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状况,拟在探讨其与肾脏纤维化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CRF患者(氮质血症期15例,肾衰竭期24例,尿毒症终末期21例)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TIMP-1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清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与肾功能损害等临床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CRF患者各期血清MMP-9、TIMP-1水平明显升高,MMP-9/TIMP-1比值显著降低,随着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MMP-9、TIMP-1呈降低趋势,而MMP-9/TIMP-1比值却逐渐上升。血清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与血肌酐、GFR及血红蛋白呈高度相关性。结论血清MMP-9、TIMP-1参与了CRF进展,血清TIMP-1水平或MMP-9/TIMP-1比值能较好地反映肾脏纤维化程度。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 简介: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由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而出现临床疾病。CKD全球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糖尿病、肥胖高血压患病人数增加而呈持续增长趋势。近年研究显示,国内CKD总患病率已达10.8%,

  • 标签: 运动耐力 肾脏病患者 体力活动 持续增长 肾脏功能 抗阻运动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VEGF受体-3(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3,VEGFR-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64例前列腺癌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HIF-1α、VEGF-CVEGFR-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IF-1α、VEGF-CVEGFR-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0.9%、70.3%71.9%,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无表达;HIF-1α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有关,VEGF-C蛋白与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有关,VEGFR-3蛋白与淋巴转移有关(P〈0.0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C、VEGFR-3;VEGF-C与VEGFR-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CVEGFR-3蛋白高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及淋巴转移相关。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HIF-1Α VEGF-C VEGFR-3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IgA肾病肾组织表达强度及其在该病早期肾损害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将30例IgA肾病患者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肾组织1()例切除肾肿瘤患者正常肾组织,进行MMP-2、MCP-1、Ⅳ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按其组织学改变Lee分级标准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进行分组分级,同时检测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等临床指标,并与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IgA肾病轻度肾损害阶段,MMP2MC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随着病变级别加重,MMP-2MCP-1在肾小管间质表达呈逐渐减少趋势(P〈0.05),而Ⅳ型胶原在肾小管间质表达随肾损害加重呈逐渐增加趋势(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MP-2MCP-1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Ⅳ型胶原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MMP-2MCP-1可能参与IgA肾病早期单个核细胞浸润等早期肾损害发病机制。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IgA 肾炎 间质性 病理学
  • 简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Zn^2+依赖性内肽酶,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转运、组织重塑,MMP-9是MMPs家族中最大成员,主要降解Ⅳ型胶原,在一定病理条件下对细胞迁移、侵袭、活化及动脉硬化形成,血管重塑起重要作用。特别是MMPs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平衡状态(MMPs/TIMPs)决定了人体生理及某些疾病发生发展.

  • 标签: MMP-9 TIMP-1表达 鼠肾组织 苯那普利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糖尿病
  • 简介: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透析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与患者心血管疾病临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使用磷结合剂是治疗高磷血症一项重要措施。目前临床常用磷结合剂包括传统含铝、含钙磷结合剂新型非钙非铝磷结合剂。近年来多项证据显示,含钙磷结合剂使用与CKD患者不良临床预后相关。

  • 标签: 含钙磷结合剂 慢性肾脏病 临床应用 透析患者 矿物质 高磷血症
  • 简介:睾丸扭转(TT),是一个多发于青春期男性泌尿急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致不孕不育。睾丸扭转所致缺血再灌注(I/R)损伤在睾丸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我们研究了褪黑激素在单侧睾丸扭转大鼠中同侧对侧睾丸氧化损伤效应:将21只青春期雄性Wistar大鼠分成三组,每组七只,处理如下:第1组(假手术组):行左睾丸双边睾丸假切除术;第2组(I/R组):通过以下方式诱发缺血再灌注损伤(顺时针720°旋转左侧睾丸2小时,2小时后复位):第3组(I/R+MEL组):大鼠经诱导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次性褪黑激素注射(50mgkg-1,i.p)。处理后离体分离各组大鼠双侧睾丸,用于检测睾丸组织中抗氧化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蛋白质羰基一氧化氮组织水平。较对照组,褪黑激素注射组同侧睾丸脂质过氧化水平,相关酶活性降低,具有显著性(P〈0.05),而在对侧睾丸中相关酶活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侧睾丸中,丙二醛水平改变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9)。应用褪黑素能减轻老鼠同侧睾丸扭转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利影响,而对于对侧睾丸,睾丸扭转影响不大。

