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肌肉肌球蛋白重(Nonmusclemyosinheavychain9,MYH9)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YH9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中的MYH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38/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41.67%(25/60),P<0.05;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量(1.078±0.130)较癌旁组织(0.775±0.111)明显增高,P<0.05;MYH9蛋白在SMMC-7721及HepG2细胞株中的表达相对量(分别为1.627±0.107、1.317±0.095)均明显高于LO2(0.925±0.060,P<0.05)。MYH9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Edmondson分级及TMN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AFP及HBsAg无关,P>0.05。结论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可能为肝癌的治疗带来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 肝细胞肝癌 NMⅡ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式或完壁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重建术的疗效,哪个更优。方法选取100例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的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将其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开放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重建术,对照组采取完壁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重建术,观察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干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气导平均听阙降低值、听力重建成功率、气骨导差较术前平均缩小值及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中耳炎患者采取开放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重建术,可提高患者听力功能,干耳率高,复发情况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开放式 鼓室成形 完壁式 听骨链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方法选取104例颅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肿瘤具体部位选择不同显微外科手术入路途径行肿瘤切除术,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表现,采用生活质量表评价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恶心呕吐、头部不适、肿瘤压迫症状及视乳头水肿)等均有显著缓解,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术前,术后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患者具体病情行不同入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时,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 外科手术 不同入路 颅脑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斜角肌间沟联合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3-2014.3月2年间行上肢手术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为ASAI或Ⅱ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纯斜角肌间沟组,n=34)、B组(腋臂丛神经组,n=40)、C组(联合组,n=39)。评估指标包括对各支神经的感觉阻滞评价,各支神经的阻滞完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5组主要分支中,联合阻滞组神经阻滞完善时间均最短。联合阻滞的阻滞完善率为95-100%,明显高于单纯斜角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67-97%)及腋臂丛神经阻滞完善率(82%-100%)。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纯斜角肌间沟联合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率高于单一入麻醉,且较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经鼻蝶入手术治疗垂体瘤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垂体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内镜经鼻蝶入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有80例(80.0%)患者肿瘤全切除,有18例(18.0%)患者肿瘤次全切除,有2例(2.0%)患者肿瘤部分切除,有98例(98.0%)患者术后的临床表现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使用内镜经鼻蝶入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显露的较为清楚,对患者肿瘤的切除比较完全。

  • 标签: 神经内镜技术 经鼻蝶入路 垂体瘤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腋臂丛阻滞穿刺中损伤血管的机会方法40例行择期上肢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都采用血管旁两点法,观察组在确定腋动脉后在其皮肤上方放一注射针头套管,在针头套管两侧进针进行腋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损伤血管的机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阻滞穿刺中损伤血管的机会明显减少低于对照组。结论新方法可减少腋臂丛神经阻滞血管损伤

  • 标签: 腋路 腋动脉 针头套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侧三角肌入应用肱骨近端解剖板治疗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2009年12月经外侧三角肌入应用肱骨近端解剖板治疗32例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愈合时间6~12周,根据肩关节Neer功能百分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7.5%。结论经外侧入肱骨近端解剖板治疗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可减少对软组织和骨折残留血运的破坏,获得满意的复位和有效的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肱骨大结节 外侧入路 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显微镜下经侧裂入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缺点。方法选择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壳核出血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镜下经侧裂手术入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残腔止血彻底、降低再出血风险、提高生存质量。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的手术治疗更符合微创理念,临床疗效较满意。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侧裂入路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尺骨鹰嘴截骨入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25例不同类型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入治疗,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研究所选取的25例患者在接受了尺骨鹰嘴截骨入治疗后,优10例,良13例,可1例,差1例;总有效率96.00%,优良率92.00%。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时可选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并依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来选取适宜的手术方法,并在术后加强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肱骨髁间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尺骨冠状突骨折采用肘关节内侧入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4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均接受肘关节内侧入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一年随访期间肘关节功能均稳定,屈伸功能良好,仅旋转功能稍微受到影响,没有感染、尺神经损伤、异位骨化并发症。术后3个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显示其优良率为55%。结论肘关节内侧入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效果明显,稳定性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尺骨冠状突骨折 肘关节内侧入路 Herbert钉 内固定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前侧入MIPO技术结合LCP治疗肱骨干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11例的单侧肱骨干闭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范围。采用UCLA肩关节和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患者出现。11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获随访12~24,平均14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于12~20周愈合,平均13.4周。肩关节外展90°,前屈150°~160°;肘关节屈曲130°~140°,伸直0~5°。根据UCLA评分标准,肩关节功能优10例,良1例;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11例患者肘关节功能均为优。结论采用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MIPO LCP 肱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改良Stoppa入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骼腹股沟入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改良Stoppa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患者显著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实施改良Stoppa入手术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知道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Stoppa入路 骨盆髋臼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Hardinge入骨水泥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院应用改良Hardinge入骨水泥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5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60-100min,失血量(术中+术后引流量)150~250ml,双下肢长度差小于1厘米,平均下床时间8.3天。术后6月Harris功能评分92.5±6.8,12月Harris功能评分93.5±15.6。结论使用改良Hardinge入结合骨水泥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特点。

