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博士研究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如何确保研究培养质量,提高博士创新能力,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博士研究教育要从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质量;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等几方面努力,从而提高我国博士整体教育质量

  • 标签: 美国 博士生教育 培养模式
  • 简介:在分析我国博士研究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开展研讨式课程是我国博士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借鉴中外研讨式课程基本思路和经验,突破传统模式,以管理类博士'营销前沿精读'课程为例,探索设计以目标、内容、组织和成果为主要维度的'四维十因素'博士研讨式课程模式。认为促进学生对前沿热点问题的把握、提高其批判性思考能力、开阔其国际视野应成为博士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要增强前沿热点学习,注重提升学习深度,增强学习内容的国际性;在课程成果评价方面,应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能力。

  • 标签: 研讨式课程 博士研究生 课程设计 “四维十要素”
  • 简介:王雪峰:陈老师,您好!久仰您的大名,对您的绘画大家非常熟悉。今天我受《书画艺术》编辑部的委托做一次访谈。希望通过这次访谈,对您和您的绘画艺术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通常在做绘画史研究时要从画家的成长经历、师承关系、绘画风格、对艺术史的贡献等方面入手。我们今天的访谈不妨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

  • 标签: 山水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博士生导师 陈平 绘画艺术 书画艺术
  • 简介:2008全国博士学术论坛(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将于2008年10月28~31日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系教育部创新工程系列项目中的一部分,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教育司主办,首都医科大学(研究院、附

  • 标签: 全国博士生 博士生学术论坛 咽喉头颈
  • 简介:不少学员感到学习研究具体犯罪时有困难,希望能提出值得注意的一些共性问题,以便举纲张目,搞好具体犯罪问题的学习研究。受本刊委托,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王作富教授。王作富教授是我国著名刑法学家,任中国

  • 标签: 王作富 著名刑法学家 犯罪问题 刑法分则 法律系 招摇撞骗罪
  • 简介:实施刑事诉讼法中法律观的转变,要从客观真实的、实质合理的法律观转变为法律真实的、形式合理的法律观,刑事诉讼法律观在法律文化结构的体系中

  • 标签: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 再话 博士生导师
  • 简介:本刊讯:2010年第六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学术论坛于2010年11月13—1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由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承办。本次论坛以“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技术创新研究”为主题,以“碰撞交流、前沿探索、协同进步、创新发展”为宗旨,为全国教育技术及相关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

  • 标签: 博士生学术论坛 教育技术学 2010年 学术交流平台 现代教育技术 东北师范大学
  • 简介:解决复杂的社会及科研问题,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跨学科培养的核心宗旨。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的“社会政策”联合学位项目便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它的目标是培养那种既追求学术生涯又关注不平等、贫困及偏见等公共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将能够解决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

  • 标签: 普林斯顿大学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 博士生 培养 美国
  • 简介:我国在迈入博士教育大国行列后,如何提升博士教育质量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本研究在全国调查数据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博士自身和博士导师两个群体作出综合质量评判,从课程体系、培养环节和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发现不同学科间存在的差异,最后为完善我国博士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博士生 培养质量 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通过对我国某科研机构2008~2012年毕业的22405名理工科博士就业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对博士毕业的质性访谈结果,重点研究了科研院所理工科博士的就业状况以及性别差异对博士就业的影响。主要研究发现为:(1)性别差异对年终工作落实率的影响在博士层次上体现得不明显,女博士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2)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单位是博士主要的就业单位,但是性别差异会导致博士的就业单位性质呈现出差异。(3)在毕业去向的类型上,超过15.1%的科研院所博士毕业会继续选择做博士后,性别因素会导致在选择留在国内还是出国做博士后方面存在差异。(4)博士的求学地域将直接影响就业单位地域的选择,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培养单位的博士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科研院所 女博士 就业
  • 简介:贯通式培养模式是博士研究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于对知识学习及科学研究有很强连续性要求及成果产出需要较长知识积累周期的基础学科、实践性强的医学和艺术学科、实验周期长的农学、生命、工学等学科博士研究培养。在反思现行直接攻博及硕博连读培养模式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重构了"硕博贯通"这一新型贯通培养模式,以期对贯通式博士研究培养模式进行丰富和发展。

  • 标签: 博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贯通 构建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博士研究培养模式采用“单导师”模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导师组”培养模式,重点研究了“导师组”模式的建立、培养方法及模式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并给出结论。以期对博士研究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博士研究生 &ldquo 单导师&rdquo 模式 &ldquo 导师组&rdquo 模式 博士生导师
  • 简介:随着这几年国家对科学的重视.以及人才强国理念的不断深入,博士点和博士研究扩招人数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300多个,在校博士数量已超过13万人,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博士研究培养质量是整个研究教育的核心,关系到国家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学术水准的提升。因此,抓好博士研究培养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研究教育工作者应当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衡量博士研究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就是其创新能力。

  • 标签: 博士研究生 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培养质量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科学研究 研究生扩招
  • 简介:导师及导师制度是影响博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香港大学的双导师制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指导委员会制度中有关导师职责规定的分析,探讨多元指导制度下导师在博士学术支持及学业督导中的角色定位,以期对我国博士培养实践中的单一导师制改革提供参考及借鉴。

  • 标签: 导师 多元指导制度 双导师制 指导委员会制
  • 简介:虽然建校历史只有56年,但这并不妨碍电子科技大学成为中国电子信息工业类大学的“排头兵”。年轻的大学,一样可以充满无穷的魅力。她不但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更是“985工程”大学序列中唯一一所以电子科学技术为特色的大学。

  • 标签: 电子科技大学 博士生导师 副校长 985工程 IT 培育
  • 简介:研究的生源质量是研究培养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博士质量,更直接关系着未来的科研水平。因此,如何科学评价博士质量,对于博士研究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跟踪分析博士的生源情况与毕业情况的关系,调研分析博士导师对生源要素和生源内涵的评价,并在结合博士培养过程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博士研究招生办法的可行性建议。

  • 标签: 博士生 生源质量 调研
  • 简介:随着天然气输往沿线各地并投入商业运营,天然气应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居民家庭。全国范围内的气源标准将逐渐统一,燃气具生产行业、市场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天然气应用越来多的进入居民家庭将对家用燃气具制造业带来什么变化?如何把握国内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以及国内燃气具企业的发展方向?我们如何从宏观上认识这种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同济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姜正侯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以下文章是本刊对姜正侯教授的专访整理,以飨读者。

  • 标签: 家用燃气具 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 行业发展 教授
  • 简介:本文以我国某研究型大学自然科学领域的博士为研究对象,分析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产出状况;构造了以学术研究投入时间、国内国际会议报告、与导师交流频率为维度的学术活跃度概念,并利用负二项分布的回归模型,证实了学术活跃度与博士学术产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博士教育环境和氛围,通过提高博士的学术活跃度,进而提高其学术产出,这对提高我国博士教育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博士生 学术活跃度 学术产出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