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一株新鉴定的流行重组型HIV-1 CRF103_01B在北京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近全长基因(near full-length genome,NFLG)遗传特征。方法对2017—2020年北京新诊断或初始抗病毒治疗病例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监测,发现5例疑似感染CRF103_01B毒株。通过逆转录、近末端稀释法,分两段巢式PCR扩增HIV-1 NFLG。获得的序列与分型参考序列进行基因比对,使用MEGA11软件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用SimPlot 3.5软件分析确定基因重组断点,绘制基因结构图。基于亲本毒株同源NFLG序列比对,挑选较长的重组片段构建NJ进化树,判断可能的亲本毒株来源。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解析基因型耐药特征。结果共获得5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其中4例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感染,1例为女性。与从河北检出的4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合并分析其重组特征:在CRF01_AE骨架上,gag、pol和nef-3'-LTR基因片段被B亚型重组替换[HXB2 nt 1111±19 - 1539±16,2531 - 4478±16(片段Ⅴ),9008±23 - 9615]。亲本来源分析显示,CRF103_01B的片段Ⅳ与Ⅴ分别与北京B亚型(BJMP3294B)和g5簇CRF01_AE序列(JX112804)聚集成大单系进化簇(bootstrap值分别为97%和100%)。9个CRF103_01B病例均携带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V106I突变。结论CRF103_01B毒株最可能起源于北京MSM人群,并在北京和河北等地的MSM人群中低水平持续流行,并经异性性途径向一般人群播散。需加强该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监测,关注疾病进展。

  • 标签: CRF103_01B 近全长基因组 男男性行为 流行重组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是否出现空间记忆障碍并研究其海马转录学变化。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假手术(Sham)、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 of sciatic nerve, CCI)(CCI),每组12只。分别于术前、术后7 d、术后28 d采用Von Frey纤维丝实验检测小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 PWMT);在术后7、28 d通过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运动能力和焦虑状况,通过空间位置识别实验检测小鼠空间记忆;于术后28 d取新鲜海马组织进行转录学测序检测两小鼠基因表达差异并分析测序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验证纤调蛋白(fibromodulin, FMOD)、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 Bmp7)、前列腺素D2合成酶(prostaglandin D2 synthase, PTGDS)、醛脱氢酶1家族成员A2(aldehyde dehydrogenase 1 family member A2, Aldh1a2)四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比较,CCI小鼠造模侧后足PWMT在术后7 d(t=6.01,P<0.001)、术后28 d(t=4.49,P<0.001)明显降低。术后7、28 d两小鼠运动能力和焦虑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距离:术后7 d t=0.25,P=0.962,术后28 d t=0.32,P=0.939。旷场中心区域活动时间:术后7 d t=1.16,P=0.439,术后28 d t=0.34,P=0.931)。术后7 d两小鼠空间记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P=0.101),而在术后28 d CCI小鼠空间记忆较Sham明显降低(t=2.93,P=0.011)。转录学测序发现两小鼠海马存在大量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RT-qPCR检测发现:与Sham小鼠海马组织比较,CCI小鼠海马组织中FMOD(t=8.07,P<0.001)、Bmp7(t=4.81,P=0.003)、PTGDS(t=4.07,P=0.007)、Aldh1a2(t=7.93,P<0.001)基因表达均降低。结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可出现空间记忆障碍,且小鼠海马组织转录学发生显著变化。

