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乙肝五项检验应用在乙肝患者中,分析检验结果和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接受乙肝指标检测的100例乙肝患者用作该文实验分析资料,100例乙肝患者都接受乙肝五项检验,研究100例乙肝患者的检验结果,并分析100例乙肝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结果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的总检出总计率17.00%比较于单一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的检出总计率6.00%,明显更高(χ2=5.9445,P=0.0147<0.05)。30~3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38.00%比较于50~5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25.00%、20~2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15.00%、40~4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15.00%、20岁以下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5.00%、60岁及以上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2.00%,明显更高(χ2=3.9161、13.5798、13.5798、32.2619、40.5000,P=0.0478、0.0002、0.0002、0.0000、0.0000<0.05)。结论在乙肝患者中实行乙肝五项检验展示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乙肝 乙肝五项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2018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诊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患者分别行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然后对比分析2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和诊断准确率。结果200例患者经心脏彩超检查,检出左房增大70例、左室肥厚45例、左室扩大50例;心电图检查,检出左房增大25例、左室电压增高85例、左室肥大105例。200例患者经心脏彩超检查,有115例患者被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为57.5%;经心电图检查,有105例患者被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为52.5%;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05)。结论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在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中,其诊断准确率相当,但相比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对高血压心脏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对早期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更具优势。因此,临床在对高血压心脏病实施诊断时,需同时结合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进行,才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 高血压心脏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直肠癌Miles术(直肠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Miles术(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协同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的进食时间为(3.05±0.80)d,住院时间为(16.80±2.50)d,导尿管留置时间为(2.20±1.2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Miles术后护理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有重要作用价值。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直肠癌Miles术 护理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与观察组(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对照组未实施临床药学服务,观察组实施有临床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94%,相较于对照组81%,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13%(P>0.05)。结论使用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不合理用药情况减少,依从性有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大为降低。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临床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寿命变化在淋巴瘤伴贫血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确诊的45例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肺泡气CO测定法检测患者红细胞寿命。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贫血发生率为46.7%,红细胞寿命缩短患者占40.0%,存在溶血状态患者占15.56%,DLBCL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为47.1%;患者合并B症状、骨髓受累、脾大或LDH升高时常发生贫血,但仅有脾大和LDH指标与患者红细胞寿命呈明显负相关。采用CHOP±R化疗方案与其他化疗方案(R+MINE/FC/SMILE/GDP)对患者贫血及红细胞寿命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淋巴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红细胞破坏或寿命缩短可能参与了贫血的发生机制;采用强烈的化疗方案可明显缩短患者红细胞寿命而加重贫血。

  • 标签: 淋巴瘤 贫血 红细胞寿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的 3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 35例良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研究组、对照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 125、糖类抗原 242、细胞角蛋白 19可溶性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肺癌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治疗的NSCLC患者组织标本72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rf2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Nrf2阳性表达率和Nrf2mRNA表达分别为62.50%和(1.392±0.22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直径>5cm、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Nrf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88%、86.36%和76.19%,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cm、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Nrf2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Nrf2蛋白表达和Nrf2mRNA表达呈正相关(rs=0.366,P﹤0.05);Nrf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95%CI:9.92~14.08)和21个月(95%CI:19.76~22.25),明显低于Nrf2蛋白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Nrf2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S)抗体水平检测对免疫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同期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18例免疫性不孕症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调查,使用酶联免疫法对全部受试者的血清GAPDHS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对免疫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免疫性不孕症患者的GAPDHS抗体水平为(85.2±19.4)μg/mL,健康对照者的GAPDHS抗体水平为(33.5±5.8)μg/mL,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女性、继发性、TAT≤8的不孕症患者相比,对应的男性、原发性、TAT>8的不孕症患者的GAPDHS抗体水平较高(P<0.05)。结论免疫性不孕症患者的血清GAPDHS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其可作为不孕症诊断的临床指标。

  • 标签: 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免疫性不孕症 TAT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医院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案的实际效用和评估意义。方法挑选2018年1月~2019年4月本院就诊的患者作为本次解析的分析对象,总共95例。依据受护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别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9例,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管理的护理效果与病患的满意度。结果解析两组病患对其接受的护理方案的评价程度后,发现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更高(P<0.05),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在采取使用人性化管理方案后均能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相对于提升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有极大帮助,说明该方案在临床推广上的意义价值较大。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护理质量 医院管理 满意度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不良儿童血清锌、铜、钙元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儿童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进行检验,对于诱发营养不良的病因进行纠正;结果观察组患儿中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瘦小,发育迟缓,体质差患儿的微量元素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过治疗后该组患儿的含量均明显升高,病情得到了缓解;结论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其血清锌、钙水平存在着异常,对其测量,这对评估儿童营养不良的程度以及诊治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说明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应该补充锌剂和钙剂,不需要补充铜制剂。

  • 标签: 营养不良儿童 微量元素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症疾病,患者需接受重症监护治疗,治疗方式以机械通气为主,以改善患者呼吸衰竭情况,保证患者身体机能处于正常状态。但通常机械通气治疗周期较长,且治疗初期机体处于制动状态,容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且患者肌肉和关节缺乏有效活动,会导致肌肉萎缩等问题,不利于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因此在临床上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目前针对呼吸衰竭患者,临床重视早期干预,以帮助患者争取最佳恢复时机,避免患者身体机能由于长期制动导致退化,并且通过早期干预促使患者呼吸功能改善。

  • 标签: 早期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脊柱解剖结构的异常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重要原因之一。异常的解剖结构引起局部生物力学环境的改变,导致关节突关节、后纵韧带等椎间隙周围结构的异常应力集中,引起关节突关节失稳、后纵韧带松弛,从而导致腰椎稳定性的部分丧失,使退变的椎间盘更容易突出,诱发并加重LDH。

  • 标签: 腰椎骶化 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肾衰竭患者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方案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肾衰竭患者计68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34)与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方案干预实验组(n=34),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UN水平与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方案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肌酐与尿素氮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肾内科 持续血液净化 肌酐 尿素氮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同型半胱氨酸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评估、治疗的意义进行调查。方法抽取数个干休所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15μmol/L,观察组50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过15μmol/L,对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血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2.3±3.8)μmol/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肌酐水平为(67.8±9.4)μmol/L、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为(2.9±0.5)mmol/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水平为(151.8±14.6)mmHg,收缩压水平为(84.6±7.2)mmHg,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能够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情况进行评估。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老年高血压 血脂水平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MH水平与内分泌代谢异常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5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130例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内分泌代谢指标和AMH水平。结果观察组的BM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且T、LH、HOMA-IR以及AM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患者的AMH水平明显上升,并且AMH与T呈正比关系,与HOMA—IR和BMI呈反比关系。

  • 标签: 抗苗勒管激素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 内分泌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两对半定量及DNA定量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酶联免疫法(ELISA)和荧光定量法(FQ-PCR)对乙肝两对半定量以及DNA定量进行检测,并探讨二者联合检测的意义和价值。结果HBV-DNA在不同乙肝两对半模式下阳性者符合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对HBeAg阳性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乙肝早期检查中采用乙肝两对半定量以及DNA定量可以有效的反应HBV感染情况、治疗和传染性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DNA 酶联免疫法 荧光定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