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总结安眠药物中毒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4例安眠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除常规西医治疗外,充分运用中医治疗,前期闭证予以开窍醒脑,后期脱证予以回阳固脱,84例患者中83例抢救成功,1例因重度中毒,年龄较大且就诊时间晚,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安眠药中毒,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安眠药中毒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特点来探讨不同种类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异同,评价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对100例健康者和124例脑梗死患者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并观察东菱克栓酶对不同种类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作用.结果脑梗死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和纤维蛋白原均增高,且主干支组高于深穿支组(P<0.05),血小板聚集性也明显增高,但后者高于前者(P<0.05).东菱克栓酶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性、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后1周和1月,治疗组中主干支组、深穿支组的神经功能恢复均较对照组中的主干支组、深穿支组好(P<0.01).结论脑叶大梗死和脑深部小梗死在发病机制上有所不同.东菱克栓酶治疗上述两类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脑梗死 东菱克栓酶 药物治疗 纤维蛋白原
  • 简介:目的:讨论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应用药物结合心理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4±8)岁,对照组中男31列,女19例,平均年龄(53±7)岁。观察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方面的权威专家与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人员一同商定心理干预计划,进行1次/d,连续连续进行5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PSQI评分情况、患者的疗效评价,即睡眠障碍症状消失、睡眠时间延长、睡眠障碍症状无改变,还有2组患者的睡眠结构包括非快眼动相(NREM)的S1~S4期以及快动眼相(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结果:对照组的PSQI评分情况为85.32分,观察组的评分为10.97分,患者的睡眠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观察组的疗效评价为总有效率48%,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96%,在睡眠结构上,NREM和REM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效果显著,而且还可以修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 药物结合心理疗法 疗效
  • 简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年发病率为9/10万1],占所有脑卒中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SAH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瘤破裂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3,4C]VS)是导致SAH患者死亡、严重残疾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验证卡马西平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前瞻性观察近5年以来住本院以后服用卡马西平治疗的男性患者,共60例。结果卡马西平对癫瘸和情感障碍的疗效是确切的,并对情感障碍的复发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对偏头痛、室早、冲动、攻击行为有一定的疗效,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疗效不明显。本研究未遇到尿崩症患者,疗效未得到验证。结论卡马西平的作用广泛,疗效肯定,但是使用过程中除出现一般副反应以外偶尔出现严重的致命性的副反应,需要慎重使用。

  • 标签: 卡马西平 疗效 副反应 迟发性运动障碍 男性患者 情感障碍
  • 简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主办的'2017睡眠科学与技术国际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将于2017年10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论坛期间将同时举办'中国注册多导睡眠技师师资高级培训班'。本次'论坛'将聚焦睡眠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主要针对睡眠健康与公共卫生政策、职业安全、睡眠科学普及工作、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功能食品、音乐、美术、冥想、生物反馈、自然疗法、吸入气体、磁疗、电疗、以及光学干预等医疗保健领域的内容)、睡眠环境科学(包括地理环境如极地、高原、潜水、航海、航天与航空,功能寝具,智能卧室等)、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技术(包括可穿戴监测设备等)以及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居家耐

  • 标签: 中国老年学 国际高峰论坛 学会睡眠
  • 简介:目的:观察并总结肝郁气型失眠多导睡眠图特点,总结肝郁气滞型药物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多导睡眠图中各个分期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的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观察1组采用疏肝解郁、清心安神药物,观察2组采用疏肝解郁、清心安神药物配合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检测多导睡眠图特点,并对3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2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总分较观察1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觉醒次数、REM时间、S1期及所占百分比、S3期及所占百分比方面,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为90%,在临床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80%)。结论:肝郁气滞型失眠在多导睡眠监测中具有睡眠潜伏期时间长,总睡眠时间少,睡眠效率低,觉醒次数增多,清醒时间延长,睡眠周期少的特点。PSG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参数可以作为肝郁气滞型失眠的量化指标,疏肝解郁、清心安神药物配合穴位帖敷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肝郁气滞 失眠 多导睡眠图
  • 简介:众多研究显示双相障碍的治疗趋向采用心境稳定剂(锂盐和丙戊酸钠)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奥氯平、硫平、齐拉西酮)治疗.可增加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本文就心境稳定剂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 标签: 心境稳定剂 新型抗特神病药物 双相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狭窄的血压变化规律,以及其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2009年9月至2014年2月收治老年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62例(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24h动态血压检查;比较两组24h动态血压、血压节律,以及观察组不同血压节律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观察组24h平均收缩压、24h脉压差、白天脉压差、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脉压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杓型节律比例(78.3%,48/62)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1/58;P〈0.05);观察组非杓型节律的脑卒中发生率(57.4%,27/48)明显高于杓型节律(23.1%,3/14;P〈0.05)。结论老年颈内动脉狭窄昼夜血压的非杓型节律比例升高,而对应的脑卒中发生率也增高。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老年人 血压 脑卒中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额颞痴呆、路易体痴呆和Creutzfeldt-Jakob病是变性痴呆中最常见的4种类型,多于老年前期发病.本文对它们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和临床特征以及分类诊断进展作一综述,着重阐述它们共同的病理学改变-异常蛋白沉积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 标签: 老年前期 痴呆综合征 分类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老年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后6个月,按GOS标准来评定治疗效果,恢复良好13例,中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老年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原因与年龄、基础疾病、脑疝、脑血管损伤程度等密切相关。稳定基础疾病、迅速解除脑疝、积极治疗原发伤、维持正常血容量、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早期多次释放脑脊液,对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外伤性脑梗死 老年患者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本文介绍了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的相关概念,从照顾者、被照顾者等角度出发,分析了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指出解决老年患者照顾问题应提倡社会、家庭、医护人员等多主体参与,发掘更多的养老资源,缓解照顾负担。

