,伪影不仅随层厚的增加而增大,也随螺距的增加而增大。结论CT图像伪影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扫描参数和方法对避免伪影的产生十分重要。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阑尾炎的方法及图像。方法180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证实阑尾炎的术前超声检查方法及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先使用低频超声探头,探头频率3.5MHz,再使用高频超声探头,频率为7-10MHz,在腹部及阑尾区探查,然后二者联合应用,最后加上彩色多普勒血流,观察阑尾及周围情况。结果180例患者的低频及高频超声检查方法不同,显示率不同,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低频及高频探头再加彩色多普勒诊断阑尾炎显示率最高。结论普通腹部低频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再加彩色多普勒联合应用对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正确使用不同频率超声探头是扫查阑尾炎的最佳方法。

  • 标签: 阑尾炎 低频探头 高频探头 彩色多普勒
  • 简介:为探讨人体机能信息和结构信息的内在联系,系统阐述了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原理及其生理结构基础,探讨了人体红外辐射信息的本质和意义.并利用红外热像技术(IRT),实现了人体机能与结构多元信息的转换和表达,以促进医用红外热像分析技术的合理开发和应用.

  • 标签: 人体红外热图像分析技术 红外辐射 医学 红外热像 探测原理
  • 简介:本文针对具体的KrF准分子激光器输出光束,运用光楔对KrF激光光束分光测量,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了图像处理,测量了KrF激光光束的一维能量分布和远场发散角;在图像分析仪Magiscan(2)的基础上开发出二维能量密度分布的分析程度,具体计算了KrF激光光束剖面的能量密度分布的均匀性。

  • 标签: 激光光束 品质 光楔法 能量分布 远场发散角 均匀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漏诊的原因,以提高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率。方法对52例产后确诊为胎盘植入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中,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12例,诊断符合率为23.1%;漏诊40例,漏诊率为76.9%。检出的12例中,合并前置胎盘者6例,均经手术证实,所占比例50%。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胎盘植入的诊断率尚低,以及影响因素较多,但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盘植入
  • 简介:肩关节疼痛常见于肩部创伤、炎症、退行性变、血管性病变或者头颈部疾病[1]。由于肩关节结构复杂,常规X线检查仅能较好地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2];CT虽能较好地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及肌肉脂肪等,但无法清晰显示关节囊、盂唇及韧带等软组织结构[3];MRI以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平面成像等优势成为肩关节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肩关节病变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肩关节 磁共振成像 扫描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并评估基于超声图像分析的甲状腺癌诊断方法,以提高对甲状腺癌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方法: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们回顾性地收集了86例患有甲状腺病变的患者的超声图像数据。我们采用对比法对这些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已知的甲状腺癌病例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基于超声图像分析,我们成功地诊断出了这86例患者中的甲状腺癌病例。我们的诊断方法显示出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并与已有的临床诊断方法相媲美。结论:基于超声图像分析的甲状腺癌诊断方法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诊断手段。它可以提供更准确和敏感的甲状腺癌诊断结果,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来进一步确认该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标签: 超声图像分析 甲状腺癌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探讨了DR投照技术的图像特征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100例。这100例患者均接受DR投照技术和X线投照进行诊断,之后观察两种诊断技术的临床诊断结果,并探讨了两种诊断方式的三片率情况。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诊断后,这100例患者经过DR投照技术进行诊断的确诊概率为98.00%,这些患者经过X线投照诊断的确诊概率为74.00%,前者概率更高于后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三片率可知,经过DR投照技术进行诊断的甲片率(94.00%)明显高于X线投照诊断的甲片率(72.00%),经DR投照诊断的废片率(1.00%)明显低于X线投照诊断的废片率(8.00%),两种诊断技术的三片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工作中,采用DR投照技术进行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图像处理理想以及图像分辨率高等特征,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DR投照技术 图像特征 临床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扫描以及重建参数对放疗图像产生的影响。方法:探讨分析16排螺旋CT扫描过程中重建参数,对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本文针对管电压、管电流以及重建图像等多方面指标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参数改变对放疗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管电压、扫描部位以及滤过器会对CT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滤过器增强会增加图像噪声,扫描部位会对均匀性产生影响。结论:在进行CT扫描时,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模体测试,针对CT扫描各项参数进行评估,精确设定放疗CT参数,保障精准放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成像质量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图像增强技术(LCI)在早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期间接收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根据检查方法不同予以分组,接受胃镜白光诊断为参照组,30例;接受LCI诊断为实验组,30例,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病灶形态影像检查评分、胃小凹分型影像检查评分与毛细血管影像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影像检查评分都比参照组较高(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检查中应用LCI技术有助于提升图像检查质量,对疾病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图像增强技术 早期胃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对影响CT图像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CT图像之前,首先要了解以下基本概念像素、体素、CT值、窗技术、分辨力、噪声、部分容积效应和伪影。

