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给予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使用品管管理对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未接受品管管理的7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实施品管管理的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管理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管理后规范率分别62.86%、87.14%,组间比较数据存在较大差别,可以构成临床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一共有78.57%的患者满意,观察组为94.29%,可以构成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接受品管管理对提高治疗效果起到有利影响,规范率高,患者更满意,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品管圈管理 静脉留置针 规范固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品管活动在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器械规范化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本科室于2018年1月起开展品管活动,首先成立品管小组,经头脑风暴法选定活动主题,利用5 W1H制定活动计划、运用柏拉图、鱼骨图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拟订对策、效果评价等,持续进行质量改进,对品管活动实施前后口腔科器械湿包率、器械清洗不合格率及提前放行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品管活动后口腔科器械的湿包率、清洗不合格率以及提前放行率显著降低。结论 品管活动对于提高口腔科器械的合格率,以及规范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品管圈,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器械
  • 简介:【摘要】新生儿皮肤损伤近年来逐渐受到临床高度关注,损伤出现除和疾病本身有关,还和各类侵入操作及护理、操作者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一旦发生皮肤损伤产生可较多不利影响,延长其预后恢复时间,因此,需做好其皮肤管理工作,积极预防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品管在新生儿皮肤损伤中的应用研究,望为同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品管圈 新生儿 皮肤损伤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品管方式来提高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透析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小组,掌握品管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患者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选中12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改善前42%上升到改善后87.6%,改善幅度上升45.6%。结论:运用品管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品管圈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活动(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方面的应用。 方法 从2020年1月到2020年3月在住院的患者中选取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且蛙田饮水实验评分≥2分的患者36例,对他们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原因分析、真因验证、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从48.89%提升到了86.67%. 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使吞咽障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显著上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运用QCC科学方法持续改善护理问题的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品管活动在提高给特别患者静脉抽血一次性成功抽血的效果。方法:2020年9月门诊采血室开始进行“提升给特别患者静脉抽血一次性抽血成功”的品管活动。结果进行调查了一个月,在门诊采血室使用自制登记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门诊采血室一次性抽血成功的概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3%,效果明显。并且得到了品管人员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升、沟通能力有所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有所加强、责任心、自信心等有所提高等无形成果。结论:品管活动获得了很好的成效,显著提高了一次性采血成功的概率,并且获得了很多的看不见的成果。

  • 标签: 护士 静脉采血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对急诊就诊患者挂号正确率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7月~2021年2月期间成立品管小组,以“提高急诊就诊患者的挂号正确率”为活动主题,进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等,并对比实施前后的急诊就诊患者挂号正确率。结果:实施品管后,挂号正确率由改善前的26.80%提高至75.31%,改善前后的柏拉图对比明显,急诊就诊挂号正确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完成了目标值,效果维持好,长效机制建立。结论:在急诊就诊挂号过程中,运用品管方法,可有效减少就诊挂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挂号正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就诊 挂号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在预防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工作中的应用作用。方法:运用回顾分析法,梳理2019年2-8月在我院住院的60名高危患者的资料信息,在确定其坠床跌倒核心归因的前提下,对应实施系列防护措施。并对品管服务开展前后的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率加以综合比较。结果:在推进品管临床护理工作后,住院患者再未出现过坠床跌倒事件,事件发生率由以往的15.00%降至了0.00%。(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住院区执行品管工作后,住院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得到了明显降低,充分保障了患者在院接受治疗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 作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 QCC)活动对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吸入方式正确率的影响。方法:开展 QCC 活动,包括确立活动主题、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 QCC 活动前后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吸入方式的正确率的差异。结果:QCC 活动后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吸入方式的正确率(91. 0% )较活动前(84. 0% )提高,残余药量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结论:QCC 活动可提高雾化吸入患者吸入方式的正确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雾化吸入 吸入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护理管理对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21年2月22日正式实施品管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实施前后6个月各40例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实施后眼前急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品管护理管理对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及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影响。