  • 标签: 慢性疼痛 记忆障碍 海马 转录组学测序
  • 简介: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古近系的两个沉积旋回发育了四套盐岩,分别位于沙河街第三段的第四亚段(S43)、第三亚段(S33)、第二亚段(S23)和沙河街的第一段(S1),主要分布在凹陷北部.每套盐岩又由若干个盐韵律组成,每一单韵律由盐岩和泥岩组成.两套等时对比标志层(深湖沉积)之间盐岩与砂泥岩存在着相变关系.盐岩是在深盆背景下干旱成因的,盐类物质来自地下深处上涌的卤水,卤水在凹陷中的分层作用是盐岩形成的主要方式,卤水上涌通道是基底大断裂系,其动力来源是岩浆活动.盐岩的阻隔作用使其对下部地层的温度、压力的变化均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加快盐岩下地层中的有机质成熟与演化.盐岩又是良好的盖层,且在高温、高压下盐岩呈塑性状态.勘探实践看出东濮凹陷的岩性油气藏与盐岩的沉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搞清盐岩的分布规律对东濮凹陷下步勘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河南 东濮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沉积旋回 盐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化表达及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化SP染色法检测CD117、CD34、DOG-1、vimentin、α-SMA、Desmin、S-100、NSE的表达,分析其免疫化特点。结果CD117、CD34、DOG-1、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1%、76.5%、97.1%、100%,多为弥漫强阳性,α-SMA、S-100、NS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5%、2.9%、20.6%,为局灶阳性或弱阳性,Desmin全部阴性。结论CD117、CD34、DOG-1可作为诊断GIST的一线抗体,联合应用vimentin、α-SMA、Desmin、S-100、NSE,可提高GIS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组织学特征 免疫组化
  • 简介:Mauddud(阿尔必阶一赛诺曼阶)广泛分布于阿拉伯盆地,包括伊拉克北部。在卡塔尔北部滨海地区与伊拉克东北地区,该主要由含圆粒虫灰岩组成(原地盆缘的厚壳蛤类沉积建造),露头与井下资料显示,它们发生了广泛的白云石化作用,但白云石化在结构与程度上有很大不同。侏罗纪一白垩纪的深海相沉积可能是伊位克北部Mauddud中的烃源岩,而Mauddud本身、NahrUmr的页岩和晚侏罗世的岩层则可能是阿位伯湾盆地南部地区的烃源岩。从该盆地的不同油田报道,Mauddud的孔隙度为10%-35%,渗透率为10-110md,其孔隙度取决于白云石化、断裂与溶蚀的综合作用。Mauddud作为一个主要的油气产层有两个含油区:北部含油区包括伊拉克的AinZalah,BaiHassan与Jambur油田;南部含油区包括伊拉克南部的Ratawi油田、科威特的Raudhatain、Sabriya和Aahra油田;巴林的巴林油田;阿曼的Fahud和Natih油田。Mauddud在伊拉克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卡塔尔和沙特的滨海地区具有很高的油气潜力。

  • 标签: 盆地 油气潜力 地层特征 烃源岩 沉积建造 海相沉积
  • 简介:碎屑组分记录了当时沉积演化过程,对物源具有明显的指示性。根据须家河砂砾岩碎屑成分、砂岩骨架颗粒及重矿物组合等时空演变的对比分析,认为:①川西北地区须家河大体以须三段为界,可以划分出两个演化阶段,须一一须二段为相对远源沉积,物源性质为古陆物源,从须三段开始,川西北地区表现为近源快速沉积特征,以大量的砾岩分布及高岩屑含量为特征,表明从须三开始,该区沉积环境和物源发生了巨大变革,物源性质为造山带物源;②碳酸盐岩砾分布在川西北大部分地区,而石英岩砾及燧石砾则局限分布在九龙山以北地区,表明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物源以龙门山北段为主,是该区沉积贡献的主体,来自盆地北缘的物源有少量贡献,但不足以影响沉积格局。

  • 标签: 物源 碎屑组分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川西北 四川盆地
  • 简介:上三叠统须家河二段是四川盆地重点勘探层系之一。通过200余口井资料分析,对比了不同类型砂体储集性能后认为:优质储层岩石类型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为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主要发育绿泥石胶结,具有低电阻、低伽玛、高声波的"二低一高"电性特征;沉积相和成岩相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微相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绿泥石胶结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结合测井和地震储层预测,明确了川中地区须二段优质储层为大面积叠置连片分布,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带。成果对川中地区须家河二段勘探整体部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须二段 优质储层
  • 简介:利用丰富的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将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发育的老第三系沙河街划分为3个层序7个体系域,并以体系域为单元描述西八千扇体的沉积体系类型、沉积作用特点、空间分布及其演化。在不同层序发育过程中,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有主次之分。沉积速率和构造沉降是湖泊水深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因素对层序Ⅱ的旋回性和特殊的沉积充填样式等起主导作用;在构造作用相对平稳的层序Ⅲ发育时期,气候因素的影响通过多个准层序叠加及湖平面频繁变化表现出来。

