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NIDA)的发生状况,分析其发病因素,探讨治疗方案。方法:科学筛查病例,对轻度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饮食疗法,对中、重度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铁剂补充以及配合合理膳食疗法,进行临床跟踪随访。结果:96例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经调整饮食及铁剂补充治疗,治愈率100%。结论: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要首先去除病因,以口服铁剂为主,配合合理喂养及加强护理,能够改善患儿贫血状况,减少贫血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原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小儿NIDA(营养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指导和护理措施。方法 基于回顾性分析法下,纳入34例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收治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为观察对象;对入组所有患儿实施饮食指导及生活护理、感染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入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入组34例护理期间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5.88%;对比护理前,入组34例患儿护理后SF、HGB、FER显著升高;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小儿NID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饮食指导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保健门诊对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NID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儿童保健门诊系统中管理的180例婴幼儿,按照年龄段不同分为观察组(1.5~2.5岁婴幼儿)以及对照组(6个月~1.5岁婴幼儿)。对全部患儿抽血化验,对比两组贫血患病情况、严重程度,分析贫血原因。结果:观察组NIDA 的患病率50.00%对于对照组65.00%(P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营养吸吮对早产儿全胃肠营养功能恢复的影响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例。治疗组出生后尽早肠内喂养,同时辅以非营养吸吮,每次1-3min,每天6次,所有早产儿根据体重计算胃肠外营养补充的数量。对照组尽早肠内喂养,仅静滴葡萄糖以维持机体水及电解质平衡,观察平均每日体重状况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治疗组10例体重均增加,对照组仅6例体重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非营养吸吮有利于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完善和体重增长,有效缩短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的时间,能促进生长发育,值得在早产儿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早产儿 胃肠营养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营养贫血的发病特点及其预防、膳食调理原则,以减少营养贫血的发病率,为营养贫血的患儿提供有效的膳食原则,以更快的纠正贫血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间的164例营养贫血患儿,分析其发病特点,又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2例,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除过药物治疗外还加以预防、膳食调理等,对照组只依靠药物治疗,随访三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讨论小儿营养贫血的分类、病因等。结果随访15天、随访1月、随访2月、随访3月时实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9%、91.4%、96.3%、98.8%,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1.2%、58.5%、65.8%、74.4%,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营养贫血的患儿在了解其发病特点以后,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药物治疗和预防、膳食同时进行,不能只依靠药物改善贫血状况,小儿营养贫血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一般轻度贫血婴幼儿可不用药物治疗,通过改善饮食,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即可纠正。

  • 标签: 小儿营养性贫血 发病特点 预防 膳食调理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饮食指导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营养缺铁贫血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儿科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选取的20例小儿营养缺铁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10)与实验组(n=10),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将实行饮食指导以及对对症护理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比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以及总有效率。结果经对症护理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护理满意度评分(98.25±5.23)分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40.00%、护理满意度评分(72.35±5.11)分,P<0.05且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结论将饮食指导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营养缺铁贫血患儿中疗效显著,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 饮食指导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82例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营养缺铁性贫血住院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生活、饮食、用药、心理和预防感染护理的同时,给予患儿及其家属健康教育。结果护理组所选37例患儿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6个月-6岁>110g/L,6-13岁>120g/L),4例好转。对照组所选30例患儿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8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加强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护理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所辖部分学龄在2.5~6.5周岁儿童营养缺铁性贫血情况,分析贫血原因,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学生批量健康体检活动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接受体检的辖区4980名儿童中有522名贫血,贫血患病率达10.5%,其中轻度贫血516名,占贫血人数的98.9%,中度贫血6人,占贫血人数的1.2%,无重度、极重度贫血。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儿童营养缺铁性贫血致病因素与相对的防治途径。结论提高家长对贫血的认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培养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合理平衡膳食,保障处于易发年龄段儿童的饮食结构及营养摄取平衡性,从而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水平。

  • 标签: 儿童 贫血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原地区202例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调查分析方法对我地区2013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患者2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患儿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结果在出现了缺铁性贫血的小儿202例当中,所有的患儿均是出现了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由于营养不良导致贫血的原因是100%。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原因调查结果表示,患儿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生主要原因。讨论饮食结构的单一,是导致在高原地区出现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最主要的病因。