  • 标签: 改良Hardinge 骨水泥 双动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小骨窗经侧裂入和小骨窗经颞叶入手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经侧裂组(A组)41例;经颞中回组(B组)40例。把两种手术入治疗的术后生存者,据ADL分级和Barehel指数测定分别进行疗效对比。结果A组死亡1例;生存40例。术后立即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90%者35例,血肿清除>70%者5例,无再出血;术后三天复查头颅CT示仅1例有额叶水肿;出现不完全运动性失语1例。B组死亡3例;生存37例。术后立即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90%者31例,血肿清除>70%者7例,无再出血。术后三天复查头颅CT显示均有不同程度颞叶水肿;术后出现不完全感觉性失语3例,癫痫1例。ADL分级疗效观察近期疗效(1个月)无差异性,远期疗效(3个月)有差异性显著P<0.05。Barehel指数比较,第1个月两组无差异性。第2、3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入显微手术清除壳核区血肿,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侧裂入路 颞中回入路 高血压 壳核出血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肱骨干中段骨折病症,探究前方入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共计40例,按照住院时间给予患者顺次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20例患者接受前方入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上肢功能恢复评分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上肢功能评分较高,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所花费的时间短,且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0.00%)低于试验组的复发率(4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来说,应用前方入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且安全性极高。

  • 标签: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 肱骨干中段 愈合程度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式后入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4年6月开放式后入无张力疝修补术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开放式后入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手术顺利,耗时少,住院时间短,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开放式后入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可一次性全面修补腹股沟区。

  • 标签: ?腹股沟疝 后入路疝修补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瑞金二街道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现状,为当地卫生部门制订适宜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街道18岁以上985例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985名居民,总体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89.1%,“糖尿病并发症”知晓率最高,为95.1%,“发病因素”知晓率最低,为59.7%,已婚,居住年限长,无血糖异常,有文化的人群对糖尿病的知识知晓率比较高,在年龄方面,40岁以下,药物方面的知晓率比较高,而饮食方面的知晓率比较低,60岁以下,糖尿病发病因素和运动方面的知晓率比较高,80岁以下并发症和糖尿病知识总分方面的知晓率比较高。结论本地区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各个维度不同,今后在做宣教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层次和人群开展相应的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全面提高糖尿病宣教的效率,最大程度地提高知晓率,降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糖尿病知识 知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免疫荧光与聚合酶(PCR)法在淋球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09年至2012年就诊的淋球菌感染的尿道炎患者126名,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免疫荧光定量与PCR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涂片染色法,进行比较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126名患者中,免疫荧光PCR法62例的阳性检出率为85.5%;涂片法64阳性检出率为54.7%,免疫荧光PCR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涂片法。结论免疫荧光PCR法优于图片染色法,并具有敏感性强,快速、特异性高等特点1,在临床诊断上有显著效果,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免疫荧光 聚合酶链(PCR) 淋球菌 尿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