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额叶脑挫裂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变化快,采用早期密切观察及CT动态监测的保守治疗后根据病情的发作变化及时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临床治疗
  • 简介:甲状腺癌临床比较少见[1],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多见。本文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外科治疗的43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患者43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4例;年龄19~80岁,平均50.3岁;病程1d~20年,平均17.7个月。

  • 标签: 双侧甲状腺癌 滤泡状癌 外科治疗体会 乳头状癌 颈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见性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对收治的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均进行了早期手术干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开颅减压手术的应用。结论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病情变化突然,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所以要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早期预见性手术减压(内外),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损伤 双额叶脑挫裂伤 中央型脑疝 预见性开颅减压 手术治疗
  • 简介:患儿,男,5个月,因反复咳嗽、发热、抽搐7天人院。20天前因肺炎住院治疗1周。体检:体温38.8℃,脉搏160次/min,呼吸50次/min。浅昏迷,头围44cm,前囟隆起,张力高。眼球向右上凝视,瞳孔直径约为2.0mm,对光反射迟钝,侧视乳头水肿。颈拆抗(+)。右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2×10^9/LNO.72LO.28。胸

  • 标签: 留置针 前囟侧角穿刺 治疗 双侧硬膜下积液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单开窗潜行减压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7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6例。本次乙组是传统手术,而甲组是单开窗潜行减压术,总结疼痛情况、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手术效果、临床指标。结果甲组的VAS评分、ODI评分都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手术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单开窗潜行减压治疗的手术时间短、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出血量低,有效改善疼痛、腰椎功能障碍。

  • 标签: 双侧腰椎管狭窄 单侧开窗 潜行减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医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之间接收的OVCF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在实验期间采用的治疗方案均为PKP手术疗法,其中35例采用PKP疗法,称之为A组,另外35例采用单PKP疗法,称之为B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表现情况。结果:从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方面展开对比,均显示A组的数值水平高于B组(P<0.05)。手术结束后,针对两组患者展开为期一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伤椎椎体高度﹑伤椎后Cobb角、VAS评分方面的表现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且A组的伤椎椎体高度数值水平高于B组,另外两种指标的数值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经过比较,可以发现,在治疗OVCF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都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在恢复伤椎前缘高度、优化椎体后凸Cobb角以及VAS评分等方面,A组的表现显然要比B组更为出色。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穿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单通道内镜(uniportal endoscopy,UE)下单椎板切开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通过UBE或UE进行ULBD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资料,男36例、女46例;年龄(63.3±7.5)岁(范围47~81岁)。UBE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3.2±7.6)岁(范围47~81岁);UE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3.5±7.5)岁(范围48~80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第1天、7天、1个月和6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计算手术前后的硬膜囊面积、入路关节突关节切除角度、盘黄间隙减压率和骨性隐窝减压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BE组手术时间为(63.1±7.0)min、住院时间(3.9±0.9)d;UE组分别为(61.2±6.2)min、(3.7±0.9)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1,P=0.195;t=1.24,P=0.217)。UBE组的腰腿VAS由术前(7.19±0.97)分降至术后第1天(3.43±0.63)分、第7天(1.71±0.60)分、1个月(1.33±0.48)分和6个月(1.36±0.48)分(F=352.29,P<0.001);UE组的腰腿痛VAS评分由术前(6.85±0.89)分降至术后第1天(2.45±0.75)分、第7天(1.75±0.59)分、1个月(1.33±0.47)分和6个月(1.28±0.45)分(F=291.44,P<0.001)。术后第1天UBE组的腰腿痛VAS高于UE组(t=6.41,P<0.001),术后第7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786)。UBE组的ODI由术前66.62%±4.98%降至术后1个月21.81%±2.61%和6个月11.62%±2.31%(F=1991.35,P<0.001);UE组由术前64.35%±5.16%,降至术后1个月22.85%±3.26%和6个月11.15%±2.86%(F=1931.18,P<0.001)。术后UBE组的硬膜囊面积为(135.1±10.0)mm2大于UE组的(120.9±10.4)mm2(t=6.30,P<0.001)。术后UBE组的入路关节突关节切除角度为69.3°±4.9°小于UE组的94.3°±4.1°(t=-25.00,P<0.001)。两组同的盘黄间隙减压率分别为39.0%±3.0%和38.7%±3.3%(t=1.52,P=0.134),对分别为41.6%±3.3%和22.8%±3.2%(t=26.32,P<0.001)。两组同的骨性隐窝减压率分别为70.0%±4.8%和59.3%±3.9%(t=15.64,P<0.001),对分别为73.0%±3.4%和48.4%±4.3%(t=28.86,P<0.001)。UBE组同盘黄间隙减压率及骨性隐窝减压率与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P=0.174;t=-1.72,P=0.096),而UE组同的盘黄间隙减压率及骨性隐窝减压率均大于对(t=28.51,P<0.001;t=13.95,P<0.001)。结论通过UE和UBE行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能取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UB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优于UBE;而UBE能够更好地保留关节突关节,在影像学上减压效果更佳。

