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移动互联网平台在骨科患者延续护理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护理康复中应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移动互联网平台 骨科 延续护理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出现头部难产产妇9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A(45例)和B(45例)两组,A组对出现头部难产给予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干预;B组给予常规的自然分娩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例数、阴道助产例数、刨工产例数等内容。结果两组产妇在剖腹产和自然分娩方面,A组明显由于B组(P<0.05),A组第二产的用时也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头部难产的产妇通过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干预,能够减少胎头俯屈下降的难度,而且也能加快产妇第二产的时间,母婴安全较高,大大降低了临床剖腹产率。

  • 标签: 徒手旋转 助产护理 头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接受手术治疗的74例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常规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钛板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2016年收治的采取钛板颅骨修补治疗颅骨缺损的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结果手术后相同时间段内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比率为84.6%(11/13),对照组患者则为23.1%(3/13),两组患者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15.4%(2/13),对照组患者为53.8%(7/13),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钛板颅骨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钛网板 颅骨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腹膜前铺法是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一种更加符合解剖基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我科自2006至2008年对15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实施腹膜前铺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0例,其中男性136例,女性14例;年龄18~82岁,平均65.3岁;斜疝117例,直疝33例。原发疝116例,复发疝34例;按照国内腹股沟疝分型,Ⅱ型疝19例,

  • 标签: 腹股沟疝分型 临床分析 腹膜 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 解剖基础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片在污染腹壁疝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术中有污染的切口疝、造口旁疝患者17例,分析其手术中的污染情况,所用Proceed合成片的特点、术中处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中出现肠破裂、肠切除等而造成污染,经处理后我们应用人工合成片全部完成Ⅰ期修补。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诊,随访时间最长达60个月以上。17例患者未发现复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6%(3/17),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2年半后发生片感染,经清创换药后痊愈;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后恢复。结论在污染腹壁疝手术中只要术中恰当处理污染、选择合适的合成片,是可以应用人工合成片完成Ⅰ期修补。

  • 标签: 腹部 合成网片 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本院18例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行重建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应用Matta法评定骨折复位情况,D’Aubigine法评定髋关节功能,Brooker法评价异位骨化的发生,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6例,无不满意复位;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4.4%;并发异位骨化1例(1级);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尽可能全面暴露术野,提高复位固定的效果,促进患者髋关节的稳定性提升和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髋臼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Kocker-langenbeck入路 移动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脊柱外科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8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210例,根据是否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护理干预分为为对照组(n=105,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105,移动护理信息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总掌握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6.19%和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1%和84.76%,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所有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护理干预,能促进脊柱伤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工作用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脊柱外科室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脊柱外科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移动智能化手机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增强,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上添加掌上医院,用户可通过手机随时咨询医生,随时就诊,随时选择治疗方案等服务项目,极大的提升了人们就医的速度,方便快捷。但是网络信息并不隐蔽,医生的工作包括保密病人信息,在掌上医院,这种保密性政策并不一定能施行。

  • 标签: 移动网络 掌上医院 信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动医疗系统在院前急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3年1月完成,入组观察对象60例,均为院前急救重症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观察组实行移动医疗系统配合院前急救,一组对照组实行常规院前急救,对比不同院前急救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动医疗系统在院前急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移动医疗系统 院前急救 重症
  • 简介:[摘要] 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任务仍然严峻,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感染在国内部分城市接连爆发,核酸检测仍然是快速识别感染者的有效和必要手段。本文主要以笔者参与全国八个城市核酸检测移动方舱实验室的筹建、专家验收、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经验进行总结,为拟新建移动方舱实验室的区县医疗机构提供借鉴及帮助,助力区域迅速建立核酸检测能力,以达到精准防控。

  • 标签: [] 移动方舱实验室 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探究一种自制可移动多功能输液架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21年6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的9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抽样原则将96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自制可移动多功能输液架组)及对照组(常规输液架组)各48例,通过对比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以及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的差异,以期系统评估该自制可移动多功能输液架对于提高门诊发热病人护理质量的临床应用潜力。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分别为97.9%(47/48)以及100.0%(48/4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8%(34/48)以及77.1%(37/48)],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次,就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而言,研究组患者穿刺部位肿胀、针头移位、静脉回血以及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自制可移动多功能输液架用于发热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对于进一步提高门诊发热病人护理质量,降低医患矛盾意义重大。

  • 标签: 自制可移动多功能输液架 发热门诊 舒适度 满意度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呼吸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护患沟通技巧)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2.3%>80.8%),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7.7%,3.8%<11.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10.6±2.9)d<(15.8±3.2)d,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技巧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降低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呼吸科 护患沟通技巧 优质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