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黑车”,是指没有牌证、无户籍档案和行驶证、来历不清、原始凭证没有或不全而行驶或进行作业的车辆。它产生和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是多年形成,又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牌证管理历来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点,“黑车”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整个农机安全管理工作,而且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

  • 标签: 重要性 农机安全管理 监理工作 农机监理部门 农业机械 少数民族地区
  • 简介:猪传染胃肠炎是猪接触传染性疾病,本病的病源体是冠状病毒属中的猪传染性病毒。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十五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三十五日龄以后的仔猪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死亡率很低。

  • 标签: 传染性肠炎 诊断 防治
  • 简介:鸭传染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2—3周龄易感,一年四季均发,尤以秋末,冬春为甚。它的危害在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此病一旦发生较难控制,死亡最高可达80%,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长期从事临床兽医工作,根据近10余年的统计,鸭传染浆膜炎为本地区多发病、常见病,现将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防治经验 鸭疫里氏杆菌病 点滴 一年四季 经济损失
  • 简介:巴马香猪原产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1995年3月。巴马被国家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巴马香猪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俗称“两头乌”,因其骨细皮酥、肉质细嫩、食之其感鲜香,遂命名为“香猪”。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2000年3月,我市在该地区陆续引进了350头种猪,经过6年的饲养观察。巴马香猪已经在松滋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 标签: 香猪 适应性 专业委员会 饲养观察 肉质
  • 简介:企业文化是对企业经营理念等的概括和总结,与社会意识一样具有两面。当它代表先进文化时,就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如果它只代表片面利益,腐朽没落思想,那么它就会阻碍企业和社会的进步。

  • 标签: 企业文化 两面性 社会意识 经营理念 先进文化
  • 简介:<正>GEF项目是世界银行动议从“全球环境基金”中拨出1970万美元用于支持我国西双版纳、武夷山、神农架、秦岭和鄱阳湖等5个世界A级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保护的项目。主要内容有:1.开展生物多样各种资源的调查与监测;2.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科研设备,增强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3.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和必要的保护设施,增强保护功能,加快生境恢复,保护生物多样;4.加强人员培训和对外交流。

  • 标签: 生物多样性保护 GEF项目 示范工程 西双版纳 科研能力 生境恢复
  • 简介: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有密切联系.

  • 标签: 渔业资源 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 自然资源
  • 简介:该品种中早熟,自封顶,无果肩,果粉红色,高圆形,抗裂果,品质佳,长势强,单果重250~350克,最大单果重500克,抗病好,耐早、晚疫病,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大棚及露地栽培。一般亩(1亩=1/15公顷)定植3000株左右,采取单秆整枝,注意疏花疏果,每穗留果2~4个,重施农家肥及氮磷钾复合肥,青果初期应注意肥水管理,多作追肥,注意病虫害防治,结合防治工作喷施叶面肥,加强田间管理。

  • 标签: 抗病性 番茄 品种 农艺性状
  • 简介:鸭传染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等,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败血性传染病。本病最早发生于美国纽约的长岛,其后在英国、加拿大、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国也有发生。在我国,首次报道本病的发现是1982年,以前各养鸭大省均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本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困倦,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病变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疫巴氏杆菌病 诊治 鸭疫里氏杆菌 败血性传染病
  • 简介:鸭传染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2~8周龄雏鸭的一种接触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生,是目前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县某蛋鸭基地,2005年12月从南方引进的50~60日龄的青年蛋鸭,相继发生以眼和鼻有浆液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昏迷,有神经症状,剖解以纤维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疫病。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接触性传染病 鸭疫里默氏杆菌 诊治 一年四季 神经症状
  • 简介:猪传染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冠状病毒科的传染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症状,在农村散养和集约化猪场均有发生,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且传播迅速,初期体温高达39~41.5℃,哺乳仔猪病死率很高,5N龄以上仔猪死亡率低,成猪几乎无死亡。现将笔者多年防治猪传染胃肠炎的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防制 哺乳仔猪 肠道传染病 集约化猪场
  • 简介:传染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法氏囊,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鸡孵出时法氏囊已存在,性成熟前发育最大,此后逐渐萎缩(鸡10个月),直至完全消失,本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同时还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

  • 标签: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防制措施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接触性传染病 免疫接种失败 淋巴器官
  • 简介:动物源食品中的兽药残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兽药残留的控制。欧盟在动物源食品管理方面,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定了一整套管理法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兽药残留对人类的危害。欧盟作为一个多国集团组织,在动物源食品贸易中占据很大的份额,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其在动物源食品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动物源性食品 食品安全管理 欧盟 兽药残留 食品管理 食品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