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POEM)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EA)的新技术,已有研究证实该法治疗EA可行、安全、有效,但关于中全层肌切开与环肌切开疗效差异的报道尚少。目的:探讨POEM治疗E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EA患者216例,行POEM治疗,其中全层肌切开133例,环肌切开83例。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观察手术前后Eckardt评分和食管直径改变、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并比较全层肌切开与环肌切开疗效有无差异。结果:21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OEM,操作时间平均为59.1min,隧道长度平均为13.3cm,肌切开长度平均为10.1cm。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Eckardt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6个月食管直径较术前显著缩小(53.7mm对30.8mm,P<0.001),并发症发生率为13.0%(28/216)。患者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3.8个月),有效率为99.1%(214/216),随访期内无一例复发病例。全层肌切开与环肌切开相比,操作时间、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EM可作为EA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全层肌切开并不增加手术操作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但其远期疗效和并发症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评估。

  • 标签: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治疗结果 安全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贲门失驰缓症是一种常见病症,以患者无法顺利进食为主要特征,且患者往往也伴有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段,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效果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受起病缓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有可能出现相关并发症,导致治疗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化,故护理干预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体会进行了阐述,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12例患者的护理过程,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临床疗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OEM能够有效治疗AC患者,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重大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18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视体位、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18例手术患者其中1例出现皮下气肿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18例患者出院后均恢复正常饮食并定期随访。

  • 标签: 贲门失迟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改良泪小管切口治疗泪小管疾病的效果。方法:将90例泪小管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泪小管切口的传统泪小管切开治疗,实验组使用保留泪小管的改良泪小管切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95.56%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91.11%的有效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4.44%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0%的总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改良泪小管切开治疗泪小管炎的效果满意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改良泪小管切开术 泪小管炎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脑外伤采用气管切开治疗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抽取68例(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进行医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因治疗方式不同可分组研究,对照组共34例进行气管插管治疗,观察组共34例实施器官切开治疗,随后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使用呼吸机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更短,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进行医治,医治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指标的恢复时间,进而提升其治疗效率,对此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重症脑外伤 气管切开术 临床指标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经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4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4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危险期,无切口感染、呼吸道阻塞、窒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气管切开后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根据6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回顾分析。进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服务,要求使用无菌操作,为患者进行气道湿化,帮助患者将气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排出,进行拔管套管护理。结果43例气管切开后成功拔管,拔管后呼吸平稳,气道通畅,5例患者气管切开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2例死亡,放弃治疗及死亡病例均与护理操作无关。结论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需要接受良好的护理服务才能够让其获得较好的恢复。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吸痰 护理 脑出血 颅脑损伤 脑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DT)的配合及护理。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对59例危重患者实施了床旁经皮气管切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后病人手术顺利。从切皮到安置导管时间为5~10分钟,出血量3~10ml。57例首次气管穿刺置管成功。二次气管穿刺成功2例。1例进行了二次扩张。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DT)节约了抢救时间,保证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对患者实施术前配合、中护理、术后护理有助于降低拔管后愈合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PDT 术前配合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小儿喉乳头状瘤患者气管切开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护理方式加以分析探讨,主要是针对患者在术前、中、术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监护管理,从而有效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出院后做好延续性护理管理工作,促进小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小儿喉乳头状瘤 气管切开术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EST的中配合及观察要点。方法对2010年-2012年57例患者行EST切开。结果均手术成功,其中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训练有素的助手及医护配合默契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十二指肠镜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会阴正中切开的临床优势。方法:随机抽取308例头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其中行会阴正中切开组156例.会阴侧切组152例,观察产后会阴切口肿胀、疼痛、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在娩出新生儿体重无显著性差异时,会阴正中切口的产妇以上几个方面情况均优于侧切组(P〈0.001)。结论:助产者技术熟练,产妇无会阴体过短,可行会阴正中切开,以减轻产妇痛苦,加快切口愈合,有利于母乳喂养。

  • 标签: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急救行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行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诊急救行气管切开患者特殊护理措施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诊 气管切开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正中切开和会阴左侧斜切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例做会阴切开的产妇,会阴左侧斜切开组100例,会阴正中切开组100例。结果会阴正中切组中出血量、缝合时间、切口肿胀、切口疼痛难忍、住院时间、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会阴侧切组(p<0.01)。结论会阴正中切开,其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会阴正中切 会阴侧斜切 临床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优于传统气管切开口的换药方法,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敷料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l月-2016年12月间50名住院病接受气管切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实验组使用泡沫敷料进行换药,对照组使用传统切口纱块进行换药。就两组间的换药频次等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减少了换药频次,降低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及总体住院费用,且操作方法与传统换药方法无较大差异,易于掌握及应用。结论泡沫敷料可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减少换药频次,值得在气管切开口换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泡沫敷料 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