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外伤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总结其心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4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部外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状态展开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40例病人经手术抢救治疗,均抢救成功。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为40.1h,首次进食时间平均为16.8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25.4h,平均住院天数为9.0d。此外,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0%(38/40)。结论在应激情况下,腹部外伤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重视。

  • 标签: 腹部外伤病人 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6%,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6%(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8.1±1.3)分高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4.6±0.7)分,组间比较(t=11.852,P<0.05)。结论护理干预于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心理状态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改善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以76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38例)及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SAS评分、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没有疼痛者比例、轻微疼痛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术后疼痛上均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卵巢囊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影响。方法将我院急救中心门诊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前焦虑、抑郁无明显差异,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21.85±4.78、SDS评分为26.51±5.19;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25.74±5.45、SDS评分为27.79±6.3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对患者健康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 焦虑抑郁 状态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干预前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评分(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舒适护理 冠心病 心理状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况以及产后出血影响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80例产妇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SDS、产后2h、24小时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比较中护理前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术后2h出血量、24小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出血量,缓解心理压力,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产妇 心理状况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烧伤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42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烧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关系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烧伤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 标签: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烧伤患者 综合生存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以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8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评分,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例数。结果研究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并减少产后出血量,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在产妇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初产妇 心理状态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对1例心境障碍抑郁状态病人狱后引发心理危机和自伤意念的患者实施危机干预的过程。根据危机干预步法明确心理问题、确保患者安全、建立有效支持系统、实施干预性治疗,在住院期间共实施了6次危机干预。结果干预效果良好。结论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给予心理危机干预,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境障碍 抑郁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抑郁患者进行全程康复护理,探讨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经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共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外加全程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得分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量表得分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6.14±2.11)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8.01±2.72)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量表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行全程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的情绪与焦虑的状况,使其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全程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身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心理学认为,人在心理平衡、心情舒畅的的情况下,就会思维敏捷,记忆清晰,感受力和创造力异常增强,思路更广阔,语言通畅,条理清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工作效果也大大提高;反之,心理状态不佳,情绪低落时,就会出现思维模糊迟钝,记忆力减退,词语不清或颠倒,缺乏逻辑性,讲过的话似乎不妥,写好的字似乎不像,各种能力减退。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力求做到如下方面:

  • 标签: 自身心理状态 教学效果 教师 记忆力减退 心理平衡 心情舒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门诊抑郁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市某院门诊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90例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心理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后,心理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4.5%,P<0.05。结论对门诊抑郁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值得推荐。

  • 标签: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门诊 抑郁状态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及亚健康状况,明确工作压力与亚健康状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近年来在岗和进修轮转的30名护士接受问卷调查。1周后收取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患者护理、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2)精神科护士亚健康症状的5个部分中,躯体状况得分最高,为(2.8±0.5)分。(3)身体疼痛部位调查结果显示,疼痛部位以腰部最多(28人),颈肩部其次(15人)。(4)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亚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t=5.852,P<0.O1)。结论(1)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是引起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2)精神科护士在极大工作压力下,身心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3)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 标签: 精神科 亚健康 工作压力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患者为75.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盆腔炎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其心理状态与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45例,一般护理模式)与舒适组(45例,一般组+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配合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舒适组显著低于一般组(P<0.05);舒适组配合度显著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配合度。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改善妇科慢性炎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慢性阴道炎、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0.00%,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妇科炎症患者的抑郁状态,并且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炎症 抑郁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应用经络氧疗法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参与本实验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40例。参照组仅应用西药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行经络氧疗法,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焦虑及抑郁评分指标数据更低(P<0.05),症状改善更明显。结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要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同时还要加行经络氧疗法,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症状表现,能够达到预期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脑卒中焦虑抑郁 经络氧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为其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支气管镜检查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研究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其SAS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42.16±3.4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3.13±4.24),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缓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顺应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支气管镜检查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退休干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状态及产生原因,为离退休干部抑郁状态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80例离退休干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180例离退休干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状态者73例(40.6%),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文化程度越高,抑郁发生率越高,但患者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离退休干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较高。

  • 标签: 离退休干部,原发性高血压 抑郁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