  • 标签: 辽河盆地 沙河街组 老第三系 沉积体系
  • 简介:二连盆地阿南凹陷下白垩统发育一套湖相致密油凝灰质混积岩岩性段,是近年来重要的勘探领域。通过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对这套混积岩岩性段的岩性、岩相和储集空间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该套混积岩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凝灰质岩,包括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和凝灰质泥岩,其中沉凝灰岩和凝灰质泥岩发育最为广泛;其岩相可划分为块状凝灰岩、块状沉凝灰岩、变形构造沉凝灰岩、块状凝灰质砂岩、波状层理凝灰质砂岩、块状凝灰质泥岩及水平层理凝灰质泥岩。块状凝灰岩岩相储集性能最好,储集空间为脱玻化孔,属于低—中孔、超低渗储层;变形构造沉凝灰岩岩相储集性能较好,以溶蚀孔和基质孔为主,属于特低孔、低—超低渗储层;块状沉凝灰岩岩相、块状凝灰质砂岩岩相和波状层理凝灰质砂岩岩相储集性能均较差,主要发育晶屑溶蚀孔和晶间孔,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

  • 标签: 混积岩 致密油 下白垩统 阿南凹陷 二连盆地
  • 简介:湖北随州薛家店地区灯影去白云石化特征及意义翟永红郭成贤(江汉石油学院,湖北荆沙434102)关键词去白云石化方解石储层灯影湖北随州去白云石化是一种白云石被方解石交代的成岩现象。目前,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但多侧重于实验室研究机理和条件的研究,如De...

  • 标签: 去白云石化 方解石 储层 灯影组 湖北随州
  • 简介:简单重复序列(SSR)广泛存在于基因中,是亲缘关系分析、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遗传标记之一。红豆树群体已处于濒危状态,且属无参基因,其近缘种开发的SSR引物亦很少,为满足红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本研究基于SLAF-seq(specific-locusamplifiedfragmentsequencing)技术对天然群体中典型红豆树进行简化测序,利用MISA软件对测序获得所有SLAF片段进行SSR位点搜索,并对SSR位点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利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进行引物批量设计。与日本晴水稻的测序数据相比,红豆树参考基因的双端比对效率为90.14%,酶切效率为92.37%,说明SLAF建库正常;测序Q30为92.32%,GC含量为37.17%,说明达到测序要求。本研究共获得6426462reads和592221个SLAF标签,其中16653个多态性SLAF标签,含有17868个SSR位点,平均每6.98kb就分布有1个SSR位点。不同核苷酸重复类型的基元类型数量及SSR位点数量间差异较大,除单核苷酸外,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数量较多,分别占总SSR位点的17.15%和15.02%,其中AT/TA和GAA/TTC基元重复数量最多,分别为1090个(43.1%)和349个(15.2%)。通过批量引物设计共得到2817对引物,以二、三核苷酸类型较多,两者所占比例高达94.8%。结果表明:SLAF-seq技术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红豆树(无参基因)SSR位点的开发,基于简化基因测序数据发掘的SSR位点能够为SSR分子标记开发提供信息,并有助于后续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分析等。

