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激光测距观察仪不仅能观察远距离目标,还能利用激光测距原理测出目标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为了实现这两大功能,必须在激光测距观察仪的光学系统中制备大量的光学薄膜。根据光学薄膜的用途不同,光学系统中的光学薄膜主要有双波段增透膜、干涉截止滤光膜、可见光宽带增透膜和红外点增透膜等。

  • 标签: 激光测距观察仪 光学薄膜 膜系设计 光谱曲线
  • 简介:阐明了对应异构体、非对应异构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光学异构现象在反应历程、手性合成以及医药、农药、石油化工等方面的应用和其生物意义。

  • 标签: 光学异构 对映异构体 非对映异构体
  • 简介:基于红外线投射和感应的多点触摸交互系统,通过设计红外线感应以及对反射光的图像处理,将图像映射成多点触摸手势.系统通过标准协议将手势传输到应用程序,完成交互.系统利用开源开发框架,扩展系统应用范围,满足各个领域的需要.

  • 标签: 多点触摸 交互系统 红外线投射 研究
  • 简介:文章讨论了几种薄膜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氮化物薄膜应力沿层深分布趋势的最新研究,偏压和N2分压工艺对薄膜应力的影响及几种调节薄膜残余应力的有效方法.脉冲偏压增大,薄膜残余应力显著增加:N2分压增大,薄膜残余应力显著增加.采用独立变化脉冲偏压或变化N2分压工艺制备的薄膜,其残余应力沿层深分布趋势明显均匀,薄膜残余应力可得到有效调整.

  • 标签: 残余应力 应力分布 氮化物硬质薄膜
  • 简介:依据中国PM2.5浓度的空气质量标准,对北京地区2010-2015年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估,以此结合天气报告选取历年不同季节的雾霾天气过程,利用AERONET提供的CE-318太阳光度计反演资料,对北京雾霾天气下的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5年北京城区PM2.5日均浓度历年均呈“U”型变化,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略有增加,但改善不大,秋季和冬季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冬季,严重污染的比例接近25%;(2)2010-2015年,440、675、870、1020nm四个波长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年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均有下降的趋势,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说明雾霾天气条件下气溶胶粒子对太阳光的衰减具有波长选择性;(3)雾霾天气期间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整体都表现出较高值,Angstrom波长指数通常高于0.69,并保持在0.69-1.55之间,说明雾霾天气时气溶胶主要以细的污染粒子为主;(4)北京冬季易发雾霾天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大,大气浑浊程度较高,Angstrom波长指数α随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呈负相关,这为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估算α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

  • 标签: PM2.5 气溶胶 雾霾 光学特性
  • 简介:文章探讨了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的薄膜包衣工艺。目的:研究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薄膜包衣的一次性合格率。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确定薄膜包衣的工艺参数,选择最佳工艺。结果:确定了薄膜包衣的最优工艺参数:包衣的欧巴代用量为5%,喷量400g/min,转速15r/min。结论:按照此工艺生产的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达到质量标准,稳定可靠。

  • 标签: 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 正交实验 薄膜包衣
  • 简介:就近年来有机染料类聚合物修饰电极(包括甲基蓝、中性红、茜素红、亮甲酚蓝酚藏花红等)修饰电极的发展及应用做了综述。此类电极的应用检测集中在多巴胺、抗坏血酸、过氧化氢、葡萄糖、部分药物等,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扩大分析检测的对象,建立制备方便,性能稳定的修饰电极,实现更方便、快速的在线分析检测。

  • 标签: 有机染料 聚合物 修饰电极
  • 简介:利用描述两束非相干光在(1+2)维光学吸收晶格中传输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讨论了在柱坐标下光束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传输的稳态空间孤子解,分析了几个低阶孤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

  • 标签: 空间孤子 光学吸收晶格 变形贝塞尔函数
  • 简介:在金属薄膜电阻率测量中,电压的准确测量非常重要。系统的研究了影响电压测量结果的各种误差因素,并分析了界面势垒、温差电势对测量结果的具体影响方式,推翻了认为界面势垒、温差电势非常小对测量结果没什么影响的观点。通过磁控溅射法制作了多个Au膜和Cu膜,利用四探针法对其进行了电学测量。实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

  • 标签: 四探针法 接触电势 磁控溅射 薄膜
  • 简介:根据无力矩理论采用材料力学的截面法对三个实例中回转薄壁壳体的经向薄膜应力作了分析和求解,并用弹性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从而说明回转薄壳薄膜应力材料力学解答的准确性.

  • 标签: 回转薄壳 薄膜应力 弹性理论 材料力学
  • 简介: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G0),并制备了氧化石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C)层层自组装薄膜,用联氨对组装后薄膜中的GO进行原位还原,从而制得化学转化石墨烯/聚电解质薄膜.结果表明:先组装后还原方法可以克服先还原后组装方法中还原GO时形成团聚导致的原料损失,还原对薄膜结构影响不大,所形成的复合薄膜是均匀的、牢固的.

  • 标签: 化学转化石墨烯(CCG) 层层自组装 原位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