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天然群落的样带调查法对兰州市高等院校校园绿化群落进行调查,统计树种的重要值,分析群落垂直结构、优势种胸径径级结构,并对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 标签: 植物群落 兰州市 木本 高校 校园绿化 样带调查法
  • 简介:云锦杜鹃是一种美丽的园林观赏植物,也是山顶生态功能重要的维持者。对云锦杜鹃长期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树木生长和种群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云锦杜鹃群落物种组成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但群落密度较大,在这样的群落中生长的个体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符合舒马切尔(Schumacher)方程,且胸径生长明显滞后于树高生长。由胸径生长方程D=31.07exp(-32.92/a)推导出样地中云锦杜鹃的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幼苗幼树不多,但其期望寿命较高,达30a左右,从20~30a死亡率开始增加,这些结果为云锦杜鹃的年龄判定、种群动态监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静态生命表 生长规律 年龄结构 监测样地
  • 简介:我们在城市内栽植不同高度,不同花色,不同形态,不同质地的园林植物,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为美化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春季新绿初绽,婀娜多姿,夏季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秋季硕果累累,斑阑绚丽,冬季雪压青松,傲然不屈,这就是一年四季植物创造的最美丽的景观。不同的园林植物有不同的观赏特性,因此它们组合

  • 标签: 植物群落 园林植物 生态效益 生态型 植物配置 观赏特性
  • 简介:用比较样地法调查了乌拉盖草原9个不同群落类型的,闫晓红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物种数随取样面积增加呈对数增加,且与对数模型s—alnA+b能够很好拟合(R2≥0.9715)。(2)不同群落类型的α多样性测度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表现出山地草甸类“羊草+线叶菊+杂类草”类型、温性草甸草原类“羊草+杂类草”类型、山地草甸类“羊草+杂类草”类型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而低地草甸类“羊草群落”类型拥有较低多样性指数。(3)群落的多样性更多的受均匀度指数的影响。

  • 标签: 群落类型 种一面积关系 Α多样性
  • 简介:摘要随采煤塌陷后时间的延长,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优势种均发生显著改变,群落优势层呈现从乔木层向草本层,再向灌木层的变化趋势,塌陷区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稳定性均低于未塌陷区,塌陷后期多样性指数有回升的趋势;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先降后升,后期有与未塌陷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增大的趋势,植物群落发生了明显的次生演替现象。

  • 标签: 采煤塌陷 塌陷年限 植被组成 植被多样性
  • 简介:对三亚铁炉港红榄李(Lumnitzeralittorea)天然林进行群落调查,设置6个10m×10m调查样方。对样地内的红树植物进行测量,记录红树种类、胸径、株高等指标,并进行重要性、径级等级分析,探讨该红树林林分植被的演替变化。结果表明,在600m2样方中共记录了6种红树林树种,隶属4科5属,这些树种均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该红榄李群落呈密灌丛状,群落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其重要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红榄李>正红树>海莲>榄李>木果楝>海漆。径级等级分析结果显示,榄李的径级等级分布较为均匀,木果楝和正红树分布于第IV级和第V级,海漆、海莲和红榄李均分布在第V级。该红榄李群落为衰退型,正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 标签: 天然红树林 红榄李 重要值 结构特征
  • 简介:基于2005年4~9月盘锦湿地芦苇生态系统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盘锦湿地优势植物芦苇的群落学特性。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峰值出现在7月,4~7月茎重与叶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地下生物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垂直变化,其中0~30cm的芦苇须根最大值出现在7月,根茎最大值出现在6月,30~40cm深度为生物量变化在垂直剖面的分界线;根冠比以7月为最低。分层营养物质在30cm以下积累。

  • 标签: 湿地 芦苇 群落生物量 根冠比 动态特征
  • 简介:本研究选择不同海拔高度未退化的矮生嵩草草甸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群落的植物高度、盖度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的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逐渐增加;苔草的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先减小后增加,呈“V”字型;早熟禾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甘肃棘豆的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先增加后减小;美丽风毛菊、兰石草、多裂委陵菜、鸟足毛茛的生物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平均高度随海拔高度的降低逐渐增大;植物平均盖度变化规律不明显.

  • 标签: 群落 海拔 生物量
  • 简介:2003年5、7、9、11月对黑龙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8门127种,以绿藻、硅藻为主,分别占47%和44%,尺骨针杆藻、细星杆藻、钝脆杆藻、颗粒直链硅藻、美丽星杆藻、歧射盘星藻、毕氏林氏藻、卵形隐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数量为351.29×104ind./L,以硅藻为主,数量为244.62×104ind./L占69.63%,生物量为3.88mg/L,硅藻最高,为3.11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数量夏季最高为575.28×104ind./L,生物量以秋季最高5.655mg/L;水平分布抚远江段最高,平均为531.47×104ind./L和4.95mg/L.多样性指数变化是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冬季>夏季>春季>秋季.

