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直肠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15%~25%的直肠患者在确诊时即出现肝转移,而且发生肝转移的患者预后一般较差,因此研究直肠转移的机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直肠转移信号通路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对直肠转移患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新思路。

  • 标签:
  • 简介:直肠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辅助化疗的效果差强人意,超过50%的患者病程中会出现肝转移.手术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术后5年生存率在50%以上,但是仅小部分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新辅助治疗的应用降低肿瘤分期,提高直肠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率,展现出较大临床应用价值,但其对生存获益,目前尚无统一结论.本文就直肠转移新辅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 新辅助治疗
  • 简介:直肠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肝脏,有报道临床确诊为直肠时,已有20%~40%发生了肝转移[1]。一般认为直肠较少转移到肝硬化的肝脏。我们统计本院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直肠患者338例,发现肝硬化患者并不多,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与阴性者相比,前者肝转移率较低。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瘤 乙肝病毒感染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122与直肠术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186例直肠术后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12例,女74例;年龄33~76岁,中位年龄52岁;左半结肠癌43例,右半结肠癌79例,直肠64例。采用qRT-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22的相对表达量。两组miR-122相对表达量比较采用t检验。miR-122表达与术后肝转移时间关系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直肠组织miR-122平均相对表达量为1.28±0.1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83±0.09(t=124.00,P<0.05)。癌组织miR-122相对表达量与直肠术后肝转移患者肿瘤直径、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相关(t=-7.17,4.16,-8.69;P<0.05)。直肠术后肝转移时间为(23±9)个月。癌组织miR-122相对表达量与直肠术后肝转移时间成负相关(r=-0.67,P<0.05)。结论直肠组织miR-122高表达。miR-122表达量与术后肝转移时间成负相关,其表达量越高肝转移越早。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微RNAs
  • 简介:摘要我国直肠发病率和死亡率位于恶性肿瘤前五位。卵巢转移作为女性直肠肿瘤患者相对少见的转移部位,其症状隐匿、进展迅速,对于常规化疗敏感性欠佳,临床治疗选择存在争议。因此,在中国医师协会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制定《中国直肠卵巢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以规范直肠卵巢转移患者的诊疗流程,从而提高我国直肠肿瘤的整体诊治水平,延长直肠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卵巢转移 多学科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直肠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部分常规病理检查认为“无肿瘤转移”的直肠根治术后患者仍因转移而死亡,这表明有肿瘤微转移的存在。而淋巴结微转移则是直肠转移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准确地检测并判断肿瘤微转移的情况对直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针对直肠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作者对其检测方法和标志物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微转移 检测方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直肠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肿瘤外科手术的发展,腹腔镜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等微创技术和侧方淋巴结清扫、联合脏器切除等个体化手术技术的进步,传统手术相关病死率降低。新辅助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改善患者生存。辅助治疗的优化,缩短了治疗周期,降低治疗风险及减少不良反应。新辅助免疫治疗成为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直肠治疗新标准,但对大部分无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稳定型直肠表现不佳,还需突破直肠基因表型的限制。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应筛选出更多能预测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研发新的联合治疗方案,使直肠治疗更加个体化和精确化,最终让更多患者获益。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综合治疗 手术 新辅助化疗 化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直肠术前治疗分为初始可切除的新辅助治疗和初始不可切除的转化治疗。在局部进展期直肠中,新辅助放化疗或放疗基础上,增加同步化疗强度,或将术后辅助化疗提至术前,或联合免疫治疗,可增加病理学降期,有助于器官保留,改善患者生存。在局部进展期结肠癌中,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效果。在可切除直肠转移患者中,推荐合并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是否联合靶向治疗仍存在争议。而在初始不可切除直肠转移患者中,分子分型指导下,选择化疗,尤其是三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有望获得更高的客观反应率和转化切除率,从而接受转化手术切除,改善长期生存。此外,针对错配修复缺陷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转移直肠患者,程序死亡[蛋白]-1单克隆抗体治疗和(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单克隆抗体已成为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新辅助治疗 全程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转化治疗
  • 简介:直肠以综合治疗为主,化疗是其中主要手段之一,合理有效的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卡培他滨(CAP)草酸铂(L—OHP)伊立替康(CPT-11)及分子靶向药物贝伐单抗(BV)西妥昔单抗(C225)的应用,突破了以5-FUN主的传统化疗模式,并取得显著的疗效。

  • 标签: 大肠肿瘤 氟尿嘧啶 卡培他滨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分子靶向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陈女士多年来排便习惯一直很好,基本上是每天一次,可近段时间有所改变,每天四五次,而且大便带血,还有腹痛,半年来人消瘦了很多。因陈女士的母亲三年前患大肠癌去世,陈女士很担心自己也惠了大肠癌,于是来到医院肛肠科就诊。医生建议她先做肠镜。报告出来一看,“结肠肿瘤”!这几个字把陈女士吓住了。其实,陈女士不必过于紧张,早期结肠癌是容易治愈的。

  • 标签: 结直肠癌 排便紊乱 早期结肠癌 排便习惯 大便带血 结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直肠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第三位,近40年来,中国的直肠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患者虽可经手术治愈,但仍有一半的直肠患者会发生局部复发,甚至远处转移。在精准医学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出现,研究证明药物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新一代药物可使中位生存期延长到20个月,但是还是有一些患者对各类靶向药物不敏感。本文将对对直肠的病理,现有的药物治疗手段,以及预后和未来展望进行分析和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病理 药物治疗 预后
  • 简介:直肠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的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使晚期直肠病人中位生存期延长,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使Ⅲ期结肠癌病人复发和死亡风险进一步降低。本文综述直肠内科治疗最新进展。

  • 标签: 结直肠癌 化疗 辅助化疗 靶向治疗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直肠辅助治疗有很大改进.辅助放化疗已成为直肠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结直肠术后辅助化疗、术前、术后辅助放疗、免疫治疗、局部门静脉灌注化疗的现状.

  • 标签: 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 辅助放疗 免疫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肠癌(carcinomaofcolon)是消化道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1~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为21。直肠(carcinomaofrectum)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我国直肠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手术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前言在现代预防医学中,疾病筛查的观念一直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早期检出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于提高无症状个体和疾病危险个体的存活率.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8年发布了一组筛查基本标准[1],作为筛查程序的参考:①被筛查疾病是重要的常见健康问题;②治疗有效;③具备能为公众所接受的诊断工具;④疾病早期阶段无症状,对疾病的自然史有充分了解;⑤随访程序有效并具有成本-效益优势.

  • 标签: 疾病筛查 治疗 疾病 无症状 结直肠癌 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