  • 标签: 高原地区2 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调查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铁剂治疗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IDA患儿2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6例,对照组132例,两组患儿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口服二维亚铁颗粒(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组给予元素铁1-2㎎∕㎏.次,每周一次。对照组给予元素铁2-6㎎∕㎏.日,餐间服用,每日2-3次。疗程为血红蛋白(Hb)正常后继续补铁2个月,共约2-3月。结果两组患儿Hb值在2周后和4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在治疗2周后均有发生,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发生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4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数均在增加,但对照组增加更明显,两组在发生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周1次补铁治疗小儿IDA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减轻,同时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增强了患儿服药的依从性,易于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IDA 小儿 补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到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婴幼儿共430名,其中男240名,女190名。其中6个月~1岁共250名,1~2岁共180名。对选择的上述婴幼儿进行系统管理,对上述儿童进行监控体检和血液检查。结果6个月~1岁贫血检出率显著高于1岁~2岁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男婴贫血检出率与同年龄段女婴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2岁男婴贫血检出率与同年龄段女婴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男婴贫血检出率显著高于1岁~2岁男婴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女婴贫血检出率显著高于1岁~2岁女婴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显著低于不及时添加辅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时期特别是6个月~1岁的婴幼儿容易发生营养缺铁性贫血,做好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工作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儿童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综合探讨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以及婴幼儿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中心自2012年—2013年间儿童保健门诊中的15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定期血常规检查,同时观察婴幼儿贫血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现5个月—1岁的儿童贫血发生率远远高于1—2岁的婴幼儿,结果发现150例婴幼儿中有115例婴幼儿患有贫血,其中5个月—1岁的婴幼儿占95例,1岁—2岁患儿20例。经过调查分析属于人工喂养、育儿指导不正确、流动人口、以及为婴幼儿添加辅食延迟都是产生贫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经治疗后,115例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在4周后恢复正常。结论家属要定期对婴幼儿进行合理检查,及时掌握婴幼儿的身体情况,以便尽早发现病情尽早治疗。同时应从饮食基础入手,加强对婴幼儿的喂养指导和保健宣传。

  • 标签: 儿童门诊 婴幼儿 营养缺失 贫血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非营养吸吮在需要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早产儿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需要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观察组进行非营养吸吮,对照组不进行非营养吸吮。比较两组患儿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增长速度、住院时间、喂养耐受性、机械通气并发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P〈0.01),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体重增长快(P〈0.05);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中采用非营养吸吮可加快其生长发育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并能提高喂养耐受性,而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没有上升。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机械通气 生长发育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现阶段所进行的非营养吸吮,其实是指对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早产儿,运用胃管喂养时给予吸吮无孔橡皮奶头。早产儿由于其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因此肠胃功能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这是运用无孔橡皮奶头进行非营养吸吮能帮助早产儿胃肠道激素增高,从而增强早产儿的消化能力。基于此笔者对非营养吸吮在改善早产儿喂养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本院2018年1月-10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72例需要胃管喂食的早产儿进行观察,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非营养吸吮进行干预,刺激早产儿胃肠道生长发育的成熟,以此来获取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改善早产儿 喂养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到本院儿童健康保健门诊来健康查体的82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对其分组,常规组为混合喂养的42例婴幼儿,研究组为母乳喂养的41例婴幼儿,对全部观察对象进行收治末梢血的采集,对血常规的检查结果进行判定,再统计分析两组婴幼儿NIDA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NIDA的发生率为4.76%,显然要低于常规组的16.67%,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同喂养方式对NIDA的影响必须更加注意,大力倡导临床母乳喂养,对于肉类、蛋类等含铁的辅食要及时为婴幼儿添加,让婴幼儿不仅身体抵抗力增强了,其身体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提高。发生。

  • 标签: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现阶段所进行的非营养吸吮,其实是指对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早产儿,运用胃管喂养时给予吸吮无孔橡皮奶头。早产儿由于其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因此肠胃功能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这是运用无孔橡皮奶头进行非营养吸吮能帮助早产儿胃肠道激素增高,从而增强早产儿的消化能力。基于此笔者对非营养吸吮在改善早产儿喂养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本院2018年1月-10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72例需要胃管喂食的早产儿进行观察,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非营养吸吮进行干预,刺激早产儿胃肠道生长发育的成熟,以此来获取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改善早产儿 喂养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干预方法用于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中的效果。方法:营养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数量为115例,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观察母乳喂养、奶粉喂养及双混合喂养方式下营养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0.5-1岁、1-2岁、2-3岁营养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结果:母乳喂养方式营养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低于奶粉喂养和双混合喂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1岁营养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高于1-2岁和2-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儿童保健干预用于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疾病干预中,对降低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具有重要作用,贫血状态改善效果好,建议在临床上大力使用。

  • 标签: 保健干预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