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重患者采用重症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重患者100例,利用计算机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症血液净化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获得较高的治疗满意度(P<0.05)。结论: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重患者采取重症血液净化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重症血液净化治疗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我科成功救治1例糖尿病合并感染继发血小板减少全身大出血患者。患者,老年男性,68岁,干部。患糖尿病10年,合并肺结核、血小板减少、全身大出血,根据病情我们采取如下三步护理:我们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1)实行有效止血措施,挽救病人生命;(2)对原发病的护理,控制血糖;(3)对并发症的护理,控制感染促进血小板生成。

  • 标签: 糖尿病 血小板减少 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报告1例先天性全身脂肪营养不良(CGL)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随访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CGL患儿病史、实验室检查和5年随访资料,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行基因检测,系统复习国内外文献报告的CGL病例,归纳临床表型。结果男,5岁11个月,因"腹胀、消瘦5年余"就诊。患儿足月顺产,出生无窒息抢救史,5月龄会抬头,1岁会扶走。患儿1月龄渐出现腹胀、消瘦,2月龄渐出现皮下脂肪消失,肌肉渐发达,3-4月龄渐出现全身皮肤色素沉着,以颈部和腋下显著,5-6月龄渐出现全身皮肤毛发增多、增粗。查体:神清,空双颊,全身皮下脂肪消失,肌肉发达,四肢静脉血管显露。全身皮肤偏黑,多毛,颈部、腋下黑棘皮(+++),皮肤弹性略差,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肝右肋下可扪及8cm,质地中等。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智力测试72。双侧睾丸3mL,阴茎5cm×1.8cm,阴毛Tanner2期。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临床诊断先天性CGL,嘱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提示糖耐量异常,予饮食控制。患儿BSCL2基因(NM032667.6)存在:1错义突变c.713G〉A,p.Gly238Asp(杂合);2碱基重复c.782dupG,p.Ile262Hisfs*12(杂合);其父亲携带错义突变c.713G〉A,p.Gly238Asp(杂合),母亲携带碱基重复c.782dupG,p.Ile262Hisfs*12(杂合)。经系统检索有10篇文献中的17例CGL患儿进入文献汇总分析,其临床主要特征:全身皮下脂肪消失、肌肉发达、皮下静脉显露、肢端肥大、多毛、黑棘皮症、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肝脾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和心肌病等。结论CGL罕见,易合并代谢性疾病。全身脂肪消失的患儿应首先考虑本病,基因确诊后应密切随访其代谢状况。本例患儿BSCL2基因携带的突变位点之一c.713G〉A,p.Gly238Asp为首次报道。

  • 标签: 先天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 seipin 基因检测 高脂血症 黑棘皮
  • 简介:献血全身反应是由于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及采血护士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降低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本站自1994年1月~1995年12月共接待献血17630人次,发生献血全身反应35人次,占献血人次的0.2%,经对症处理和必要的护理,献血者均恢复常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献血者 全身反应 护理体会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对症处理 血容量
  • 简介:摘要完全身反应法(TPR)是一种基于语言和行为高度一致的语言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包含对完全身反应法的介绍,包括它的背景、发展和原理,最后得出了“完全身反应法是对中国外语教学方法上的一大补充”的结论。

  • 标签: 完全身体反应法教学方法外语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配合连续肾脏替代的治疗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病征,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 重症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营养护理
  • 简介:背景:临床上评估炎症肠病活动的方法有临床活动度、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等,三者常不一致。目的:探讨CRP评估炎症肠病活动的价值。方法: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80例克罗恩病(CD)、70例溃疡结肠炎(UC)患者血清CRP与血沉、临床活动度、内镜表现活动、组织学活动、低白蛋白血症、贫血、白细胞升高的关系;比较临床严重度、病变部位和药物治疗对CRP的影响。结果:CD中CRP与血沉相关;UC中CRP与血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相关。CRP在活动CD中显著升高(P〈0.01),重度CD和结肠CD中CRP升高较其他各组明显(P〈0.05);活动UC中CRP亦显著升高(P〈0.01),重度组中CRP升高较其他组明显(P〈0.05)。药物有效控制临床表现时.CRP显著下降(P〈0.01),复发时重新升高(P〉0.05)。结论:CRP升高更适于反映中至重度结肠CD和UC的活动:具有快速反映药物治疗有效的特点。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CROHN病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目的探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ANP猪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1ml/kg体重制备猪ANP模型。造模后24h,18头猪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胃肠外营养组(PN)、肠内要素营养组(EN)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分别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8d。造模前、造模后24h、营养支持1d、2d、4d、8d分别检测外周血内毒素、TNF-α、IL-1β、IL-6、IL-10及单核细胞NF—κB活性。8d时取胰腺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胰腺病理改变符合ANP。造模后24h,EIN组外周血内毒素、TNF-α、IL-1β、IL-6、IL-10和单核细胞NF-κB水平分别为(1.85±0.18)EU/L、(461.59±128.25)pg/ml、(185.49±58.81)pg/ml、(354.26±34.63)pg/ml、(110.32±25.18)pg/ml、(51.06±2.27)%,均较造模前明显增高(P〈0.01),但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营养支持8d后,EIN组血浆上述各项分别为(1.48±0.16)EU/L、(30.11±9.12)pg/ml、(20.17±7.04)pg/ml、(36.42±7.24)pg/ml、(89.46±13.54)pg/ml、(9.06±0.17)%,均较EN组、PN组明显下降(P〈0.05),且IL-10/IL-6比值为2.51±0.42,与制模前的2.28±0.19接近。结论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能有效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NF-κB活性及细胞因子浓度,维持促抗炎反应平衡。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道免疫微生态营养 内毒素类 细胞因子类 NF-κB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麻醉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5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泌尿结石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观察患者SIRS发生情况,对麻醉相关风险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结石直径、血红蛋白、肌酐、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右美托咪啶的使用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20min、尿培养阳性和术中未使用右美托咪啶是导致术后SIRS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过长、尿培养阳性和术中未使用右美托咪啶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SIRS发生的高风险因素,临床医生需要注意防范。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麻醉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接受益气活血法治疗与乌司他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SIRS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益气活血法治疗)与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各2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SIRS症状持续3d以上的患者比例与MODS发生率依次为20.83%、4.17%,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显著(=5.76,4.52;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APACHEII评分以及CRP分别为(23.65±4.18)分、(11.06±3.21)分、(23.47±5.23)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2.53,13.48,14.75;P<0.05).结论相较于乌司他丁治疗,益气活血疗法对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更为确切,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具备推广使用意义与价值.关键词益气活血法;乌司他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4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8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引发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治疗措施,以此起到有效改善作用。方法:采取回顾式方法在院内接受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进行研究分析,观察患者围术期各种临床表现以及各定量的联系。结果:在60例患者中在术后SIRS的发生例数为11例,占比(18.33%),引发该病症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主要为尿蛋白呈阳性、尿培养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结石且在术后肾功能恶化等均会提升其发生率。结论:对于所分析的危险因素,需在手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对患者进行抗炎处理,以此来最大程度地起到降低作用。