  • 标签: 老年患者 家庭照顾者 照顾负担 影响因素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发病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事件)及临床分析.方法对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分的42例老年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抑郁与生活事件,尤其是与家庭生活事件有关.结论心理社会因素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高危因素.老年抑郁症患者除了给抗抑郁剂治疗外,还需重视躯体疾病的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 抑郁症 生活事件
  • 简介:【项目简介】本项目是加拿大枫叶呼吸集团(MapleRespiratoryGroup,MRG)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及美国多导睡眠撞娅委虽会(BRPT)教育大纲和教学要求开发的睡眠技术教育课程,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CAGSS)指导并组织实施,是国内目前唯一拥有BRPT认证的系统课程,是中国注册多导睡眠技师(ChineseRegisteredPolysomnographicTechnologist,CRPT)教育的一部分。

  • 标签: 医学学会 老年学 睡眠 培训项目 中国 技师
  • 简介: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伽玛刀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例服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PD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并进行了3~5年的随访.结果失访2例,其余18例中显效3例;进步6例;无效9例,远期总有效率50%.结论对于药效不佳的PD患者可考虑伽玛刀治疗,宜注意选择好适应证及有效靶点;术中磁共振成像仅能做到靶点的解剖学定位,不能克服个体解剖差异达到生理学或功能学的定位,这可能是伽玛刀治疗PD疗效欠佳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帕金森病 伽玛刀 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评价脑力隆在偏头痛治疗中对脑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与治疗效果关系.方法将83例偏头痛患者,分为脑力隆治疗组42例,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41例.治疗前后观察TCD、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并对头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MCA、PCA、ICA血流速度均较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的MCA、PCA、IC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力隆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治疗偏头痛中疗效更显著,这可能与其对血液粘度的明显改善有关.

  • 标签: 偏头痛 脑力隆 经颅多普勒 血液流变学 神经内科
  • 简介:目的分析颅咽管瘤治疗效果,并探讨治疗方案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从1997年1月至2004年2月间治疗184例颅咽管瘤患者,分单纯手术切除、手术+放射外科治疗、非手术治疗三组,分析三组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各治疗方案具有相应的并发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并发症以下丘脑损害后症状复杂,发生率63.59%;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53.26%;术后视力减弱或视野缺损加重的有11.41%,其他还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鼻漏、暂时性偏瘫、缄默性失语、创伤性动脉瘤、癫痫等.平均随访4.36年,16例失访,总体死亡率13.04%.三组治疗效果具有差异,以一次性手术全切除最佳,手术不完全切除结合放疗次之,非手术组疗效最差.总体复发率23.91%,非手术治疗组复发率最高,达33.85%(22/65),手术切除组最低,为16.22%(12/74).结论三种治疗方案远期效果以手术切除组效果最佳.颅咽管瘤是富于挑战性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易复发,必要时可结合多种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

  • 标签: 颅咽管瘤 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 保守治疗 疗效
  • 简介:我院自1982年来,用脑立体定向术治疗药物难治的顽固性癫痢682例;术后平均随访5年3个月,有效398例(58.4%),无效284例(41.6%)。现对影响癫痢脑立体定向术疗效的可能因素进行探讨。

  • 标签: 顽固性癫痫 立体定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