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水胶体敷料治疗压力性损伤(2期/3期)的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罹患压力性损伤的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覆盖纱布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水胶体敷料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压疮评分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PUS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水胶体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抚触和穴位按摩联合用于0-3岁儿童对促进其生长发育的干预作用。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接诊且行健康体检的0-5岁儿童20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中医抚触和穴位按摩联合干预的方式,对照组行常规保健。对比肥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针对生长迟缓发生率、低体重发生率和肥胖发生率,研究组分别是0.0%、0.0%、1.0%,比对照组3.0%、4.0%、9.0%低,P<0.05。针对贫血发生率,研究组4.0%,比对照组12.0%低,P<0.05。针对家长满意度,研究组99.0%,比对照组88.0%高,P<0.05。结论: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儿童痰液正五聚蛋白3和IL-37水平检测及意义。方法:选2021.6-2022.6期间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临床缓解患者,观察组为急性发作者。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以及与痰液PTX3、IL-3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更低(P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痰液正五聚蛋白3 IL-37水平 检测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中,采用3H优质护理理念,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起于2022年1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将86例患者设置为观察对象并分为普通组(常规护理方式)和优质组(3H优质护理理念),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差异性。结果:普通组优质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照中,普通组住院时间、发热改善时间、呼吸口困难改善时间、喉鸣音改善时间、咳嗽改善时间、声音嘶哑改善时间均高于优质组,(t=10.332,p=0.011),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儿童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中,采用3H优质护理理念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儿童急性感染性喉炎 3H优质护理理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3例肝内及腹腔淋巴结泡型棘球蚴感染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在肝内及淋巴结内生长、增殖及其治疗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肝内及腹腔淋巴结泡型棘球蚴感染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3例肝内及腹腔淋巴结泡型棘球蚴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病例一7岁女性,藏族,久居青海省久治县,学生。肝内泡型棘球蚴灶共4处,分别位于 S2、S4、S5、S8段,肝内病灶最大直径均小于3cm,肝门部增大淋巴结1枚,直径约2.0cm,肝内所有病灶及肝门部增大淋巴结增强CT影像均表现低密度,伴中心细颗粒钙化影。术后肝泡球蚴标本经去除周围肝组织后,发现其在肝末梢血管内生长。术后肝内病灶及肝门部增大淋巴结病理切片均证实为泡性棘球蚴感染,且经DNA测序进一步明确。病例二 48岁,女性,藏族,久居青海省甘德县,牧民。肝内泡型棘球蚴灶共3处,占据肝脏 S2、S3、S5、S6、S7、S8段,肝内病灶最小直径大于5cm,腹腔增大淋巴结3枚,分别位于肝门区、胰头及胃小弯侧,淋巴结直径1~4.0cm不等,肝内所有病灶及腹腔增大淋巴结增强CT影像均表现低密度,伴中心细颗粒钙化影,术后肝内病灶及腹腔增大淋巴结病理活检切片均证实为泡性棘球蚴感染。病例三  47岁,女性,回族,久居青海省湟源县,农民,来自非棘球蚴流行区,10年前于当地长期从事屠宰场皮毛加工工作。肝内泡型棘球蚴灶共2处,占据肝脏 S1、S6、S7段,肝内病灶直径分别为3cm,7cm。腹主动脉旁增大淋巴结1枚,最大直径4.2cm,肝内所有病灶增强CT影像均表现低密度,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增大淋巴结伴内伴有 “砂粒样”钙化,术后肝内病灶及增大淋巴结病理切片均证实为泡性棘球蚴感染。

