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复拇畸形术后体侧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复拇畸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末次随访保留拇指轴线成角是否大于20°为结局指标,以性别、手术年龄、Wassel分型、手术切口设计、肌腱韧带处理情况、骨组织矫形情况、关节固定时间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2例患儿,术后随访时间为16个月至7年(平均49.8个月),术后53例拇指轴线成角≥20°。Wassel分型、关节固定时间、肌腱韧带处理情况、骨组织矫形情况是小儿复拇畸形术后体侧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复拇畸形术后体侧偏与Wassel分型有关,其中Ⅲ型和Ⅳ-D型侧偏率最高。术中注重对肌腱韧带平衡的重建、根据X线片选择骨与关节的处理方式、术后个性化制定关节固定时间能避免术后体侧偏的发生。

  • 标签: 手畸形,先天性 外科手术 复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轴前多畸形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trio全外显子组测序法检测疾病相关基因,筛选出可疑致病基因,并在家系其他成员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家系中6例患者的LMBR1基因均存在c.423+4909(IVS5)C>T杂合变异。表型正常家系成员未检测到该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LMBR1基因c.423+4909(IVS5)C>T变异被判断为致病性(PM1+PM2+PP1-S(PS)+PP4+PP5)。结论LMBR1基因第c.423+4909C>T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

  • 标签: 轴前多指 LMBR1基因 内含子 基因变异 全外显子测序
  • 简介:摘要2020年,心血管磁共振协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SCMR)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专家共识发布了最新版心血管磁共振临床征专家共识,涵盖了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获得性血管病、冠状动脉疾病、心包疾病、心脏占位以及瓣膜病等各类心血管疾病,并对CMR在各临床征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级。作者对该共识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心血管磁共振 临床指征 专家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蛋白152(RNF152)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CA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联合应用氧化偶氮甲烷(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C57BL/6小鼠,建立CAC发生发展4个阶段(分别为正常上皮组织、炎症恢复期、轻度不典型增生、腺癌)的小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不同阶段小鼠结肠组织中RNF152 mRNA的表达。利用人结直肠癌RKO细胞建立稳定高表达RNF152的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NF152高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使用NO自由基供体DETA NONOate处理细胞,比较RNF152高表达对NO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AOM和DSS联合使用能有效地模拟人类CAC的病程,AD3组小鼠成瘤率为100%。CAC小鼠模型的结肠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显示,RNF152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结肠癌的发生发展逐步降低。RT-qPCR检测结果显示,腺癌组结肠组织中RNF152 mRNA的表达水平为1.23±0.18,高于对照组结肠组织(0.52±0.08, P<0.01)。RNF152稳定高表达的RKO-RNF152细胞中,sub-G1期细胞比例[(3.6±0.4)%]高于RKO-PCDB细胞[(1.8±0.1)%, P<0.01],Bcl-XL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DETA NONOate处理后,RKO-RNF152细胞的凋亡比例为(31.2±3.1)%,高于RKO-PCDB细胞[(14.2±2.1)%, P<0.001]。结论RNF152的表达降低与CA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了CAC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结肠肿瘤 环指蛋白152 凋亡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2020年11月收治1例右手第2~5多平面20节离断患者,本院优化急救流程,通过断指再植急救绿色通道,积极术前准备,发挥团队协作,统一调配人员,分工合作,分4组同时手术,缩短断指缺血时间,确保断指再植手术质量,术后加强护理,严密观察,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后期加强功能康复锻炼。术后13 h再植手指成活良好,保全了离断手指的功能长度,最大限度恢复手功能;术后2个月时,20段成活17段。优化流程、缩短热缺血时间,发挥团队协作,分组手术、分工合作,确保血管、神经、肌腱吻合和缝接质量,并加强护理及术后观察与处理,可提高多多平面离断再植的成功率并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手指离断 指多节离断 断指再植术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蛋白152(RNF152)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CA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联合应用氧化偶氮甲烷(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C57BL/6小鼠,建立CAC发生发展4个阶段(分别为正常上皮组织、炎症恢复期、轻度不典型增生、腺癌)的小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不同阶段小鼠结肠组织中RNF152 mRNA的表达。利用人结直肠癌RKO细胞建立稳定高表达RNF152的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NF152高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使用NO自由基供体DETA NONOate处理细胞,比较RNF152高表达对NO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AOM和DSS联合使用能有效地模拟人类CAC的病程,AD3组小鼠成瘤率为100%。CAC小鼠模型的结肠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显示,RNF152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结肠癌的发生发展逐步降低。RT-qPCR检测结果显示,腺癌组结肠组织中RNF152 mRNA的表达水平为1.23±0.18,高于对照组结肠组织(0.52±0.08, P<0.01)。RNF152稳定高表达的RKO-RNF152细胞中,sub-G1期细胞比例[(3.6±0.4)%]高于RKO-PCDB细胞[(1.8±0.1)%, P<0.01],Bcl-XL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DETA NONOate处理后,RKO-RNF152细胞的凋亡比例为(31.2±3.1)%,高于RKO-PCDB细胞[(14.2±2.1)%, P<0.001]。结论RNF152的表达降低与CA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了CAC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结肠肿瘤 环指蛋白152 凋亡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临床征。方法:对我院60例曾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瘢痕组,同期选择正常子宫妊娠产妇60例(正常组)进行对比。瘢痕组均试行阴道分娩,正常组均经阴道分娩。分别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长、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瘢痕组试产成功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物质基础良好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愈加注重人文思想境界的扩充与提高,更加关注美学美育方面的学习。这既体现了人们素质教育的提升,又体现社会环境的美好安定与国家愈加繁荣昌盛。四川的五山是国家“4A”级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造就了它潜在的发展价值。那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凸显五山的美学,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呢?这是值得探索与思考的。基于此,本文浅谈绘画创作艺术与五山美学意境的探索。