  • 标签: 秋季 群落结构特征 夏季 浮游植物 春季 冬季
  • 简介:文章以枣庄市3个代表性公园(人民公园、南方植物园、东湖公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样地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市3个公园共有植物57科116属174种,其中被子植物53科104属151种,裸子植物4科12属23种,乔木层优势种为大叶女贞,次优势种为香樟、樱花、栾树,灌木层优势种为红叶石楠,次优势种为小龙柏、扶芳藤等,人民公园与南方植物园、东湖公园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39,0,42,南方植物园与东湖公园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66,枣庄市公园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值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 标签: 植物群落 数量特征 枣庄市
  • 简介:于2015-2017年,在乌拉盖管理区境内选择34个样地,采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提出的草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案进行草地植被调查,基本摸清了乌拉盖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现状.这将对乌拉盖草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绿色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旅游的合理规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乌拉盖草原 物种丰富度 物种组成 植物群落多样性
  • 简介:摘要:在整个湿地生态系统中,底栖动物群落是其中核心构成部分,如果说底栖亚系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中心,那么底栖动物群落就是这个动态中心承上启下的关键载体,左右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因此,深入研究底栖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特征,不仅可以促进群落生态学理论的深化,并且对湿地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东某湿地公园为例,进行相关的研究。通过在该湿地设置的5个采样点,进行底栖动物样品的采集,以此实施物种鉴定和统计,进行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以及相关研究。

  • 标签: 湿地 底栖动物 群落组成 研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辽宁省营口市典型公园绿地——明湖公园的绿地乔灌木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的群落降噪情况,研究植物群落在夏季的降噪程度。结果表明:夏季的植被群落降噪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M2侧柏+国槐+欧叶女贞>M1侧柏+欧叶女真+欧丁香>M3刺槐+黄刺玫+皂荚树。

  • 标签: 乔灌木 植被群落 降噪
  • 简介:本文利用100m连续样带上每个样方(1×1m2)中各土壤因子及地上植物的总盖度和生物量,根据地统计学思想,把样带上各样方内的实测值作为依赖变量(Zi),运用区域化随机变量理论(RegionalizedVariabletheory),求得各实测值在不同尺度(即样方间隔)上相对应的半方差值,做成双对数半方差图(Semi-variogram)获得分形维数。通过分形分析知:土壤各生态因子的相似性在一定的尺度范围,这个范围与植物被总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相似性范围具有一致性。地上植物群落的格局规模与土壤因子的格局规模是相近的,这对植被格局成因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说明了土壤因子决定地上植被类型与状况,同时也说明植被对环境的反应是可信的。和以往的样方方差分析对比,分形分析在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分析上,具有很好的优势。

  • 标签: 土壤因子 植物群落格局 分形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面部、上肢和背部皮损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特征。方法对2015年9 - 10月来自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10例AD患者面部、上肢和背部皮损区和10例健康对照相应部位皮肤采样,提取样品DNA行MiSeq高通量测序,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物种组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AD患者组面部、上肢、背部皮损区样本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应区域(t值分别为2.67、2.37、3.34,均P < 0.05)。物种组成分析显示,马拉色菌属在AD患者组面部、上肢、背部皮损区和健康对照组相应区域样本中均占主要地位,其中球形马拉色菌和限制马拉色菌丰度合计约为80%。AD患者组总样本念珠菌属、曲霉属丰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3.515、2.137,均P < 0.05)。AD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面部各主要真菌属丰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AD患者组上肢念珠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 = 3.186,P < 0.05),背部曲霉属丰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 = 2.736,P < 0.05)。AD患者组、健康对照组面部、上肢、背部样本间主要真菌属丰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轻中重度AD患者组样本间各主要真菌属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主成分分析显示,AD患者组面部、上肢、背部皮损样本真菌群落未按病情严重程度聚类。结论AD患者面部、上肢、背部皮损区真菌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相应区域,马拉色菌为AD患者上述部位皮损和健康对照相应区域的优势菌种,AD患者皮损区样本中真菌群落组成与疾病严重程度可能无相关性。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皮肤 真菌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生物多样性
  • 简介:微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命体,其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湿地的质量及健全性,本研究选取黄河三门峡段青龙坝和天鹅湖采样点,采用平板培养法对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微生物物种丰富度高,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根据平板数量优势分离出四株优势菌,初步判定Q-2菌株与芽孢杆菌属分类地位相近;四环素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湿地微生物在低浓度四环素暴露下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 标签: 黄河三门峡湿地 微生物群落结构 优势菌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体育用品产业群落发展与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仅仅依靠聚集经济成本优势的生产群落很难摆脱衰退的宿命,自主创新是延长其产业群落发展生命周期、提升群落长期竞争优势、促进群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旨在为政府主管部门及体育用品的生产单位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提借参考。

  • 标签: 体育用品 产业群落 发展 自主创新
  • 简介:摘要:浮游动物在自然界中对能量和物质的流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良好的水质评价分析的指示生物。本文选取河北典型湖泊进行浮游动物年度监测,对其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后期年际间变化及水质评价分析做基础准备。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密度夏季最高,秋冬较低,其群落结果特征与时间和空间关联较大,同时受营养盐的影响较为显著,与COD、NH3-N浓度呈现正相关。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氮磷比、总磷、硝酸盐氮是浮游动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时间的主导因素不同。

  • 标签: 典型湖泊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