  • 标签: 肝泡型棘球蚴病 腹腔淋巴结泡型棘球蚴感染 生长方式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3C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件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以及25例工作人员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为对照组,将100件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以及25例工作人员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纳入为研究组,前组为常规护理管理,后组为3C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不同。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管理质量、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3C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3C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管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在围绕手术器械管理全程积极引入3C护理服务所取得的作用状况。方法:自不同节点展开分析,2022年1月至6月落实常规护理期间,抽选手术器械共计300件计入对照组,2022年7月至12月贯彻3C护理服务期间,抽选手术器械共计300件,将相关数据计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经干预方案落实,在管理质量展开的综合评估方面,各值均居于更高(P<0.05)。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精确分析,结果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将3C护理服务运用全程,对消毒供应中心而言,可使其手术器械管理得以整体质量提升,并予以消毒灭菌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 标签: 3C护理服务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管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3D解剖软件结合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03月-2024年03月为研究病例时间段,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60例骨科学生,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取常规教学、3D解剖软件结合PBL教学法,对比教学方式满意度、教学质量、考核成绩、专业素质。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考核成绩相差较大,P<0.05。观察组、对照组教学质量相差较大,P<0.05。观察组、对照组专业素质相差较大,P<0.05。观察组、对照组教学方式满意度相差较大,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教学中通过实施3D解剖软件、PBL教学法结合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将考核成绩提升,且专业素质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升高的同时对教学方式较为认可和满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教学 PBL教学法 3D解剖软件 教学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呼吸内科的护理中,探讨了对于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进行了观察。方法将6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一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呼吸内科护理中有20例患者基本痊愈,抢救的30例患者中,好转的有21例。结论在呼吸内科中,针对重症患者的病情的特点是非常急速的、死亡情况较高,所以,护理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以减少死亡情况。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护理方法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FoxO3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膀胱癌组织组和癌旁正常组织组。使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FoxO3蛋白相对含量及表达情况。分析FoxO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FoxO3在正常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7.5%)高于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组织中FoxO3的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膀胱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组织学分型高级组及癌症分期T2-T3组患者的FoxO3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应的淋巴结无转移组、低级组和Tis-T1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FoxO3低表达组膀胱癌患者总生存期(HR=1.4,P=0.029)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HR=1.5,P=0.015)显著高于高表达组,同时FoxO3阴性表达、组织学分型、癌症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oxO3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呈低表达,FoxO3低表达与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FoxO3蛋白 膀胱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虚拟仿真理念下3D解剖图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对人体解剖教学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在入校后由教务处随机分班,根据班级学生分为两个班级,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30名)学生为对照组,临床医学专业3班(27名)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解剖教学,观察组采取虚拟仿真教学联合3D解剖标本教学,比较三组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课堂评价、解剖方法等。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与实验成绩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

  • 标签: 虚拟仿真 3D解剖图像 人体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复杂髋关节疾病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择选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22例复杂髋关节疾患患者,术前进行CT和MRI检查,采用3D打印技术,重建骨盆模型,设计股骨柄、髋臼,制作个体化髋关节假体,行手术模拟,并采取最合适的手术计划,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骨关炎指数量表评分(WOMAC)、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测量术后1d、3个月、6个月的双下肢长度,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22例患者均行THA术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患者的WOMAC评分均低于术前,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基本消失;术后各个时间,22例患者的双下肢均等长,只有1例有血肿发生。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在TKA治疗复杂髋关节疾患,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提升手术精准性,值得借鉴。

  • 标签: 3D打印技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复杂髋关节疾病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前列腺素受体类型繁多,可以偶联G蛋白介导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包含4种亚型:EP1、EP2、 EP3 和EP4。EP3受体由于其亚型多样性及偶联G蛋白的复杂性使其成为众多前列腺素E2受体中较特殊的“成员”。本文主要目的是提供对当前EP3受体研究进展的全面概述,为更好地了解亚型关系轴,加速治疗心血管疾病方法的进展。

  • 标签: 前列腺素E2受体3亚型,前列腺素E2(PGE2),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A、25(OH)D3和E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糖尿病患者,同时选取表观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对血清维生素A、25(OH)D3和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维生素A和25(OH)D3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维生素E水平在两组之间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A和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应当及时检测患者基础水平进行综合补充。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维生素A 25(OH)D3 维生素E
  • 简介:【摘要】 目的 检测 DSG3、 P40、 TTF-1、 NapsinA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活检小标本中鳞状细胞癌( SCC)与腺癌( AC)的表达及其鉴别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96例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中 DSG3、 P40、 TTF-1、 NapsinA表达,并结合 NSCLC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DSG3和 P40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8.9%( 40/45)和 93.3%( 42/45),特异性分别为 100%、 100%; TTF-1、 NapsinA在肺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2%( 46/51)、 80.4%( 41/51),特异性分别为 93.3%、 100%。 DSG3和 P40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的表达与在肺腺癌组中的表达有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NapsinA、 TTF-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较肺鳞癌组的表达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中联合检测 DSG3、 P40、 TTF-1、 NapsinA对鳞癌与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DSG3 P40 TTF-1 NapsinA 活组织检查 免疫组化
  • 简介: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快速制备个性化修复体,并能对修复体的微观结构进行精密控制,因此在口腔种植修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常规制作牙科修复体之外的又一可靠选择。目前,可供3D打印的生物医用材料种类较少,这是制约该项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在3D打印领域,用于口腔种植修复的几类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标签: 3D打印 生物医用材料 口腔修复 个性化修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