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龚璛是元代书法家中较有影响的一位,但由于迹存世不多,且较为散乱,故长期被研究者所忽视。本文从墨迹、刻帖两个方面对龚璛传世迹做出较为全面的整理,并对其人未能在史上留下位置的原因试作分析。

  • 标签: 元代 书法家 龚璛 墨迹 刻帖
  • 简介:时尚新风是一个时代进步的象征。20世纪的中国书坛,“三秦风”真可谓占尽了鳌头。30-40年代,于右任创立的“标准草书”,风靡全国;80-90年代,刘自椟研究的大篆书体,蜚声海外;其间,又有王世镗的章草,张寒杉的小篆,卫俊秀的行草,邱星的钟鼎文……都给这一时期的中国

  • 标签: “三秦书风” 陕西 书法家 书法艺术 书法创作 地方文化
  • 简介:近些年来,我比较注重阅读一些古代书论,阅读的同时也细细观其书家书作,锻炼提高自己的眼力。在阅读整理中,我不时感叹历朝历代书坛群星璀灿,艺术奇葩竞呈异彩,读后令人不忍释手。在这条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之旁,作为一名后学者,舀其一瓢,足以终身受用。

  • 标签: 中国书法艺术 阅读 书论
  • 简介:与画在《章安杂说》中,也记载了赵之谦对关于书法、绘画关系问题之体系性认识:“画之道本于,不工而求工画,如小儿未离乳先哺以饭,虽不皆受病,而瘠与弱必不免矣。古书家能画则必工,画家不能必有市气。”文人画的兴起和成熟晚于书法,历史上文人画的高手,或许书名为画名所掩,但可谓无一不工

  • 标签: 赵之谦 体系性 沈曾植 中国画创作 扬州八怪 艺术理念
  • 简介:“巴山苍苍,蜀水茫茫。人才济济,故事洋洋。”这是自号“西南说书俑”的青年四川评书青年演员袁国虎的评书《书生“说书”》的开篇词。看了这篇词,听了这段,忍不住想说说这个人,有意无意地,这几句话倒也正好吻合我对国虎的“书生”印象。此“书生”非彼书生,在我的眼里,国虎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一个把评书捧在手里、化入嘴里、爱到心里的了得后生。

  • 标签: 意气 青年演员 评书 说书
  • 简介:一九八九、一九九○二年间,最值得我为之怀念与留恋的是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大专班一批有抱负的青年朋友的交往了。这个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生活区域与书学环境有别,个性特色浓厚自不须说,他们那种克服各种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困难,发奋进取的精神颇感动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我有这样一种直觉,这个班今后在书坛上出几个人恐怕是不会有问题的。陈中浙与全国第四届中青展获奖作者陈峰是南艺书法大专班的同班同学,因都来自浙江,又是同姓,况且才情亦大致相当,故在班上被大家号之为‘浙江二陈’。去年中浙又在全国第五届中青展上获优秀奖,高兴之余,更激起我久别后的想念之情。

  • 标签: 生活区域 同班同学 获奖作者 书学 个性特色 大专班
  • 简介:朱长文是北朱著名书法理论家,其所著《续断》是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本文对朱长文的家世生平、交游、著述、书法等方面史料进行了爬梳整理;对《续断》的成书时间、版本流传、内容体例给予了考辨论证。

  • 标签: 朱长文 《续书断》
  • 简介:走进一个书法家及其艺术领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书法是一门至高无上的艺术,是书法家用线条创造的富有个性的另一个世界。它演绎着书法家丰富多彩的心理结构,传达着书法家所有的心灵倾拆。在当代书坛,泥沙俱下,要认识一位真正的书法家并把握其作品的文化内涵,甚至说出其要表达的美学思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历险。

  • 标签: 书法家 另一个世界 心理结构 文化内涵 美学思想 艺术
  • 简介:古人论及学之道曰:学临帖,取法乎上。临摹有成就的前人他人书法作品,是每个有志于书法艺术人士必不可缺的“课目”,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方法途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悟化的过程。随着临过程的不断深入,临习者的书法功力、眼光、审美能力以及创作水平等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然而,临

  • 标签: 临习 对比分析 书法创作 书法艺术 方法途径 途径和方法
  • 简介:  编者按:书法经过了新时期近30年的发展,经历了复兴阶段的繁华与躁动、发展阶段的喧闹与沉静,到今天,渐渐走向成熟.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度介入以及网络传媒的兴起,对于传统中经典的认识,我们已经更加趋于深入和个性化.书坛格局也打破了百年来碑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代之的是一种宽松的审美环境和多元的思维模式.近年来,二王风再度引起人们的反思和关注.从某一方面说,二王风经过沈尹默、白蕉等的薪火相传,到今天基本呈燎原之势.综观中国书法史,每次帖学的崛起,必然造就一批书家,所以,我们对书法的明天充满期待.……

  • 标签: 书风 王书
  • 简介:碑学至清代的兴起,乃是书法发展之必然,虽然说碑学的绝对建构始于清中叶的阮元《北碑南帖论》的理论倡导,但作为一种观念结构在明末清初已经萌芽。顾炎武在《金石文字记》中对《后魏中岳庙碑》是这样称赞的:"然字体近拙而多古意。"

  • 标签: 扬州画派 碑学 书风 书法发展 明末清初 观念结构
  • 简介:通过各种文献论述书法中的“势”。

  • 标签: 审美 “势”
  • 简介:《韭花帖》,是五代时杰出书法家杨凝式的传世翰墨。法书上追“二王”兼师欧、颜、纵逸雄杰。楷法略带行体、欹侧取势,萧散有致,一变唐法。至宋朝黄庭坚鉴赏后,还特地撰诗以赞:“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凤子,下笔便到乌丝阑。”《韭花帖》如此盛名,历来为世人器重。且自打宋、元、明、清以来各朝,皇家皆将其深藏于大内,载人簿册,作为御览墨宝。

  • 标签: 杨凝式 黄庭坚 书法家 取势 博士 鉴赏
  • 简介:广西黎塘华夏艺院成立于2002年7月,由广西书法家学会会员、北京燕京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艺术委员会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规范化汉字书写委员会会员谭炳华任院长兼书法教师。

  • 标签: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 书艺 华夏 传承 文化研究 中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