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青光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联合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两组负面情绪、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老年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青光眼 白内障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柯式(一级)评估的四阶段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方法:选取2021.03-2022.03月于我院采用传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26名外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并设定为对照组;另选取选取2022.04-2023.04月于我院采用基于柯式(一级)评估的四阶段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26名外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并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的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采用基于柯式(一级)评估的四阶段临床技能培训模式后,其临床技能考核评分、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技能培训中采用基于柯式(一级)评估模式,可有效提升外科住院医师考核成绩,提升教学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技能培训 柯式(一级)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急性未穿孔阑尾炎患者采用传统外科手术以及保守治疗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当中,平均将每26例纳入在保守组给予药物治疗,以及手术组给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保守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优于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床活动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保守组患者腹部疼痛时间短于手术组,手术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保守组(p<0.05)。结论:对急性未穿孔阑尾炎患者采取外科传统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的方式各有利弊。

  • 标签: 急性未穿孔阑尾炎 保守治疗 传统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评估针对性护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卵巢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6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实施心理评估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囊肿手术治疗患者通过心理评估针对性护理,可改善其负面情绪,促进其康复,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评估针对性护理 卵巢囊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依从性较好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评价常规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7月在北京燕化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且临床常规检查数据完整,能够完成连续一个星期不同时段家庭血压自测,依从性好的98例高血压患者。让其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早晨和下午同一时间进行家庭血压自测并详细记录数据,同时测定了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情况、尿微量白蛋白、尿酸。结果  就诊时血压控制情况、标准差和变异性分别为SBP170.08mmHg、16.79、0.10,DBP96.08mmHg、11.20、0.12。家庭自测早晨和晚上的血压控制情况、标准差和变异性分别为:133.28mmHg、10.62、0.08, 126.81mmHg、10.73、0.09。其中血压变异性与LDLC、TC、GLU、年龄、药物因素之间具有相关性。 结论  家庭自测血压是评估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客观、可行的方法,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 6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老年综合评估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 21( 70%)例,满意 7( 23.33%)例,不满意 1( 3.33%)例,总有效率为 93.33%( 28/3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 13( 43.33%)例,满意 7( 23.33%)例,不满意 10( 33.33%)例,总有效率为 66.67%( 20/3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入住 CCU 时间为( 2.56±1.63)天,住院时间为( 11.29±3.94)天,住院费用为( 4168.6±215.1)小时,对照组患者的入住 CCU 时间为( 3.43±1.86)天,住院时间为( 15.20±5.66)天,住院费用为( 4489.3±226.2)小时,观察组患者的入住 CCU 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中有 1 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有 2 例出现心律失常,有 1 例出现心力衰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3.33%;对照组患者中有 2 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有 2 例出现心律失常,有 2 例出现心力衰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2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了入住 CCU、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 老年冠心病患 住院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对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原发性膀胱颈梗阻患者,将其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尿道扩张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对尿动力学各项指标影响情况。结果 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动力学指标均显著得到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膀胱最大逼尿肌压、残余尿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治疗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具有显著疗效,该手术对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对疾病手术预后判断有所帮助,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 原发性膀胱颈梗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CT灌注成像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2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复发脑卒中将患者分为复发组(36例:复发脑卒中)与未复发组(36例:未复发脑卒中),比较两组患者脑CT灌注成像相关评估参数。结果:未复发组患者脑血流流量(CBF)、脑血容(CBV)均高于复发组,此外,未复发组患者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均低于复发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脑CT灌注成像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脑卒中 复发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自杀风险评估分层护理的治疗影响。方法:医院选择在2019年-2020年间收治的100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开展的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自杀风险评估分层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HAMA、HAMD与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患者在接受干预之后,观察组出现自杀风险的人数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自杀风险评估分层护理干预的方法,其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是最佳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以及社会功能等病症有着明显的作用,从而降低患者自杀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自杀风险评估 分层护理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风险评估理念指导下对ICU患者进行护理,使得压疮的预防所取得的成效。方法:抽取ICU患者共80例,分为两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40例患者;实验B组实施风险评估护理服务,4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方式的满意情况。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45%,实验B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0%,则实验A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大于实验B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实验A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病房管理、沟通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病房管理、沟通满意度评分。结论:在风险评估理念指导下对ICU患者进行护理使得压疮的发生率降低,减少患者的疾病痛苦,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值得推崇。

  • 标签: 风险评估理念 ICU患者 压疮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在糖尿病肾病变持续性蛋白尿治疗中临床疗效评估。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办理门诊特殊疾病治疗的142例糖尿病肾病变持续性蛋白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71)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照组(n=71)患者采用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肾病变持续性蛋白尿使用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炎康复片 缬沙坦 糖尿病肾病变 持续性蛋白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小结节筛检方面的价值以及对影像资料的影响,并分析其辐射剂量大小。方法:将80例肺部小结节筛检患者纳入研究,CT检查时间在2022.4-2023.4,其中40例常规剂量CT检查,40例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分析2组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以及辐射剂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肺部小结节影像学表现检出方面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检查期间的有效辐射剂量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恶性肺部小结节诊断效能方面差异较小(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筛检肺部小结节对其典型影像检出的影响较小,同时可降低辐射剂量,保证恶性肺部结节的诊断效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螺旋CT 低剂量 肺部小结节 影像分析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参与式饮食护理干预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指标,睡眠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采取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与式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饮食依从性较高,营养指标水平较优,PSQI评分较低(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后实施参与式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提升其睡眠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参与式饮食护理干预 胃癌根治术 营养指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评估急诊科医生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干预策略的临床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实施早期干预策略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氧疗等。结果:早期干预策略能显著改善患者的WBC、AMY、CRP等生化指标,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讨论:早期干预策略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急诊科医生应熟练掌握这些干预措施,以便快速、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干预 临床效果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量表在心源性胸痛患者快速分诊判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接收心源性胸痛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诊断流程,观察组应用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 高危胸痛风险评估量表 心源性胸痛患者 快速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侧椎动脉狭窄诊断中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及头颈部CTA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及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医院收治的115例疑似单侧椎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MRA与DSA、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单侧椎动脉狭窄位置、程度和诊断效能,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结果DSA诊断的灵敏度为86.44%,特异度92.86%,符合率89.57%;MRA诊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DSA诊断和MRA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7281)。结论DSA在单侧椎动脉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较于MRA和CTA而言诊断准确率较高,DSA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观察血管壁情况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在单侧椎动脉检查中的敏感性较高,可有效保障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MRA DSA CTA 单侧椎动脉评估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本院90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治疗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可提升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卵巢囊肿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 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