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ECMO辅助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15例(34.88%),24例次(55.8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12例次,50.00%)为主;其次是血液系统(6例次,25.00%)、皮肤和软组织(5例次,20.83%)等。分离病原体2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株(67.86%),革兰阳性球菌7株(25.00%),真菌2株(7.14%);主要分离自痰标本(12株,42.86%),其次为血标本(9株,32.14%)和伤口分泌物标本(6株,21.43%)等。ECMO治疗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ECMO辅助时间、并发症、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或切开、留置导尿管有关。结论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应针对相关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ECMO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人工心肺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感染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患者之家”活动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100例早中期恶性肿瘤患者,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研究组参加“患者之家”各种活动,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随访期6个月。研究前后所有患者均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参数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之家”活动可能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

  • 标签: 患者之家 冠心病 介入治疗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急诊科心脏介入术的患者护理干预产生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进行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等进行观察和记录,根据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两组在患者的满意度和抑郁、焦虑两方面进行比较可得到实施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P值经计算明显小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普遍有着焦虑和抑郁的心理情绪,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的消除具有明显作用,但护理干预的作用强弱受到临床特征的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脏介入术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经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的肠蠕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O.O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康复效果,值得研究。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行PCI术发生消化道出血的8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结果全组8例患者均在1~2d内出血停止,出血停止后1个月加用阿司匹林,并同时给予PPI类药物,患者住院期间无胸闷胸痛、头晕黑朦等症状,大小便正常,恢复均良好。结论早期识别高危因素,正确评估判断出血情况并积极配合救治,适时的给予心理疏导,科学宣教,有利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避免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PCI 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到我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C3组,每组32例,对其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手术后的第1个月,A、B两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C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的第3个月末,A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高于B、C组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应剧患者身体情况及早开始康复训练,但不管何时开始,都要对患者进行鼓励、督促以保证其每天均能坚持完成康复锻炼,这样既可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手术 康复训练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8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水肿情况及上肢功能。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水肿发生率和上肢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上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康复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规范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疼痛护理缺陷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方法和对策,逐步落实。结果开展品管圈后患术后疼痛护理缺陷率由51.02%下降至23.14%,目标达成率为95.68%,进步率54.65%,圈员6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术后疼痛的规范管理,提高圈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疼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品管圈 疼痛管理 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综合征(symdromeof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SPNV)影响因素。方法对214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SPNV发生及影响因素情况。结果术后发生SPNV72例,发生率为33.64%;其中恶心发生率为100.00%,1度、2度、3度分别占47.22%、27.78%、25.00%;呕吐发生率为38.89%,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占32.14%、57.14%、10.71%;患者不同性别、吸烟史、麻醉方式与手术时间与患者术后发生SPNV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为女性、全麻麻醉方式、手术时间≥2h是引起患者术后发生SPNV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SPNV发生率较高,女性、全麻麻醉方式及手术时间长是引起患者发生SPNV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甲状腺 术后 恶心呕吐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强化护理干预对腹部皮瓣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进展的效果影响。方法将200例腹部皮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强化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类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强化护理干预使得观察组在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强化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限,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腹部皮瓣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电话回访干预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将在我院行PCI术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行电话回访的患者为干预组,未开展电话回访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的基础上,护士半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各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对患者健康教育和用药监督指导。比较1年内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在坚持正确服药率、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率、按时复诊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P<0.05)。结论电话回访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正确服药的依从性,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电话回访干预 PCI术后患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癌术后PICC导管留置中的效果。方法将乳癌术后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中的心理状态即穿刺点情况。结果观察组对乳癌及PICC导管相关知识的掌握、患肢功能恢复、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可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乳腺癌 PICC导管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胸外科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其疼痛程度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单位2013年3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02例行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均行临床常规护理;综合组51例,对照组基础之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综合组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胸外科术后采取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为患者术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胸外科手术 疼痛程度 满意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入院的骨科下肢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补液、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等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肺栓塞发生率及股、腘静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患者术后,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1例于术后2天出现患侧下肢肿胀,立即进行彩超检查发现股深、浅静脉均出现栓子,经进行抗凝治疗后血栓消散,症状好转。5例出现下肢肿胀。对照组5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出现下肢肿胀,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2组股、腘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出院前)观察组股、腘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干预措施,可稳定其情绪,增强对手术的治疗信心,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显著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妇科宫腔镜术后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35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宫腔镜术后中实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妇科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术后全程干预,探讨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通过对78例手术中,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有效地改进措施,并对预防措施落实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发生率由6%下降至0。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全程落实预防措施,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 简介:为防止动静脉内瘘术后切口渗血及患肢肿胀,术后需将患肢抬高7~10d。以前我院常规用绷带直接将患肢悬挂于颈部,但局部压迫感明显,患者舒适度差。我们尝试将废弃的饮料瓶改良后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饮料瓶 压迫感 患肢肿胀 患者舒适度 固定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肠癌根治术后预后与癌胚抗原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结肠癌患者中36例有邻近淋巴结转移,40例未见淋巴结转移。正常组与结肠癌组比较P<0.01。正常组假阳性率为20%,结肠癌组假阴性率为15%。结论监测CEA水平对结肠癌术后指导治疗作用显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结肠癌的关键。

  • 标签: 癌胚抗原 结肠癌根治术 预后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