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输血治疗有效率。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治疗的患者的相关数据,评估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情况;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输血次数和基础疾病对患者进行分组,探讨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2例红细胞输血治疗患者和98例血小板输血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82例红细胞输血治疗患者中男性136例,女性146例,年龄18~82岁。98例血小板输血治疗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52例,年龄18~88岁。经分析,282例患者红细胞输血治疗总有效率为81.91%(231/282),98例患者血小板输血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84/98)。经卡方检验,18~60岁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高于≥60岁患者(χ2红细胞=7.415,P=0.006;χ2血小板=4.961,P=0.026),输血次数<3的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高于输血次数≥3的患者(χ2红细胞=7.760,P=0.005;χ2血小板=6.853,P=0.009);急性失血性疾病和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高于慢性失血性疾病患者(χ2红细胞=18.653,P<0.001;χ2血小板=10.597,P=0.005);发热患者血小板输血有效率低于体温正常患者(χ2=8.459,P=0.004);手术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低于非手术患者(χ2红细胞=9.928,P=0.002;χ2血小板=5.878,P=0.015)。结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成人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相对较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与患者年龄、输血次数和基础疾病有关,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输血疗效 红细胞 血小板 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中,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配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抽选对象,院内血液病患者80例,2019年3月-2021年10月,均接受固相凝集法,随机数字法分组下,对照组40例患者均输注同型血小板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则根据血小板抗体筛查进行输注治疗,探讨阳性率检测结果、以及不同输注效果。结果:80例血液病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15例,占比18.75%(15/80),输血次数增加则阳性率增加(P<0.05);研究组输注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着输注次数增加;同时患者接受抗体筛查,并对阳性结果患者采取交叉配型输注治疗,可在加强对患者血小板抗体现状进行了解的同时,改善患者免疫反应,促进血小板输注增强。

  • 标签: 血液病 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抗体筛查 血小板交叉配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填塞手术联合空气填充治疗难治黄斑裂孔的可行和有效。方法回顾临床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查确诊的难治黄斑裂孔患者17例1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7只眼,女性10例10只眼;年龄(55.18±7.91)岁。所有患眼均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PRF填塞手术,手术完毕时行空气填充。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和1、3个月,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以手术后3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患眼BCVA、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SV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以及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等变化情况。手术前后各指标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17只眼中,巨大黄斑裂孔、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复发性黄斑裂孔分别为6、7、4只眼;裂孔直径(723.94±38.30)μm。手术后3个月,所有裂孔均闭合。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3个月患眼BCVA(t=4.458)、SVD(t=2.675)提高,CFT降低(t=6.329),FAZ减小(t=4.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眼均未见高眼压、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PRF填塞手术及空气填充治疗难治黄斑裂孔可提高患眼裂孔闭合率,改善视力,提高视网膜血流灌注。

  • 标签: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空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射频消融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与射频消融治疗椎间盘源腰痛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骨科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源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消融组(n=20)和消注组(n=28)。消融组采用在C臂机引导下行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消注组在射频消融基础上接受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术后末次随访临床疗效(改良Macnab标准)。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消注组在术后在术后第1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评分低于消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末次随访临床疗效,消注组优于消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源腰痛患者的疼痛及腰椎功能,椎间盘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较好。

  • 标签: 射频消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椎间盘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难愈创面治疗中联合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负压伤口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慢性难愈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负压伤口治疗,实验组行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伤口治疗,对比两组血清和炎症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ESR、CRP、WBC等血清和炎症指标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富血小板血浆 负压伤口疗法 炎症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白血病感染患者中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与炎表达等不同参数对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80例急性白血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分为非感染组45例和感染组35例,通过对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与炎表达等参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较上差异显著(TAPTT=20.577, P=0.000;TPT=20.823,P=0.000)。两组在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比较上差异显著(TMPV=11.778, P=0.000;TPLT=14.177,P=0.000)。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上差异显著(T=49.021,P=0.000)。结论 在急性白血病感染患者中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与炎表达等不同参数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 凝血功能 炎性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烟台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聚集,为制定有效的SFT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中2015 -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各乡镇(街道)的SFTS确诊病例资料,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5 - 2020年,烟台市共报告SFTS病例839例,其中死亡病例124例,年均发病率为2.14/10万,总病死率为14.78%。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5 - 2020年烟台市SFTS病例分布呈空间正相关,其中2015年病例分布的空间相关最高(Moran′s I = 0.25,Z = 5.66,P < 0.001),2018年最低(Moran′s I = 0.16,Z = 3.69,P < 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显示,2015 - 2020年烟台市SFTS发病流行区主要在莱州市、蓬莱区、栖霞市、招远市、海阳市的部分山区、丘陵乡镇。结论烟台市SFTS疫情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应在高发地区强化宣传教育、监测等干预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 简介:摘要:小儿过敏紫癜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变态反应疾病,是影响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之一,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但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且多发生于两岁到六岁儿童群体,据临床大数据显示,小于八岁的小儿过敏紫癜患者占所有年龄阶段的75%,小于十岁的小儿过敏紫癜患者占所有年龄阶段的90%,且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此外该病还呈现出一定的季节特点,秋冬发病率要明显高于春夏,因此要从发病年龄和多发季节等方面入手,做好小儿过敏紫癜的防治和护理工作。由于小儿处于比较跳脱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远远不够,再加上自律较差,表现为对护理工作的不配合,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提高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紫癜 护理措施 临床表现 致病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以血管内血栓形成、复发性流产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对于APS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答。血小板微粒是血小板受到刺激后释放到胞外的一种超微膜囊泡,它与APS的血栓形成及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文章对血小板微粒在APS中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血小板微粒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服务作用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收近年接收的脑缺血、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2例,以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作为抽取对象入院时间段,依据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组别区分,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干预,对照组31例不加药学服务干预,观察组31例实施相关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依从及对药物知识的认知度结果。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呈更低显示(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依从处于更高水平(P<0.05)。观察组对药物知识的认知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开展药学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度及配合度,进而有效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治疗 药学服务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龙血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恢复期血瘀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83例气虚血瘀型CIS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成药龙血通络胶囊,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颈椎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62% Vs 85.37%)高于对照组(x2=4.034,P<0.05);治疗前两组SS-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动脉EDV、RI、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DV、PSV大于对照组,RI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1,P>0.05)。结论:龙血通络胶囊治疗CIS血瘀证患者的疗效良好且安全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微循环障碍发生风险。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恢复期 气虚血瘀 龙血通络胶囊
  • 简介:摘要:小儿身体健康是当前临床中的重要关注问题,其中小儿过敏紫癜就是常见疾病类型,针对小儿过敏紫癜,需给予更加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小儿过敏紫癜的具体表现以及发病机制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了关于小儿过敏紫癜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小儿 过敏性紫癜 护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