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随着近年来镜手术在鼻息肉、鼻窦炎等鼻部疾病上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给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调整。应当针对镜手术的特征和术后症状,及时积极地开展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全面护理服务,为其早日康复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鼻内镜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手术的最佳护理。方法回顾46例鼻息肉患者的护理治疗,总结经验,不断进取。结果4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患有鼻息肉以及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镜手术治疗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做好饮食指导、鼻腔护理及细致、及时的病情观察,详细、科学的出院指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

  • 标签: 鼻内镜 鼻息肉 鼻窦炎 观察护理
  • 简介:镜鼻窦手术(ESS)将传统根治性、破坏性手术,变为根据病变的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微创手术。2001年4月-2006年2月我院应用镜为117例患者进行镜手术,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今镜的大范围的普及,其镜的手术已经成为了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很常规的手术方式,但在手术之后怎样有助于术腔黏膜的早日康复,以及怎样防止术腔粘连与窦口封闭都是今天临床非常亟待尽快解决的一个问题。所谓鼻腔冲洗就是一种既简单也很经济实惠同时也是十分的有效且相当安全的治疗方式,由于其很具优良的疗效与良好的耐受性,其被普遍施用于鼻腔以及鼻窦类疾病的相关治疗,可以显著的有助于降低鼻黏膜的水肿现象以及痂皮等形成的诸多种种不良的反应,能很有效的助于鼻黏膜的相关恢复,还能很大程度上杜绝术腔粘连与窦口的封闭。

  • 标签: 鼻内镜 鼻腔冲洗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镜手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如何做到镜手术既能去除病变又能保持鼻腔鼻窦的正常功能,既保留中鼻甲又能防止术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保持术后中道及鼻窦窦口的通畅引流,仍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中鼻甲的生理功能及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作一综述。

  • 标签: 内窥镜检查(Endoscope) 鼻甲(Turbinates)
  • 简介:我科于2004年9月至2006年5月,对75例患者行腔镜手术。通过对这75例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配合了治疗工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医院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 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随着近年来镜手术在鼻息肉、鼻窦炎等鼻部疾病上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给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调整。应当针对镜手术的特征和术后症状,及时积极地开展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全面护理服务,为其早日康复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鼻内镜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随着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现已作为一项有效的鼻腔治疗手段逐渐被人们接受。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是一个较为漫长的综合性治疗过程,手术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术后相当长时间的术腔护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l。术后病人的自行护理及遵医行为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故应积极加强术后健康教育,教会病人自护的方法,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提高一次性治愈率。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术后健康教育 鼻内镜手术 术后康复期 综合性治疗 一次性治愈率 慢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运用镜下手术治疗技术对患有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0例患有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5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治疗的实际用时、手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手术进行过程中和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运用镜下手术治疗技术对患有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鼻内镜下手术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 -鼻窦炎应用镜治疗效果,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慢性 -鼻窦炎患者 129例,均给予镜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按照疗效,分为疗效良好组和疗效不佳组,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①疗效:术后 6个月、术后 12个月 VAS评分、 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术后 12个月嗅觉功能减退、鼻塞、头晕头痛、后滴漏 VAS评分、 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术前 6个月,差异显著( P< 0.05);②影响因素:危险因素为年龄、饮酒、伴有变应性鼻炎史、重度嗅觉障碍、长期应用减充血剂、术后坚持综合治疗( P< 0.05)。结论:镜治疗慢性 -鼻窦炎时,效果较好,但部分患者疗效会受到年龄、饮酒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高度注意。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 -鼻息肉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镜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4年,治愈77例,好转20例,复发5例。结论鼻腔解剖异常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复发与手术的彻底性、术后鼻腔鼻窦处理有关。

  • 标签: 真菌病 非侵袭性 鼻-鼻窦炎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源性慢性咽炎采用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017年收治的源性慢性咽炎的患者7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慢性肥厚型咽炎38例,慢性单纯性咽炎40例,不同类型患者均实施镜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慢性肥厚型患者治疗有效率97.37%,较比慢性单纯性95%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源性慢性咽炎不同类型实施镜手术治疗效果均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高,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源性慢性咽炎 鼻内镜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镜下道开窗治疗上颌骨囊肿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颌骨囊肿患者共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镜下经下道开窗治疗,且不刮除其余囊壁。随访半年,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均未出现反复感染,且颌骨形态恢复良好。随访半年后,19例患者未见复发,1例患者因开窗口较小再次开窗,治疗后上颌骨囊肿未见复发。结论经镜下道治疗上颌骨囊肿,能够保障囊腔内有充足的通气与引流,降低了囊肿复发的机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鼻内镜 下鼻道开窗 上颌骨囊肿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镜手术治疗源性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2017年在我院治疗的源性慢性咽炎患者80例,包括慢性肥厚型咽炎34例、慢性单纯型咽炎46例。80例患者均行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00%(76/80),其中34例慢性肥厚型咽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06%(33/34);其中46例慢性单纯型咽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48%(43/46)。结论镜手术治疗源性慢性咽炎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源性慢性咽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镜下揭盖术治疗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镜下揭盖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患侧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镜下揭盖术治疗前庭囊肿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肿胀情况,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恢复所用时间,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内镜 揭盖术治疗 鼻前庭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 镜治疗慢性 -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 2013 年 4 月到 2015 年 4 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 126 例慢性 - 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就诊的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 镜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 92.06%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74.60%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研究组患者出现 2 例鼻腔粘连、 2 例鼻腔出血,对照组患者出现 10 例鼻腔粘连、 10 例鼻腔出血,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随访数据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患者有鼻窦炎手术史、患者使用 减充血剂的时间过长、患者有变应性鼻炎的病史、鼻息肉、患者术后未坚持综合性治疗。结论:针对 慢性 -鼻窦炎患者采用 镜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多项因素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鼻内镜 鼻内镜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进行研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影响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一年中收治,并且给予鼻腔镜治疗的1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等因素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疗效进行Lund-Kennedv的评分方法判定,并且组织患者对于疗效进行主观打分,最终分析影响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Lund-Kennedv评分方法,所有140例患者中,治愈118例,占84.28%,好转患者19例,占13.57%,无效患者3例,占2.14%。患者对于自身治疗情况进行主观打分,其中,对于疗效感到满意者109例,占77.85%,不满意者31例,占22.14%。对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无效3例患者和对于疗效感到不满意的31例患者中,都存在着变应性鼻炎、未坚持综合性治疗、长期应用减充血剂等情况,应当视为对于疗效产生相应的影响的因素。结论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明确,应当作为首选临床治疗方法,同时,应当叮嘱惯着坚持综合治疗、避免长期应用减充血剂等,并且联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 标签: 慢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 鼻息肉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恰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16例镜下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生率、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鼻窦真菌感染占同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手术患者的5.6%(116/2089)。真菌培养及病理检查证实曲霉菌感染,占所有致病真菌的84.5%(98/116)。各类型真菌性-鼻窦炎中,鼻窦真菌球最为常见,占79.3%(92/116),以上颌窦最为多见,术后2-8年复发率为2.2%(2/92);变态反应真菌性-鼻窦炎占12.9%(15/116),术后1-3年复发率为13.3%(2/15);急性爆发性真菌性一鼻窦炎占1.7%(2/116);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占6.1%(7/116),随访2-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必须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术中观察、病理学及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而得以确立,手术清除病灶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 标签: 真菌 鼻窦炎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