  • 标签: 抗氧化剂 缺血再灌注(I R) 脂质过氧化 褪黑激素 睾丸扭转(TT)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其效应分子Caspase-3在梗阻性肾病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分别检测43例梗阻肾组织10例正常肾组织中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指数,并分析梗阻肾Caspase-3表达与肾积水程度及肾纤维化程度之间关系。结果梗阻肾肾小管间质中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而且Caspase-3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密切正相关(P〈0.01),与肾积水程度也密切正相关(P〈0.05);梗阻肾间质Caspase-3表达与肾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Caspase-3活性增强导致细胞凋亡增多在梗阻肾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肾组织 肾积水 细胞凋亡Caspase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肿瘤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04例临床分期≤N:阴茎癌患者施行了201侧次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采用经典根治术清扫范围,腹股沟浅组淋巴结整块清除。打开股管前方筛筋膜后清扫深组淋巴结,阔筋膜完整保留并与皮下组织点状缝合,未行缝匠肌转位。分析患者生存、局部复发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2.5枚/侧。l例(1%)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阔筋膜边界以外局部复发。3年总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2.1%,其中pN。、pN。、pN。、pN。患者分别为100%、91.3%、80.0%33.3%。共59次并发症发生(29.3%),包括切口感染(2.5%)、皮瓣坏死(5.5%)、淋巴肿(11.8%)、血清肿(1.5%)、淋巴囊肿(5.0%)、感觉异常(3.5%)深静脉血栓形成(O.5%)。结论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无淋巴结外侵犯阴茎癌其控瘤效果与经典根治术相似,但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阴茎肿瘤 阔筋膜
  • 简介: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12DN)中变化并探讨HCYCRP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关系。方法:根据UAER将151例2型糖尿病(1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并将49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HCY及CRP水平。结果:T2DM各组CRP、HCY高于对照组(P〈0.05);EDN组CDN组CRP、HCY高于SDM组(P〈0.05):CDN组CRP、HCY高于EDN组(P〈0.05)。CRPHCY分别与UAER呈正相关(r=0.416,0.482。P〈0.05)。结论:血浆HCY及CRP水平随着T2DM向T2DN进展升高,且HCYCRP分别与UAER呈正相关,说明HCY、CRP可能与DN进展有关。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观察间歇性内分泌治疗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用间歇内分泌治疗29例采用持续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发生激素非依赖或疾病进展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患者进展至终点时间,生活质量评价以量表EORTCQLQC30及子量表QLQPR25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持续内分泌治疗组平均治疗期20.4个月,最低PSA平均值为0.025ng/ml;间歇内分泌治疗组第一周期,平均治疗9.7个月,间歇8.7个月,最低PSA平均值为0.026ng/ml。间歇内分泌治疗组平均进展时间为26.6个月,持续内分泌治疗组为22.4个月,两组生存曲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生活质量、治疗相关症状等方面评分均无差异。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比持续治疗在延迟疾病进展至激素非依赖时间上没有益处,但能缓解患者经济压力。在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上两组比较无差异。

  • 标签: 前列腺癌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增殖凋亡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尿蛋白所致肾小管-间质损害机制.方法:(1)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肾病(MCN)三种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液中提取尿蛋白,经成份分析、灭菌等处理后以0.5mg/ml、1.0mg/ml、2mg/ml、4mg/ml、8mg/ml浓度分别刺激体外培养HK-2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2)MTT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刺激后细胞增殖情况.(3)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细胞毒作用.(4)WesternBlotting法检测Fas蛋白表达.结果:各病理类型所提取尿蛋白成分相同,主要为白蛋白、转铁蛋白、IgG等,但各病理类型组成比例不同;肾小管上皮细胞MTT值低浓度有明显增殖作用,高浓度时细胞过度增殖则导致凋亡;肾小管上皮细胞LDH释放率Fas蛋白表达水平随尿蛋白浓度升高而升高;以上各项检测指标中FSGS患者尿蛋白对HK-2细胞作用最强,MN次之,MCD最弱.结论:在体外条件下,尿蛋白对RTECs呈剂量依赖性细胞毒作用,低剂量尿蛋白诱导RTECs异常增殖,较高剂量尿蛋白可诱导RTECs凋亡;除尿蛋白量决定了损伤严重程度外,尿蛋白性质也决定了损伤严重程度.