  • 标签: 脊柱 腰椎管狭窄 减压 椎板切除术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血肿清除术后往往并发对迟发性血肿.如不注意观察.会贻误宝贵的抢救时机,造成病情的迅速恶化.我科今年以来发现6例此类病人,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外伤 开颅术 血肿 临床资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使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的方法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23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患者经过平均10个月的随访,术后骨折对位线良好,胫骨平台关节面恢复解剖关系,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1.30%,1例出现切口感染,无皮肤坏死、后期复位丢失、关节内感染、深静脉血栓或内固定松动失效等并发症。23例均未出现“死骨夹层”效应。结论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损伤较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及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胫骨近端 粉碎性骨折 双侧 锁定接骨板 微创
  • 简介:摘要下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形态复杂多样,其牙根数目及形态均可能发生较大变异。本文报道的1例多根管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均存在远中中央根管,且右下第一磨牙近中根同时存在低分叉的Ⅴ型根管。患牙治疗过程中,结合锥形束CT影像学、牙科显微镜、超声治疗仪等辅助手段,完成了多根管的根管治疗及患牙冠部修复,术后18个月复查效果良好。

  • 标签:
  • 简介:重型脑干出血系指脑干出血量〉5ml并伴明显意识障碍(GCS评分≤12分)。脑于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70%~80%。虽然也有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成功的报道,但对于多数重型脑干出血患者而言,目前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超早期侧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患者159例,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出血 脑干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臂丛损伤的致伤机制特点,并探讨诊疗策略及预后。方法2013年1月-2018年4月,共诊治臂丛损伤5例,包括机器牵拉伤1例,观察3个月后行手术治疗;静态牵拉伤4例,均非手术治疗。定期随访并使用顾玉东臂丛神经功能综合评定标准对上肢功能进行量化评价,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均随访23.4个月,5例治疗后肢体功能评分均较前明显提高(P<0.05);1例机器牵拉伤患者的左(右)肩、肘、腕关节及手功能评分从治疗前分别为1.00(1.00)、1.00(1.00)、3.00(1.00)和3.00(1.00)分提升到4.00(2.00)、4.00(2.00)、4.00(3.00)和4.00(3.00)分;4例静态牵拉伤患者的左(右)肩、肘、腕关节及手功能平均评分由治疗前分别为1.25(1.25)、1.50(1.50)、2.25(2.25)和2.25(2.25)分对应提升到4.00(4.00)、4.00(4.00)、4.00(4.00)和4.00(4.00)分。结论伤后尽早明确诊断,根据神经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行上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并适当结合物理治疗,可保障臂丛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有效恢复。

  • 标签: 臂丛损伤 双侧 牵拉伤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被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4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同时性发生有22例,占55%,异时性发生有18例,占45%。绝经前发生有12例,占30%。对本组患者进行3~48个月的随访,有5例原发性乳腺癌第二原发癌Ⅲ期患者死亡,死因肺转移,生存时间是3年,另外35例患者均健在,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应该重视对乳腺癌的治疗,及时对单乳腺癌进行随访,早期发现病变,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才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总结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0例患者随访9~20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6个月。肘关节功能根据Aitken和Rorbeck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后,早期心理干预,早期功能锻炼,分阶段康复锻炼,按医嘱正确用药及辅助物理治疗,减轻术后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肱骨髁间 骨折 内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同时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同时治疗输尿管结石17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8例一次碎石成功,成功率90.3%;17例一一次碎石成功,其中10例另一输尿管上段结石移至肾盂,另7例结石因息肉完全包裹,而开放手术。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同时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快捷、有效。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 输尿管镜
  • 简介:目的阐述单纯指固有动脉节段性损伤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对1999年9月~200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例13指单纯指固有动脉节段性损伤进行归类及相应处理:开放性损伤11指,指固有动脉节段性损伤伴皮肤挫伤,行血管移植术或静脉皮瓣游离移植术修复;闭合性2指,指固有动脉节段性损伤,密切观察伤指血液循环,及时行血管移植术修复.结果13指血液循环恢复良好,均成活,功能评价优.结论单纯指固有动脉节段性损伤应积极处理,常需行血管移植术,正确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断指再植 指固有动脉 节段性损伤 血管移植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采用椎板开窗法减压,凿除关节突的内侧1/3部分。结论应用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良好疗效。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采用开窗法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6例,3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0.5~3年)。疗效按Nakai评定标准优良率94.4%。结果应用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双侧开窗法 腰椎管狭窄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