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到国际社会,并载入联合国文件,影响日益广泛。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顺利运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从理念化为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再次统治“天下”的观点也随之出现,而且在西方世界还颇有市场。引导国际社会正确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社会 误解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为美国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因素。研究发现,乳房钼靶X线检查诊断假阳性率较高;与传统手术治疗、放射和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方法相比,靶向治疗越来越被重视,但复发率高,部分患者出现耐药,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所以找到乳腺癌新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标就显得尤为迫切。

  • 标签: 乳腺癌 ceRNA LncRNA 生物靶标
  • 简介:摘要: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畜牧业在我国向前迈进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新型的人畜共患病出现,并逐步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就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危害因素来分析,明确了它对人类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使人类对此产生危机感,重视人畜共患病的防范。对于人畜共患病的预防在宣传、能力、管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应措施,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防止疾病传播,避免人畜共患病造成的严重危害。

  • 标签: 人畜共患病 危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简单介绍如何护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方法:于某时间段(2019-8至2021-7)选取27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给予护理,评价效果。结果: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明确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相关情况,选择最佳护理模式,关注护理过程,益于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病情监测 阴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氟化钛(TiF4)溶液对酸蚀症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4颗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获取冠部近髓腔的牙本质,随机分为6组,每组4颗牙,其中4组通过酸蚀和机械力方法建立人工酸蚀症牙本质模型,另外2组为健康牙本质。随机选取1组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1组健康牙本质,使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仪测定其表面形貌与表面硬度,评价人工酸蚀症牙本质的建模效果。另外3组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1组健康牙本质用于粘接测试,按不同处理分为4组:4.0% TiF4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4.0% TiF4-ED组)、2.5% TiF4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2.5% TiF4-ED组)、无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ED组)及健康牙本质组(SD组)。使用SE 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AP-X复合树脂分层充填,测定即刻微拉伸粘接强度并观察断裂模式。结果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健康牙本质的显微硬度值分别为(56.92±5.27)HV和(60.19±4.52)H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结果证实,人工酸蚀症牙本质与自然酸蚀症牙本质的微观形貌特征相符。4.0% TiF4-ED组、2.5% TiF4-ED组、ED组和SD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28.94±8.04)MPa、(46.08±8.19)MPa、(20.39±7.46)MPa和(45.16±7.86)MPa。2.5% TiF4-ED组和SD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9),二者均高于4.0% TiF4-ED组和ED组(均P<0.05)。4组断裂模式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01)。2.5% TiF4-ED组以内聚牙本质断裂为主,提示其粘接强度可能高于微拉伸测试均值。结论酸蚀症牙本质粘接强度低于健康牙本质,2.5% TiF4溶液可显著提高酸蚀症牙本质的粘接强度。

  • 标签: 牙齿酸蚀症 牙本质 牙齿粘接
  • 简介:【摘要】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广,传统教学模式自带的多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最直接的问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目标不匹配。因此,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立足于数学本质,提出一些意见和方法,以供大家借鉴。

  • 标签: 小学数学课堂 有效性 教育策略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对车辆设备的本质安全的关注程度也越来愈多,只有不断地加强对车辆设备本质安全的研究,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车辆的质量水平,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我国汽车的质量得到明显的进步与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风险管控与设备管理有机融合实现车辆设备本质安全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笔者对我国目前风险管控与设备管理有机融合实现车辆设备本质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对风险管控与设备管理有机融合实现车辆设备本质安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一定的展望,希望这些内容能够让我们对我国目前的风险管控与设备管理有机融合实现车辆设备本质安全的现状有更为清晰的了解。

  • 标签: 风险管控 设备管理 有机融合 车辆设备 本质安全
  • 简介:摘要:数学是我国教育当中基础性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育才要求,以往只注重掌握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不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根本性的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几点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展开论述。

  • 标签: 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实践策略
  • 简介: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中可以发现有许多积极向上的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正是数学教育中的灵魂和主干线,是老师与学生把数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实践相结合之后产生的物质。现在的教育体系下,课堂上书本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正在不断减少,因此教师团队必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努力发展在数学思想中所蕴含的本质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兴趣和爱好。