  • 标签: 尿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 增殖 凋亡 Fas
  • 简介:血液透析治疗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替代疗法,也是急性肾功能衰竭、重度药物毒物中毒等不可缺少急救治疗措施;并由此延伸出其它多种血液净化疗法,如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为免疫系统疾病及危重患者提供了有效辅助治疗措施手段。现在许多医院相继建立人工肾室或透析中心,

  • 标签: 血液透析中心 临床教学 教学管理 教学方式 教学查房
  • 简介:妊娠期尿潴留是多种病因引起女性妊娠期间无法通过自愿排尿完成膀胱排空疾病。临床上发病率较低,根据病因可分为妊娠期生理性非生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随着妊娠天数增加,并通过适当孕期管理,一般可自行缓解;非生理性因素引起,需要通过进一步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根据病因及对孕妇胎儿影响,选择包括保守治疗、手术干预在内治疗。从而缓解或根治潜在病因引起妊娠期尿潴留。

  • 标签: 女性尿潴留 妊娠期 尿潴留病因 尿潴留管理
  • 简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汽化术治疗BPH412例,取得满意疗效。术后3个月随访,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平均8.6分,最大尿流率平均14.4ml/s,残余尿量平均28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认为汽化电切结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新手术方法。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汽化术 治疗前 前列腺增生 严重并发症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肾康灵干预治疗小儿频复发性肾病综合征对尿RBP、α1-MGNAG酶影响,探讨中医肾康灵干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FRNS诊断标准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药对照组(A组)30例、肾康灵+西药治疗组(B组)30例。观察A、B两组在治疗前后尿RBP、α1-MGNAG酶变化及疗效。并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A、B两组尿RBP、α1-MGNAG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治疗后A、B两组尿RBP、α1-MGNAG酶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而B组比A组降低更为明显,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FRNS患儿治疗前尿RBP、α1-MGNAG酶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说明FRNS患儿存在肾小管间质损害临床表现。(2)中药肾康灵干预治疗能明显降低FRNS患儿异常升高尿RBP、α1-MGNAG酶,从而改善患儿肾小管间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频繁复发 中药肾康灵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尿α1-微球蛋白 尿NAG酶
  • 简介: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干扰素-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临床特征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IgA肾病组对照组干扰素-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分析基因型与临床特征预后关系。结果(1)IgA肾病组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IgA肾病组中不同基因型发病时血压、24h尿蛋白定量有显著性差异。(3)TT型患者肾功能减退显著快于AA型。结论(1)干扰素-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AA基因型可能是IgA肾病易感基因。(2)该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影响IgA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压水平。(3)目前还不能认为该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影响IgA。肾病患者进展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干扰素 基因 预后
  • 简介:2007年3月21日,山西省晋城市召开卫生工作会议.总结2006年卫生工作所取得成绩,安排部署2007年卫生工作主要任务,表彰2006年全市卫生工作中涌现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副市长李章宏、市政协副主席陈改玲出席会议,李章宏副市长并与各县(市区)签定了2007年目标责任书。

  • 标签: 卫生工作会议 人民健康水平 晋城市 山西省 目标责任书 先进集体
  • 简介:目的:探讨TGF-β1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活性氧(ROS)NADPH氧化酶亚基p67phox表达影响及黄芪注射液(AGI)对其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至第二代,静止24h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AGI(2g/ml)组(B组),TGF-β1(10ng/ml)组(C组),TGF-β1+AGI(2g/ml)组(D组,AGI预处理1h)。用荧光染料(DCF)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RT-PCR检测NADPH氧化酶亚基p67phox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67phox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可显著增加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OS产生,刺激20min后,ROS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AGI可显著抑制TGF-β1刺激后ROS产生(P〈0.05);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经TGF-β1刺激后,NADPH氧化酶亚基p67phoxmRNA蛋白表达均上升,AGI可抑制TGF-β1诱导p67phoxmRNA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可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产生ROS增加、NADPH氧化酶亚基p67phox表达上调;AGI可抑制NADPH氧化酶表达活性ROS产生,从而为AGI防治腹膜纤维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腹膜间皮细胞 TGF-β1活性氧 NADPH氧化酶 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