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脊柱后路钉系统内固定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脊柱后路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行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手术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脊柱后路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使患者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整体护理 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衰病人护理中应用穴位贴敷结合药穴位按摩的具体作用。 方法: 采用2023年01月-2023年10月我科收治的5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穴位贴敷结合药穴位按摩护理,对两组心功能指标、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更优,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衰患者护理中采用穴位贴敷结合药穴位按摩具有良好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穴位贴敷 药棒穴位按摩 心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生物检中戊丙酸类药物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验方法。方法戊丙酸钠、戊丙酸镁在酸性条件下形成戊丙酸,利用戊丙酸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原理,液液提取然后供气质联用仪检验。结果在生物检中戊丙酸4ug-500u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4ug/ml,方法回收率大于70%。结论经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真实可靠,且灵敏度高,易于操作,能用于生物检中戊丙酸类药物的检验。

  • 标签: 戊丙酸 戊丙酸钠 戊丙酸镁 生物检材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微创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来我院骨科经后路微创钉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2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采用Mac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0.9%。结论采用后路微创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 钉棒 胸腰椎 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C6-7爆裂骨折后路钉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配合经验,提升我科护士颈椎手术配合能力,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方法通过2014年我院新开展的2例C6-7爆裂骨折后路钉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总结颈椎手术配合经验。结果顺利配合完成手术,未发生任何护理缺陷,手术医生对护士配合满意,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且术后康复快。结论颈椎骨折行后路钉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在我院属于新开展手术,术前病人的心理准备、器械的选择、与手术医师的沟通,术中体位的摆放以及对于特殊内固定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均是手术成功的关健。

  • 标签: C6-7爆裂骨折 后路钉棒 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72-0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椎曲度变小或反曲型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手术中应用钉系统矫正生理曲度,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骨科2000年~2010年11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38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钉系统固定恢复变直或反曲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和术后改善率。结果38例患者中有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年,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颈椎曲度变直或反曲的的患者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圆系统矫正生理曲度,同时行后路单开门手术,可以使脊髓向后漂移,起到充分减压的目的,避免前路减压的风险,手术效果良好。

  • 标签: 反曲型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手术 后路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 临床 疗效 。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接治的 112例腰椎骨折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将患者 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 56例,一组为研究组 56例。参照组对患者 实施传统的开放路径手术治疗,研究组对患者 实施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腰椎恢复指标及 各项手术指标。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长、手术过程的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比参照组优,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腰背痛 VAS评分及后凸 Cobb角显著低于参照组,肌间隙高度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实施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其疗效显著,患者 的腰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 椎弓根钉棒 内固定术 腰椎骨折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后路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结果手术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均显著优于手术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后路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术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后路钉棒系统复位 内固定 胸腰椎压缩骨折 神经功能
  • 简介:背景:腰椎管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是得到广泛认可的,然而这种手术存在手术时间长、损伤大的不足。近年,微动非融合技术逐渐进入临床,我们尝试将其应用于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目的:比较腰椎微动非融合术和传统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45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行传统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术,19例采用微动非融合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平均随访6个月。与腰椎融合组相比,微动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6个月VAS评分、ODI值和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术后VAS评分和ODl分值的差异,以及JOA评分改善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末次随访时微动组和融合组分别为82.7%和83.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微动非融合技术和传统融合技术均能有效治疗中老年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微动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势,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腰椎管狭窄 单节段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一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侧小关节、椎扳间植骨融合治疗单纯下腰椎失稳(I度以内滑脱)合并一侧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一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侧小关节椎扳间植骨融合治疗23例。并对术后植骨融合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优19例,良4例。术后随访1-3年,脊柱无失稳,椎弓根螺钉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为:第一年82%,第二年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采用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及小关节、椎板间植骨融合,可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 标签: 腰椎失稳 小关节椎扳间植骨 椎弓根钉棒 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8例腰骶椎结核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6~39岁。病变部位:L131例,L452例,L5~S11例,L342例,L352例。术前按Frankal分级:D级5例,E级3例。四联抗痨治疗后,采用Ⅰ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结核治愈率、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和神经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神经功能恢复为E级,所有植骨块均骨性愈合,局部无复发,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无移动、吸收。无后突畸形发生。结论:Ⅰ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融合术能有效清除病灶、矫正后突畸形、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及促进椎体间植骨的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脊柱结核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
  • 简介:背景:对于早期骨坏死,保留股骨头是首选的目标;但是,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并没有共识。单纯髓芯减压术由于缺乏结构支撑,结果不确定,而带血管腓骨移植需要扩大手术过程且供区致病率高及康复期的延长。附加使用多孔的钽金属植入物可给髓芯减压术带来结构支持,手术创伤小,无供区病损等。此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经过髓芯减压和多孔钽金属植入后的生存率并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影像结果。方法:我们对行股骨头骨坏死髓芯减压和多孔钽金属植入的54例患者(连续60髋)进行评价。52例患者(58髋)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下(平均年龄35岁)。根据Steinberg等分期,Ⅰ期病变1髋(2%),Ⅱ期病变49髋(84%),Ⅲ期病变8髋(14%)。结果的评估包括使用肢体特殊评分(Harris髋评分)、影像结果测量、以髋关节置换为观察终点的生存率分析。结果:共有9髋(15.5%)最终需行髋关节置换,包括6例Ⅱ期病变和3例Ⅲ期病变。12个月时总体生存率为91.8%(95%可信区间,87.8%-05.8%),24个月为81.7%(95%可信区间,75.8%-87.6%),48个月为68.1%(95%可信区间,54.7%-81.5%)。无慢性全身性疾病者在48个月时,总体生存率为92%(95%可信区间,87.4%-06.4%)。结论:采用髓芯减压加多孔钽金属植入物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在微创技术下完成且无供区病损。早期临床结果显示无慢性全身性疾病者,尤其是早期病变者有令人鼓舞的生存率。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Ⅵ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早期股骨头坏死 生存率分析 植入后 影像 髓芯减压术 金属植入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系统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术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术后Cobb角较之于术前更小,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系统治疗脊柱骨折,效果肯定,具推广意义。

  • 标签: 脊柱骨折 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 Cobb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治疗手足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2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实施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26.46%,P<0.05。结论在手足部骨折治疗中,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治疗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推荐推广。

  • 标签: 手足部骨折 钢板螺钉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对50例尿道狭窄患者行经尿道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分析研究其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尿道狭窄复发率及术后疗效。结果50例尿道狭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20ml,平均15ml。手术时间为15~45min,平均30min。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1例,经过盆底肌功能训练恢复。无勃起功能障碍、尿外渗、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半年,术后1、3、6个月行尿流率检查,4例患者最大尿流率小于10ml/s,考虑狭窄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2%。结论经尿道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安全、有效,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狭窄复发率低、手术效果确切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掌握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棒状电极 等离子电切术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钉系统内固定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所有病例在精心的护理下伤口均I期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无术后并发症发生。3例完全截瘫患者脊髓损伤分级由B级恢复到E级。结论有效术前宣教,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术后康复指导和训练对保证手术疗效及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爆裂性 钉棒内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激光汽化术后加热在膀胱冲洗中的应用对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取前列腺增生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加热加温冲洗液至最适温度时行膀胱冲洗;对照组膀胱冲洗液在热水中浸泡加温并用毛巾包裹后行膀胱冲洗。观察患者膀胱痉挛的强度以及引流液中红细胞计数。结果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强度以及引流液中红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加热能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加热棒 膀胱冲洗 冲洗液 膀胱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