  • 标签: 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本质与建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重症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86例PJ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氧合指数将患者分为2组:重症组[氧合指数≤300 mmHg(1 mmHg=0.133 kPa)]49例,非重症组(氧合指数>300 mmHg)37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PJP患者86例,中位年龄(P25,P75)为52.0(39.0,65.0)岁,男47例(54.7%)。基础疾病以肾移植(33例,38.4%)、肾脏疾病(18例,20.9%)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7例,19.8%)最常见。与非重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年龄、发生高热比例、呼吸频率、肺部湿啰音者比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降钙素原、合并细菌感染者比例显著增加(P值均<0.05),血清白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OR=1.045,95%CI:1.011~1.081,P=0.010)、血清白蛋白水平低(OR=0.806,95%CI:0.720~0.930,P<0.001)和呼吸频率快(OR=1.314,95%CI:1.125~1.535,P=0.001)为重症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重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应用无创通气(20.4%比0.0%)和有创机械通气(4.1%比0.0%)、医院获得性感染(36.7%比10.8%)比例更高,病死率更高(20.4%比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HIV阴性重症PJP患者病死率高。老年人、低白蛋白血症、呼吸频率快为重症PJP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重症 肺孢子菌肺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Luminex筛查法(LMX)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的检测性能,为器官移植实验室选择合理HLA抗体检测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124例连续送检的样本同时采用单抗原微珠法(single antigen-bead assay,SAB)、ELISA及LMX方法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的差异。以SAB检测为参考方法,分析两种筛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设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LISA与LMX筛查方法检测HLA抗体的敏感性均较低,HLA Ⅰ类分别为34.4%和31.3%,HLA Ⅱ类分别为29.7%和51.3%,特异性均较高,HLA Ⅰ类均为98.9%,HLA Ⅱ类分别为100%和91.9%。在124例样本中,SAB(+)LMX(-)ELISA(-)的例数为17,而SAB(-)LMX(+)ELISA(+)的例数为0,提示有相当一部分筛查存在漏检的可能性。在SAB(+)ELISA(-)LMX(-)的情况中,SAB检测的中位荧光强度(MFI)值分布范围为750~7 000。结论由于两种筛查方法的敏感性均较低,对于先做筛查,检测为阳性后再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方案存在较大抗体漏检的风险,应给予重视,尤其对于受者有致敏史的阴性结果,应考虑采用SAB或其他检测方法给与复核。而初检时直接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更高的SAB法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可以结合SAB检测的MFI值,确定是否再辅以其他检测方法来验证SAB结果。

  • 标签: 器官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到底“怎么了”的中国思考,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共同利益观的创造性发展,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目标旨归。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唯物主义 价值追求
  • 简介:摘要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发展,国内外一些临床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的风险增加,这是临床面临的新问题,然而却易被忽视。本研究介绍了HIV感染/AIDS患者骨质疏松的流行概况,并简要阐述了风险评估与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标签: 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骨质疏松 危险性评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浙江省北部区域(嘉兴市和湖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流行株的分子传播网络,探索HIV-1在该区域的传播特征。方法以2017年嘉兴市和湖州市新诊断的37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样并收集其基本人口学及流行病学信息。从血浆中提取RNA,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区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判定亚型。计算两两序列间的基因距离,筛选最佳基因遗传距离阈值,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成功获得336份样本的pol区基因序列,共检出11种亚型,以流行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CRF)07_BC亚型[40.8%(137/336)]和CRF01_AE亚型[31.2%(105/336)]为主。以1.0%的基因遗传距离阈值绘制HIV-1分子传播网络,119例患者共形成38个分子簇(簇内患者数为2~28例),以男性为主[82.4%(98/119)] ,以年龄≥40岁者居多[52.9%(63/119)],主要感染CRF07_BC亚型[57.1%(68/119)]和CRF01_AE亚型[24.4%(29/119)],其中CRF07_BC入网率[49.6%(68/137)]高于CRF01_AE入网率[27.6%(2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P=0.022);存在2个较大分子簇C1(含28例患者)和C2(含11例患者),C1中男男同性传播占60.7%(17/28),C2中男男同性传播有7例。高传播风险病例普遍通过手机交友软件在本地或邻近城市寻找性伴侣,所感染的HIV-1序列多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北京市和杭州市等)的HIV-1毒株序列存在较高同源性。结论浙江省嘉兴市和湖州市的HIV-1亚型多样,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该地区HIV-1传播网络特征复杂,其中高传播风险病例可能是导致浙江省北部区域HIV-1流行的关键因素,因此亟需深化传播网络监测体系,及时制订精准干预和防治策略。

  • 标签: HIV-1 亚型 HIV分子传播网络 度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在多种生物通路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在病毒复制和先天性免疫应答调控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讨论了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相关的复杂的lncRNA网络,来自人类宿主和HIV自身的lncRNA影响了HIV复制、潜伏期的建立及维持、储存库的清除、病毒的重新激活等过程。由于有效的HIV疫苗或治愈方法的缺乏,以及目前大流行的规模,深入了解lncRNA和HIV之间的复杂调控网络将有助于制订治疗HIV感染的新战略。

  • 标签: RNA,长链非编码 基因调控网络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是中国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的基本方案。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出发,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的重要性进行解读。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自信 文明互鉴
  • 简介:摘要:“语言”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延续至今的重要文明形式,同时也是人们沟通、交流、展现自我及传播文化思想的重要媒介。服装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的表达,设计师将古今中外的素材转化为语言符号,同时也传播着时尚文化,语言表达不得当则会引发文化交流时的“误读”。基于此,本文针对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文化人类学 服装设计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