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选准课眼和设置好主问题,能突出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落实关键性细节,能使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课眼、主问题、关键性教学细节,丝丝相扣,和谐交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 标签: 课眼 语文教学 创新
  • 简介: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

  • 标签:
  • 简介:善于正确运用讲解、示范以及练习的各种教学法,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才能使学生在形成和掌握动作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学生才感知所学习某个身体练习的形象;学生通过亲身练习实践,才能掌握所学的动作技术、技能。

  • 标签: 讲解 示范 练习
  • 简介:摘要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是传授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才的具体体现。

  • 标签: 体育课教学 主体性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英美文学的发展轨迹,认知功能和艺术价值,文学批评理论,英美文学研究及我国英美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接下来围绕此教学模式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使该门课程真正成为一门素质培养课。

  • 标签: 批评理论 认知功能 艺术价值 教学模式
  • 简介:语域是语言在不同使用场合的变体。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英语可以分为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而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是对语域的基本划分。本文讨论了语域理论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

  • 标签: 语域理论 情景教学 高校英语教学
  • 简介:世界性的自然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人将其归因于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现代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敬畏到改造、索取的发展过程。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双重中介作用。从生态视角审视技术的正负效应,探索人、技术、自然的协调发展途径,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 标签: 自然 技术 关系 协调
  • 作者: 郝亚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中专语文教材中,激励性教育的内容很多。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励性教育能从各个方面进行。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紧扣教材,又不受教材束缚,根据学生的个别情况,从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诸方面实施健康向上的富有激情、富有奋斗意义的鼓励性教育。诸如可以从行为规范、同学交往、尊师守纪、关心班级等日常学习生活方面进行,也可以学习目的、奋斗目标、社会公德,如何做人等起点较高的方面进行。语文教师如能用好教材中的激励性素材,适度对学生进行激性教育,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积极倡导实施教学改革,小学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如何通过广泛而有序的阅读获取、筛选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应该引起人们的不断重视。

  • 标签: 新课标 阅读 语文
  • 作者: 陈聂华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8-10-20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8年第10期
  • 机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特别是应用题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口语一直是英语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部分,当今中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掌握英语口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实际情况和表现形式探讨了几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 标签: 大学英语口语 实际情况 教学对策
  • 作者: 陈兰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语文新课程标准向我们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在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作用。语文教学应该既重视其工具性,又重视其人文性。而人文性指的是要以学生为本,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方修佩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物理科目的教学,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发现、概括,都需要思维的加工,与一般的思维过程相比较,在共性之中,物理学科的思维又有其个性。对这种个性的准确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加强物理教学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胡能群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8-10-20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8年第10期
  • 机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它能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去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有了点滴体会,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怡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一直困绕着许多教师,尤其是中高段的习作教学力度大,难度高,使人深感头疼。在这当中,中年级习作教学尤为困难,由于中年级习作是过渡阶段,刚由低段的写几句话,一段话一下子过渡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普遍存在三言两句不具体或语句不通顺,意思表达不清的毛病。造成以上这些状况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过高,学生举步维艰。2、指导过细,难免千人一面。3、积累太少,语言词汇缺乏。4、脱离生活,内容空洞单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课的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课的类型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 标签: 探究课 新课程理念 逻辑思维
  • 简介: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教师如何发掘学生身上隐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源于平时的教学过程。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 标签: 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培养方法
  • 简介: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角度看,当前在高校加强“科社”这门课程不仅有着必要性,而且也极其具有紧迫性。教授“科社”这门课程,不要过于追求体系的完整,而要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讲清楚几个难点和热点问题。教好“科社”这门课,需强化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开展研究性学习。

  • 标签: &ldquo 科社&rdquo 教学 问题 方法
  • 作者: 李春荣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有些内容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或交流。几何画板可以让学生做“数学实验”,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让数学动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