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矫形器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脑瘫患者,根据康复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矫形器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93.3%,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8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Ahsworht分级、背屈角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矫形器可减轻轻中度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胫前后肌群疲劳度,但对于重度痉挛患儿的效用相反。

  • 标签: 踝足矫形器 小儿脑瘫 康复
  • 简介:观察配戴矫形器(AFO)的脑瘫患儿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效果,根据患儿异常姿势和运动障碍选择适宜的运动训练方法。指导家长正确配戴AFO方法和步骤,并定期检查和运动评估,以了解使用效果及病情变化,为更换适宜的矫形器提供依据。本组患儿经过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后,83例患者中58%现已完全脱掉支具,畸形肢体已逐渐改善;42%的患者仍在继续穿戴。

  • 标签: 脑性瘫痪/复康 脑性瘫痪/护理 踝足矫形器
  • 作者: 1冉平 2罗亚【通讯】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9
  • 出处:《中西医结合护理》2023年14期
  • 机构:1重庆红岭医院  外二科  重庆  40001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部闭合性骨折术前消肿中应用改良型冰袋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患者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进行部闭合性骨折治疗的36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应用传统冰袋冰敷,观察组患者18例,应用改良型冰袋,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以及患肢的局部降温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患肢基础温度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患肢温度对比观察组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患肢肿胀情况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患肢的肿胀问题有明显缓解。结论 在部闭合性骨折术前消肿中应用改良型冰袋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患处肿胀情况,能快速降低患者的患肢局部区域温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型冰袋 足踝部闭合性骨折 术前消肿
  • 作者: 1冉平 2罗亚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29
  • 机构:1重庆红岭医院  外二科  重庆  400010 2重庆红岭医院  ICU  重庆  40001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部闭合性骨折术前消肿中应用改良型冰袋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患者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进行部闭合性骨折治疗的36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应用传统冰袋冰敷,观察组患者18例,应用改良型冰袋,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以及患肢的局部降温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患肢基础温度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患肢温度对比观察组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患肢肿胀情况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患肢的肿胀问题有明显缓解。结论 在部闭合性骨折术前消肿中应用改良型冰袋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患处肿胀情况,能快速降低患者的患肢局部区域温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型冰袋 足踝部闭合性骨折 术前消肿
  • 简介:目的探讨部定量活动仪辅助泵运动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及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在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脊柱、骨盆、髋关节及下肢手术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骨科常规护理及泵运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足部定量活动仪辅助进行泵运动,比较2组患者手术当天麻醉清醒后、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运动后疼痛评分、股静脉血流速度及峰速度。结果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52,P<0.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533,P<0.001)。组间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073,P=0.436)。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股静脉血流速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27,P<0.001),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759,P<0.001)。组间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043,P=0.958)。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69,P<0.001),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458,P<0.001)。组间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048,P=0.277)。结论部定量活动仪辅助骨科术后患者进行泵运动,能减轻患者运动后疼痛,加快股静脉血回流速度。

  • 标签: 足踝部定量活动仪 踝泵运动 疼痛评分 股静脉 血流速度 峰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个性化护理应用在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外上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1年8月接诊且行外上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的40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20例,提供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纳入20例,加用个性化护理),评价组间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AOFAS更高,且并发症更少,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 足踝部 皮肤软组织缺损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的肱指数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入住我院并已经确诊的4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91例为非糖尿病组,47例为糖尿病组,所有的患者都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资料、肱指数的检查,对两组的临床检查资料和不同肱指数组的糖尿病患者数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肱指数与患者病程、收缩压、糖尿病肾病发生率、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呈负相关(P均<0.01);不同的肱指数和糖尿病组的患病率比较,肱指数和糖尿病组的患病率类似“U”型分布,肱指数>1.31组中糖尿病组的患者发病率为18.1%;0.9<肱指数≤1.3组的发病率为26.0%;0.7<肱指数≤0.9组的发病率为32.5%;0.5<肱指数≤0.7组的发病率为47.6%;而肱指数≤0.5组中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达到64.29%,各组患病率进行比较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肱指数和糖尿病呈负相关,肱指数减低或是出现异常的升高能对早期糖尿病的发生进行预测,对肱指数异常的糖尿病高危患者要采用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矫形器对中风患者平衡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矫形器治疗,共治疗 8周。采用 BBS评分、胫骨前肌及腓肠肌 iEMG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 BBS评分、胫骨前肌及腓肠肌 iEMG均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0.05)。结论 矫形器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平衡功能,促进腓肠肌及胫骨前肌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踝足矫形器 中风 平衡功能 表面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生物应力刺激的方法防治部损伤后制动引起局部废用性骨质疏松。方法选择部骨折、韧带损伤,需外固定或限制活动4~12周以上的患者,分为治疗组(生物应力刺激组)、对照组(无生物应力刺激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两组患者伤后不同时期患肢跟骨骨密度数据变化,来与自身对比,算出降幅,对比两组病例平均降幅,评价该方法对制动后骨质疏松的防止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伤后/术后3天、伤后/术后2个月骨密度值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伤后/术后3个月骨密度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采用生物应力刺激的方法防治部损伤后制动的骨密度值在伤后/术后3个月效果明显。

  • 标签: 生物应力 踝部损伤 骨质疏松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部骨折患者通过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部骨折患者,共计80例,按照双盲法对患者随机分组,设定其中40例接受金属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余40例接受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组好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部骨折患者通过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足部功能更好的恢复,还可以有效斌面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问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足踝部骨折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外伤后足周围软组织缺损16例.结果16例中1例远端皮瓣坏死,其余均Ⅰ期愈合.随访2个月~2年,皮瓣无溃疡,外观可以接受.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足踝周围 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部皮肤缺损12例。结果11例皮瓣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皮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皮瓣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部皮肤缺损。方法根据部受区的大小、部位确定旋转点的位置,以隐神经伴行的大隐静脉体表投影为轴线,根据受区面积设计逆行岛状皮瓣。结果临床应用18例,修复小腿部皮肤缺损,皮瓣完全成活。皮瓣面积最大6cm×9cm。经3~18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根据隐神经伴行血管的解剖与皮肤血供的特点,设计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部创面修复提供了一种可靠、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足内踝部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部皮肤缺损12例。结果11例皮瓣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皮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皮瓣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矫形器方法进行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部骨折患者,用抛币法完成分组,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和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收获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比组相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住院时间更短,数据差异明显,P<0.05。术后3个月时对比AOFAS评分研究组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同时为患者获得满意康复效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 标签: 足踝部骨折 快速康复护理 并发症 AOFAS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踝关节镜技术治疗常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8例运动性踝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踝关节镜技术治疗),每组3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cguire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肿胀现象消失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踝关节镜治疗运动性踝关节炎可有效提高踝关节的运动功能,减少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踝关节镜技术 运动性踝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护理措施对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治疗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比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增加预防护理内容,对两组静脉血栓栓塞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管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静脉血栓栓塞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其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股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手术患者应用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且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股静脉血流速度均有较大幅提高。

  • 标签: 足踝手术 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股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应用。方法:回顾本院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治疗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n=15)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n=15)采用踝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踝关节功能、踝关节疼痛的改善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结果:手术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手术后观察组对关节疼痛的缓解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手术后观察组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通过采取踝关节融合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