  • 标签: 品管圈 院前急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患者VTE(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实验中于重症医学科中接受治疗的13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为提升神经外科VTE防范效果实施品管活动,130例患者中,75例为实施前收治,其余75例为实施后收治,以此来对比实施品管活动后神经外科VTE的预防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实施品管活动后,患者功能锻炼、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风险评估、充足饮水等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其次,实施后的患者对护理环境、护理操作、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评分也更高于实施前,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活动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外科患者VTE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VTE 预防护理 品管圈活动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QCC)活动对手术患者交接中护理工作质量和交接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8例手术交接患者,根据品管(QCC)活动开展的前后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54例,品管(QCC)活动开展后)和常规对照组(54例,品管(QCC)活动开展前)。比较两组相应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交接效果。结果:品管(QCC)活动开展后,实验对照组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交接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交接患者,采取品管(QCC)活动后,更为有效的促进实际治疗以及护理效果,并促进医患关系良好发展,值得参考。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交接 护理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我院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品管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择本院护理人员纳入研究,共纳入11人组建品管,研究时间时段为2020.6.1-2021.11,对于院内一医一患进行调查后实施护理品管对策,对比前后护理人员个人能力评分及“一室一医一患”执行率。结果:活动后“一室一医一患”执行率明显优于活动前(P<0.05),活动后护理人员个人能力评分相比护理前具备显著性优势(P<0.05)。结论:实施护理品管管理,可有效提高院内门诊诊室“一室一医一患”执行率。

  • 标签: 门诊诊室 护理品管圈 一室一医一患 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结合PBL教学在感染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教学质量提高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8届护理专业 的学生192例进行研究,按照学号排名顺序进行抽签随机分为试验组、参考组两组每组各96例。对参考组的学生进行传统的PBL教学;对试验组的学生进行品管(QCC)结合PBL教学,根据对比两组学生分组教学后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期末考试成绩都明显高于参考组(P

  • 标签: 品管圈结合PBL 护理带教 教学质量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品管活动在颅脑外伤手术护理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因颅脑外伤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在2019.01-2020.02。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分得54例。对比组在手术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手术护理中采用品管活动护理。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经统计结果证实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较低、研究组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颅脑外伤 手术护理 并发症
  • 作者: 许雅妮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12-28
  • 出处:《健康女性》2021年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为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应用品管活动的作用。方法 于2020年6月-12月选取我院门诊药房接受服务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2021年1月-5月再选取接受服务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药学服务质量。结果 研究组药学服务质量更好,P<0.05。结论 在门诊药房应用品管活动得到较好的效果,可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水平,同时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药学服务质量 品管圈活动 药品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活动对降低老年患者留置针外渗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4-2020.5的600例老年留置针输液患者为研究素材。随机数字法分成对比组、品管活动组,各300例。以留置针外渗情况、护理质量情况为评价指标。结果:相比于对比组,品管活动组的留置针外渗率更低得多(P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老年患者 留置针外渗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QCC)活动在缩短乳腺外科患者入院当日床位等候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选定主题为"缩短乳腺外科患者入院当日床位等候时间"。通过QCC实施方法,商讨改进措施,优化常规入院流程。比较措施实施前后乳腺外科患者入院当日床位等候时间的变化。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患者入院当日床位等候时间由活动前的(316.2±128.4)min降低到(121.0±4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的满意率由87.0%提升至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员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成就感等各方面能力均有提高。结论QCC管理工具在缩短乳腺外科患者入院当日床位等候时间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强化了医务人员的相互协作意识、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

  • 标签: 品管圈(QCC) 床位等候时间 乳腺外科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活动对医院临床营养科膳食进行管理,以期提高患者对饮食认知度和医院膳食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各种膳食的掌握和了解,为医院整体医疗管理服务水平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6月1至15日、2019年12月16至31日在本次品管活动前后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阳江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关于饮食认知度、医院膳食满意度进行调查,对医护人员关于医院各种膳食掌握了解程度进行调查,对活动无形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品管活动前后参与调查的住院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饮食认知度、对膳食满意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品管活动前后医护人员职称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前后医护人员对医院膳食认知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品管活动前后无形成果评价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品管活动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饮食认知度和医院膳食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膳食的掌握和了解,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改善医院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临床营养 医院膳食种类 饮食认知度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