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接下来谈"笔墨"、"意境"的问题。同样是造型,无论是具象、意象还是抽象,西洋画或者油画等,强调的是素描、明暗、色彩等,用这样的手段来塑造形象,而中国画,则是用笔墨的手段来塑造形象。这个笔墨同中国的书法有密切的关系,是大多数外国,尤其是西洋各国所没有的,但日本、韩国等国也有。书法同中国画的关系,在中国的绘画中,也不限于中国画一个画种,传统的壁画、版画等也与之密切相关,但与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油画、版画等则关系不大。这种

  • 标签: 中国画谈 谈中
  • 简介: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特有的,从最早的帛画雏形发展至今,从画论、学理到技法具有了自身完整的体系。自从引进了西方油画,中国画中的传统观念受到极大冲击,出现了当代水墨诸多样式,完成了文化元素、媒材、行为等主流非主流的多种方式方法的探索,也自然而然出现了对传统中国画的诸多批评之辞。然而从艺术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之所以出现当代水墨,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决定。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得出从历史到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发展没问题的结论。

  • 标签: 中国画 发展 传统 现代 问题
  • 简介:一、中国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曾有过倍受世人景仰的辉煌,中国的民族文化也曾经使我们倍感骄傲,中国画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其中大放异彩。然而,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导致了长期的落后局面,尤其是近百年来身为弱国历尽磨难,使得一些有志于改变中国现状的人,将社会的落后现象归咎于传统文化的束缚,随着"打倒孔家店"一声巨吼,传统文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荡涤。固然其中的进步意义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正视由此而产生的某些副作用,中国画由此开始的曲折发展过程就足以说明这

  • 标签: 中国画教学 曲折发展过程 文化经历 打倒孔家店 西方现代绘画 商品画
  • 简介:有时候,一位杰出艺术家的作品会影响一代人,赵友萍就是其中一位。20世纪70年代,她出版的人像写生画册对当时的美术青年影响巨大,让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王沂东是国内著名的写实风格油画家,而赵友萍正是他就读中央美院油画系二画室时的指导老师。在本期的"对画、对话"栏目中我们邀请赵友萍、王沂东这对师生讨论绘画应该表现怎样的审美情怀,怎样学习绘画,在绘画中坚持民族文化的个性,以及自身风格探索的一些经验等问题。赵老师从画面和对自然物象分析出发,以实际的经验阐述艺术的堂奥。其实事求是的态度反映了一位教育家的造诣,而其内在的逻辑性则折射出她对于西画体系认知水平的深入—老艺术家的不懈探索和严谨的态度,是对艺术浮夸之风的轻蔑,也是对后辈的鞭策。王沂东则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观点和内心坚持,其中深切的乡土情怀和独特的艺术守望更显得诚挚而珍贵。其中的执著又一次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传统"?

  • 标签: 中国传统 20世纪70年代 质地 写实风格 指导老师 乡土情怀
  • 简介:<正>教学目标:运用传统中国绘画材料和工具,欣赏写意画的表现方法。技能训练:线描造型、水墨花鸟、工笔重彩花卉。绘画材料:中国画专用笔、墨、纸、砚、色及其它工具。课题实施:2001年-2003年暑假班完成。

  • 标签: 绘画材料 工笔重彩 写意画 线描 教学感受 课题实施
  • 简介:潘天寿及中国现代绘画万青力无论谁来写20世纪中国绘画史,都不可能不以一定的篇幅讨论潘天寿(1897——1971年)。然而,从已经出版的有关现代中国绘画史的中、外文著述来看,却流行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影响着对潘天寿的公正评价。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反映...