  • 标签: 绘画创作 艺术创作 五指山 美学意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将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混淆。弄清这两种病症,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一般感冒的症状也称为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患者常有打喷嚏、鼻塞、咳嗽发热等症状。大部分病例是春、冬季节发病频繁,但无大流行发生。流感也叫流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空中的飞沫主要是通过人类接触和传播的。患者经常有全身疼痛、高烧和轻微的呼吸系统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 标签: 甲型流感 症状 普通感冒 区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新时期环境下,人们的医疗意识不断增强,且对医疗服务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想要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三医院作为代表性的医疗机构就需要积极进行工作发展的创新与改进。药房作为三医院提供药品服务的重要场所,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和人们需求积极进行服务模式的改变,下面,文章就主要针对三医院药房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希望对三医院药房的发展具有参考作用。

  • 标签: 三甲医院 药房 发展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并拢拱背法应用于手背静脉穿刺输液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分娩需静脉输液治疗的产妇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2例。产妇年龄范围为23~35岁,体质量(120.0±3.7)kg,身高(160.0±4.1)cm。观察组产妇采用五并拢拱背法进行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握拳法进行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对比两组产妇静脉穿刺时间、输液治疗时间、穿刺成功率、液体外渗率、疼痛程度、满意度、焦虑负面心理评判分值和抑郁不良心理调查值、对于静脉穿刺依从占据百分数。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静脉通路建立时间[(2.22±0.48)min比(2.45±0.25)min]、输液治疗时间[(1.96±0.50)h比(2.20±0.30)h]、焦虑评分[(31.24±2.30)分比(42.80±4.12)分]、抑郁评分[(32.50±3.59)分比(43.68±5.10)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穿刺成功率、满意度、静脉穿刺依从人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五并拢拱背手背静脉穿刺法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输液治疗时间,提升静脉通路建立速度,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产妇焦虑负面心理及抑郁不良心理情况,提升产妇对于静脉穿刺的依从性,是理想的手背静脉穿刺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穿刺 五指并拢拱背 手背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八针法缝合修复闭合性Ⅰ区伸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1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例闭合性Ⅰ区伸肌腱断裂(新鲜腱性锤状)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8~50岁,平均35岁;均为单指Ⅰ区伸肌腱急性闭合性断裂,左侧5,右侧7;拇指1例,示2例,中指3例,环4例,小指2例。经皮采用3-0肌腱缝线深浅绞索八针法缝合Ⅰ区伸肌腱,且固定于末节指骨基底部。术后6~8周拔除克氏针,使用支具固定患于背伸位,逐步加强患屈伸运动。术后及随访参照Crawford标准评估患功能,测量患及对侧健各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范围,记录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on movement,TAM);参照美国手外科学会伸肌腱修复评价系统根据TAM评价手指功能。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1±0.2)min(范围18~25 min);术中仅有少量出血。术后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1.1)个月(范围6~14个月)。术后12例患者的锤状畸形均完全矫正,无线结外露、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按照Crawford法评估: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1.7%(11/12)。患与健远侧指间关节屈曲角度分别为82.11°±2.02°和84.09°±2.01°,伸直角度分别为-2.04°±3.01°和0.02°±1.02°,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7,3.246;P=0.019,0.004)。患指关节活动度:掌指关节为91.02°±4.01°,近侧指间关节94.04°±2.11°,远侧指间关节83.01°±2.02°,TAM为265.05°±13.04°;健指关节活动度:掌指关节为93.01°±3.21°,近侧指间关节94.03°±3.07°,远侧指间关节85.02°±2.01°,TAM为269.02°±12.10°;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例根据TAM系统评定:优9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12/12)。结论经皮八针法缝合能有效修复闭合性Ⅰ区伸肌腱断裂,矫正锤状,术后早期疗效满意。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伤口缝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