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血清尿酸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2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组成A组,同时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组(11例)、多支组(18例),另择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组成B组,抽取各组患者静脉血液进行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血清尿酸的检测,并就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血清尿酸检测结果明显高于B组体检者(P<0.05);多支组患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单支组患者检测结果(P<0.05)。结论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血清尿酸检测可以较为准确的反应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这对临床诊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血清尿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手足口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免疫球蛋白(Ig)的检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检验对象的hs-CRP、Ig(IgA-A型免疫球蛋白、IgG-G型免疫球蛋白、IgM-M型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IgA、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IgM、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中,重症患儿IgA、IgG水平均低于轻症患儿,IgM、hs-CRP水平均高于轻症患儿,二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童患上手足口病之后,IgA、IgG水平降低,IgM、hs-CRP水平升高,且随着检测指标水平降低与升高幅度的加大,病情程度也在加重,所以,可根据hs-CRP、免疫球蛋白检测判定手足口病病情程度。

  • 标签: 手足口病 超敏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儿童52例作为实验对照组;对两组手足口病患儿于临床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最终对两组患儿检验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对比,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改善程度尤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手足口病患儿在开展诊断工作期间,合理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对于患儿的病情可以加以充分判断,从而为手足口病患儿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对急性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人员30例为对照组,入组者均检测其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以及肌酸激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肌红蛋白、肌钙蛋白以及肌酸激酶阳性率分别为90.0%、94.0%、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6.7%、13.3%,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发生急性心肌损伤后,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均显著升高,临床实践中建议联合检测三项指标,以提高诊断准确度。

  • 标签: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损伤 肌酸激酶同工酶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Ras相关域家族蛋白1A(RASSF1A)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卵巢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及相对应的在位内膜组织和20例非EMS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组织中RASSF1A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37.78%(17/45)、60.00%(27/45)、85.0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36,P=0.001)。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55.56%(25/45)、33.33%(15/45)、0,三组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70,P=0.000)。异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增生期、分泌期分别为66.67%(14/21)、45.83%(11/24);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增生期、分泌期分别为38.10%(8/21)、29.17%(7/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Ⅲ~Ⅳ期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Ⅰ~Ⅱ期(χ2=5.940,P=0.015)。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表达水平与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r=-0.594、-0.577,P〈0.01)。结论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导致的基因转录沉默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评估在位内膜组织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可作为EMS的表观遗传学标志物,有助于EMS的早期诊断。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甲基化 免疫组织化学 Ras相关域家族蛋白1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克隆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特点、诊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一例双克隆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例经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免疫固定电泳、尿轻链、骨髓形态学、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及遗传学等检测结果,诊断为MM,患者经过9个疗程的化疗后,恢复良好,目前仍在维持治疗和定期随访之中。结论MM有特殊的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的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如果遇到双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的病例,建议要考虑到MM的可能性,进一步完善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检测,积极采用硼替佐米为主的新药方案治疗。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双克隆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进行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针对40健康体检者进行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并归为观察组,入选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两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水平比较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44.69±12.36mg/L,对照组为10.29±3.26mg/L;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良好,其对于患者的病情反应较为明显,利于临床积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判断。

  • 标签: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在相关炎性疾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日-10月31日于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临床疑似有感染的住院患者1020例以及111例健康体检患者(正常对照组),对其进行CRP和SAA检测。将住院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6组:糖尿病伴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创伤骨折、其他肿瘤和皮肤疾病。分别对每组疾病的SAA、CRP实验数据做ROC曲线面积分析,判断二者单独检测和平行试验联合检测对各种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SAA与CRP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患者占44.6%,所占比例较大,尤以SAA增高而CRP正常患者居多。再比较这两种指标在同一种疾病中的升高幅度,前者高于后者。通过对各种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可得联合检测一般具有更多的曲线下面积。结论SAA相比于CRP,在相关炎性疾病监测中可能更有临床价值。临床上在进行炎症监测时,应重视SAA异常升高而CRP正常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两种指标做联合检测,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炎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尿脓毒症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与其病情和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尿脓毒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的CAR、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比较不同预后的CAR和APACHEⅡ评分,分析其CAR与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后的CAR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CAR和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患者28d病死率为8.75%。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治疗前后的CAR和APACHEⅡ评分均升高(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脓毒症患者CAR与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均呈正相关(r=0.826、0.85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的CAR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良好,其中以治疗后的CAR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最优。结论:尿脓毒症患者CAR较高与其其病情和预后相关,可能作为其病情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尿脓毒症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病情 短期预后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MAU)结果的比较,了解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的准确性、局限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87份新鲜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尿蛋白干化学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在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152份标本中,有7份检测到>22.5mg/L的尿微量白蛋白,呈假阴性(4.6%);22份尿蛋白(±)标本中6份尿微量白蛋白呈阳性(27.3%),6份尿蛋白(+)标本中1份尿微量白蛋白呈假阳性(16.7%),4份尿蛋白(++)、3份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完全相符,两种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结论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因灵敏性差及干扰因素较多,其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需做好尿检质量控制,避免漏诊误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测定结果较为准确等优点,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更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影响因素
  • 简介:在反分裂斗争中,文化认同因素影响深远,需要予以积极掌控.一方面,需要在不同文化间建立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的氛围与制度支持,以国家主体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应对分裂势力制造的文化隔离;另一方面,要防止以不当的政策和措施刺激国家主体文化建设中的逆向因素.既要在文化间的交流中强调域外文化的内化即中国化,也要慎重处理地方文化中的原生地认同与本土化中的外向问题.此外,如何在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建构文化价值共识,也是国家文化认同建设的重要内容.

  • 标签: 文化认同 反分裂 国家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患有精神分裂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融入干预项目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患有精神分裂病症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给予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行为、音乐、文娱及健康教育等康复干预措施进行治疗。采用特定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阳性与隐形症状量表及病人观察量表等对患者通过治疗的症状改善情况、日常行为表现计社会功能进行评定和对比。结果显示在给予患者实施三个月的康复干预项目管理后,各方面评分指标都有了相应的改善,其中精神健康状态、身体健康状态及社交能够分值有了明显的上升;而阳性与阴性症状与干预前对比有所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病人的个人卫生及社会能力评估发现,比干预前有了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退缩、激动和抑郁等比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精神病例与社会兴趣表现则与干预前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干预项目措施能够很好的促进全面康复,有利于患者的精神及社会能力的改善,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价值。

  • 标签: 康复干预 恢复期 精神分裂症 全面康复 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