  • 标签: 潘天寿 现代绘画 中国绘画史 中国画学 民族绘画 中国现代绘画史
  • 简介:“罢黜百家,积尊儒术”,儒学自汉代定孔子为一尊,儒教遂在我国思想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儒家经学成了东方文化的象征,国民教育的经典。任何一门中国传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除了其内在发展规律外,还要受社会哲学思潮的影响,又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染。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学说都曾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但比较起来,作用最大的莫过于儒家学派。

  • 标签: 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 东方文化 书法作品 儒学 儒家学说
  • 简介:本文认为中国画的相对稳定的基因是:抽象的笔墨、意象的造型和诗化的意境。中国画的发展过程如同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会发生突变和重组一样,会出现如下四种结果有利的(强化发展了中国画基因)载入中国画史,中性、有害的(保持减弱了中国画基因)无声无息.致死的(改变抛弃了中国画基因)逐出中国画坛。

  • 标签: 中国画 基因 笔墨 诗化 意象
  • 简介:传统绘画近千年来一直是在一个自闭系统中发展变化的。迟缓的生活节奏.与世隔绝的宁静.使它有充分的时间来修饰自己以达到完美。除了铜镜里的自己,面对它的再没有可参照的对象,这就为它自成体系提供了优越的天然条件。

  • 标签: 传统绘画 中国画 生活节奏 艺术环境 西洋画
  • 简介:一件斗拱,层层相撑,共筑一座座恢宏的建筑。它是建筑的缩影,它更是中国精神的诠释气宇非凡,如力士一般。手托天,脚立地,蕴含着无限的能力与生机。

  • 标签: 中国建筑 力士 中国精神
  • 简介:黄河上游有一条叫洮河的支流,洮砚之石就采自洮河深水处。洮砚中的鸭头绿、鹦哥绿二品均碧绿润泽,石理中有回曲纹的纹丝,或如波翻浪滚,或似云涌霞飞,雅丽自不必说,还柔嫩得令人怜爱。还有一种红洮石,色彩有些浓艳,较为稀少。(见图一)

  • 标签: 赏析 国名 黄河上游 洮砚
  • 简介:中国油画是西方判断中国文化艺术价值的试金石。中国油画的价值判断体系该如何建立,关系到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传统艺术,作为西方的画种,油画在中国的发展为西方解读中国艺术提供了媒介。油画自传入中国时起就出现了价值选择与判断的矛盾,且一直延续至今。因为油画是外来植入的,从本质上说属于异族文化,本身即带有入侵本质。最早的油画的传入可以验证这个概念。

  • 标签: 价值判断体系 中国油画 文化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艺术 西方人 中国艺术
  • 简介: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凡世界文明无退化,独中国之画在今日,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三百年前退五百步,五百年前退四百步,七百年前千步,千年前八百步。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夫何故而使画学如此其颓坏耶?日惟守旧,日惟失其学术独立之地位。画固艺也,而及于学。今吾东方画,无论其在二十世纪内,应有若何成绩,要之以视各年前先民不逮者,实为深耻大辱。然则吾之草此论,岂得已哉。

  • 标签: 中国画 改良 世界文明 学术独立 二十世纪 画学
  • 简介:中国名砚除了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这四大名砚之外。还有红丝砚、松花石砚、玉砚、漆砂砚等,它们都在砚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国名 赏析 澄泥砚
  • 简介:徐:你本人在这个展览活动中起什么样的一个作用,或者担当什么样的一个角色?任:1992年,我通过一个群展,认识了德国波恩文化艺术基金会的会长瓦尔特·斯迈林教授。通过密切交往,我建议他到中国旅行,拜访在"八五新潮"那段时间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1994年,我带着他,还有当时的西德首都波恩国家美术馆馆长迪特·荣特教授一起,去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北京,拜访了上百位艺术家的工作室。

  • 标签: 展览活动 瓦尔特 艺术基金会 美术馆馆长 当代艺术展 德国波恩
  • 简介: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杜堇生卒年及活动等都不太清楚,造成美术研究等的一些缺憾。本文以系年的方式钩稽杜堇以绘画为主的活动资料十几条,并得出结论:杜堇绘画及其他活动早至天顺八年(1464),晚至正德七年(1512),主要集中于成化、弘治时期。杜堇约生于正统九年(1444)前后,卒于正德末年(1521)前后;其并非生于景泰七年(1456),嘉靖七年(1528)尚在。

  • 标签: 杜堇 活动系年 生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