  • 标签: 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危险因素
  • 简介:痛失爱人到底能有多悲伤?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这种悲伤如果过度,足以击垮身体,因为它能大幅增加身体炎症反应风险。赖斯大学研究人员调查99名最近两周内丧偶的人,检测他们的血液样本。

  • 标签: 炎症反应 伤心 研究人员 血液样本 身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综述口腔菌群与口腔疾病及全身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口腔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选取了26名患者进行了观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整理了口腔菌群与牙周病、龋病、口腔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口腔疾病及全身疾病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机制。结果:口腔菌群与口腔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如牙菌斑中的致病菌可引起牙周炎、龋病等疾病。此外,研究还显示口腔菌群与全身疾病存在联系,如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而口腔菌群的变化也与呼吸道感染等全身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结论:口腔菌群对于口腔疾病及全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口腔菌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口腔及全身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水平。

  • 标签: 口腔菌群 口腔疾病 全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C-反应蛋白对于儿童急性胰腺炎疾病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儿均接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和急性胰腺炎ACHEII评分。检测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对比不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下不同症状患儿分布状况。同时回顾总结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CHEII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总结C-反应蛋白和不同评分之间的相关。结果:基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提升急性胰腺炎患儿的病情更加严重,同时不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不同时死亡患儿数量有所差异,P<0.05。中度病情患儿与重症患儿的急性胰腺炎ACHEII、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儿,P<0.05。C-反应蛋白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急性胰腺炎ACHEII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的基础上结合C-反应蛋白可以实现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病症严重程度的积极评价,整体评价结果可靠较高,可以实现对患儿病情的客观、准确表现,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C反应蛋白 评估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先天性全身脂肪营养不良1型(congenital generalized lipodystrophy type 1, CGL1)是由AGPAT2基因异常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皮下脂肪消失、肌肉发达、皮下静脉明显、假性肢端肥大症、多毛、黑棘皮症等,常合并代谢性疾病,易被误诊为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及库欣综合征等。同时,与部分脂肪萎缩综合征的鉴别在临床上存在难度。本研究回顾分析1例CGL1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特征,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有助于加深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1型 AGPAT2基因 基因诊断 脂代谢异常
  • 简介:摘要:外语教学法流派众多,全身反应教学法是20世纪的教学法之一。本文就不同的期刊文章,分析、总结了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并对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国内外的发展做了一定的梳理,通过观察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对该教学法的反思,以期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 标签: 全身反应法 外语学习 教学 TPR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前给予脂多糖(LPS)对支气管哮喘(哮喘)预防的作用及相关免疫机制,为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前用LPS处理BALB/c背景6~8周小鼠,然后用卵清蛋白(OVA)联合铝佐剂诱导小鼠哮喘模型,阴性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分为以下4组:LPS给药1次组(LPS1组),LPS给药2次组(LPS2组),阴性对照组(NS组),OVA组。通过肺功能检测气道阻力、肺组织病理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类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Th2型细胞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IL-6)、IL-10,流式细胞术测肺组织调节T细胞(Treg)比例等方法探索LPS对哮喘有无预防作用。结果LPS预处理小鼠在OVA诱导后,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提示炎症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肺组织匀浆IL-5、IL-6、IL-13降低,LPS2组IL-10及Treg比例增高,与OV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PS通过减少Th2型细胞因子及刺激Treg细胞增殖减轻OVA诱导的哮喘炎症反应

  • 标签: 脂多糖素 哮喘 调节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