  • 标签: 红豆树 SLAF-seq SSR 分布 位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影像特征在鉴别肺癌结节与炎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肺部能谱CT扫描的96例肺癌结节和45例炎性结节患者的资料。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训练(肺癌结节64例,炎性结节30例)和验证(肺癌结节32例,炎性结节15例)。利用MaZda软件对训练动脉期和静脉期70 keV单能量图像进行影像特征提取。采用费希尔参数法(Fisher)、分类错误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法(POE+ACC)和相关信息测度法(MI)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筛选,得到3最优特征子集。然后用线性(LDA)和非线性判别分析法(NDA)对最优特征子集进行分析,计算其鉴别肺癌结节和炎性结节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精准率和F1分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预测模型,并对验证两种病变进行鉴别。使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的最优特征子集AUC的差异。结果在动脉期,MI-NDA法选择的最优特征子集鉴别训练肺癌结节和炎性结节的AUC最高,为0.888(95%可信区间0.806~0.943),其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87.5%和90.0%。MI-NDA法与Fisher-NDA、(POE+ACC)-NDA法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41,P=0.052;Z=1.683,P=0.092)。在静脉期,(POE+ACC)-NDA法选择的最优特征子集的AUC最高,为0.846(95%可信区间0.757~0.912),其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92.2%和76.7%。(POE+ACC)-NDA与MI-NDA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54,P=0.18),而与Fisher-NDA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3,P=0.015)。MI-NDA法选择的动脉期最优特征子集在训练和验证的AUC最高,分别为0.888(95%可信区间0.806~0.943)和0.871(95%可信区间0.741~0.951)。结论能谱CT影像学定量特征可用于鉴别肺癌结节与炎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肺肿瘤 诊断,鉴别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页岩气作为未来非常规石油发展的潜在接替领域,是一类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陆相页岩气层系具有沉积相变化频繁、粘土含量高和有机质成熟度低的特征制约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程度。因此对于陆相页岩气储层的描述也迫在眉睫。本文以普光地区千佛崖陆相页岩气层系为研究对象,基于钻井取心资料、扫描电镜、薄片以及低温氮气吸附和高压压汞等实验资料等对陆相页岩气层系的孔隙类型、孔喉结构等储层特征进行表征,取得以下认识:1)共识别出3类岩相:灰黑-黑色纹层状长英质页岩、灰黑色块状介壳泥岩及灰色薄层块状粉砂岩;2)孔隙类型以有机孔、无机孔和微裂缝为主;3)孔径以介孔和微孔为主,大孔次之。对陆相页岩气层系的水平段靶窗的优选和开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普光气田 千佛崖组 页岩气层系 储层特征
  • 简介: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储量丰富的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盆地内矿产资源广布,南部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及其它的金属矿藏,北部的煤、天然气、稀有金属等矿产极其丰富。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延长地层的烃源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岩芯、地化资料的综合分析,选取烃源岩与原油萜烷、甾烷、芳烃类生物标记化合物进行油源对比,研究长4+5、长6等油层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为该油田油气开发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鄂尔多斯 富县 烃源岩 地球化学
  • 简介:方程与不等式都是能够有效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们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中考必考内容.有的单独成题.以填空、选择或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有的与函数、图形等内容融合在一起综合考查.

  • 标签: 不等式(组) 方程(组) 初中数学 数学模型 现实世界 综合考查
  • 简介:一、方程()方程与方程的知识贯穿于初中数学内容的始终,它与实数运算、代数式变形、函数等有关内容紧密相关,因此方程与方程知识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方程与方程知识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解法以及列方程或方程解应用题.

  • 标签: 方程(组) 不等式(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内容
  • 简介: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及岩心观察、测井、录井与试油等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区块延长生储盖组合及油气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长7油层底部张家滩页岩为主力烃源岩,以长8—长6油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重力流砂体为储层,以长9—长4+5油层间隔发育的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及页岩为盖层,构成了4套生储盖组合:长7生-长9_1储-长9上部盖(Ⅰ)、长7生-长8_1储-长7盖(Ⅱ)、长7生-长7_2储-长7上部盖(Ⅲ)和长7生-长6_3储-长6_(1+2)—长4+5盖(Ⅵ)。根据源-储配置关系及生储盖层叠置样式将生储盖组合划分为连续型(Ⅱ和Ⅲ)和间断型(Ⅰ和Ⅵ)共2类4套,其中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张家滩页岩与有利储层展布和断层-裂缝系统发育程度;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油源断裂、源-储距离和有利储层展布。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充注与保存条件均较好,比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程度更高。

  • 标签: 生储盖组合 连续型成藏组合 间断型成藏组合 富集特征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