  • 标签: CT图像 因素 基本要素
  • 简介:摘要与现代生活诸多其他领域一样,医学影像学实践正在以坚实的步伐向数字化世界转变。在近年,影像学全面数字化变革得到了充分体现,各种医学影像技术都实现了全数字化。越来越多的数字图像获取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扫描技术、磁共振技术、X射线摄影技术等的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实现医学影像的无胶片化。

  • 标签: 特点 获取技术 处理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X线钼靶图像中运用图像增强技术提高X线图像的对比度,提高图像可读性的能力。方法以MATLAB为软件平台,运用灰度变换和直方图均衡化这两种图像增强方法,对乳腺X线钼靶图像进行处理。结果处理后的乳腺X线钼靶增强图像显示了比原图更多细节,不仅能够清楚显示图中白色的微钙化点,还能够清晰显示部分乳腺导管。结论图像增强技术能够提高乳腺X线钼靶的对比度,改善了图像的显示效果,有利于医生对乳腺肿块和微钙化点的识别,减少漏诊率。

  • 标签: 图像增强 灰度变换 乳腺 钼靶
  • 简介:目的对2008—2011年《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载文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刊物水平、促进我国体视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统计源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该刊13-16卷共16期纸本期刊。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载文数量、基金资助、作者、机构、地域等及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该刊共发表论文293篇,基金资助214项,篇均0.73项。其中国家级重大基金129项,占总基金资助的60.28%。第一作者260人,高产作者尚偏少。核心发文机构为高校及科研院所;发文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京(42.32%)、陕西(11.95%)、广东(9.56%)等。结论2008—2011年《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载文数量及基金资助项目基本稳定,有上升趋势。载文作者机构及地域呈不均衡分布。

  • 标签: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文献计量 载文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穿孔的CT诊断价值及图像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超声、CT影像学资料以及病理资料,比较超声、CT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分析图像特征。结果CT检查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8.1%、87.5%、97.3%,超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0.4%、62.5%、88.4%,CT检查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超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图像主要特征表现在异常的阑尾周围蜂窝织炎,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结石,增强扫描局部阑尾壁强化缺损。结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CT诊断在准确度及特异度方面体现了显著的临床优势,具有易于辨别的图像特征,可以作为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急性阑尾炎穿孔 CT 超声 准确度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糖尿病和健康人各69例进行了活体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但面积变异系数,周长,最大长径显著增大,形状因子减小(P<0.01);I型和Ⅱ型,伴有和不伴有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之间各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异常,显不稳定状态,对其进行形态学定量分析,对于指导糖尿病患者眼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 标签: 糖尿病 角膜内皮 图像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处理与分析算法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对医学影像中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算法进行优化研究。首先,对传统算法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因此,本研究结合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新兴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特征提取和分类的改进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能有效地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和诊断效果。该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医学影像 图像处理 分析算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图像分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些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领域,以便更好地诊断、治疗疾病和判断预后。然而,由于医学图像在数据标注和专家知识方面的复杂性,使得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较大的挑战。本文基于ACP方法提出了一个融合医生智慧与计算智能的医学图像分析新框架——平行医学图像。传统的医学图像分析直接从带标注图像中学习模型而不能很好地解释诊断决策,平行医学图像引入了描述智能、预测智能和引导智能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诊断的可解释性。我们采用平行闭环优化模型来挖掘并融合医学知识,从而优化辅助诊疗系统。最后,本文以乳腺癌为例探讨了平行医学图像框架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 标签: 平行医学图像 平行智能 辅助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