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教育,焕发生命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加强安全教育,焕发生命活力

杨洪燕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德学校255022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不断丰富,安全教育课题也在不断完善,这对于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安全知识匮乏,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又太过强烈,当遇到不良诱骗或其他安全问题时很难识别风险。因此,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安全教育

小学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好奇心理较高,但是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没有完善,在观察和了解各种事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应该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教学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除了要重点强调安全教育的部分,也要重视学校的环境管理,给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普及安全教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所以他们对于安全的理解也处于懵懂的状态。为了让安全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到安全教育,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二、通过情景教学,验证安全教育

情景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通过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一些特殊活动的危害性和给自己的生命安全所造成的恶劣后果,从而更深刻地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例如,关于交通法规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模拟一种过马路的情景,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各种路口的过马路体验中,在实际的参与过程中学习如何识别交通信号灯等过马路的基本安全常识;在关于火灾安全隐患的教学中,模拟火灾现场,锻炼儿童火灾现场的逃生技能。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播放一些错误行为所引发的火灾视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哪些是会产生火灾隐患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火灾所带来的危害;还可以开展关于儿童防拐意识的训练,教师可以模拟一些陌生人利用各种方法引诱儿童的场景,观察孩子们在接触陌生人的过程中是否会被陌生人拐骗,根据儿童的表现来具体教授儿童一些防拐技巧以及遇到真正被拐骗时能够自救的技能。除运用模拟情景训练以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安全教育的短视频,使他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安全的重要性。

三、融入生活,加强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生活是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尽可能再现学生的生活场景,经过剖析身边的事例,提高其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特别在安全教育专题中,要经常提供生活实例,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特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装饰,形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对一些安全常识,采用绕口令或儿歌等形式进行教学,并辅助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自我保护。

四、创新教学,强化安全教育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注意力等限制,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相关方面的课程教学时,需创新教学,多采用一些有趣的能够引起小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他们理解的方式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的监督和管理。法律意识的树立以及儿童安全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家庭也是儿童事故高发的地点,因此家长也应该深入了解和学习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以及保护儿童安全的重要性。学校与家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构建“家校合一”的学习模式,建立便于家长和教师之间方便快捷有效沟通的渠道;同时,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使得孩子们的安全能够时刻处在家长和教师的双重监督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够给儿童构建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通过互联网,学生也可以知晓更多关于安全知识的介绍,开阔视野,对安全有更高程度的理解,意识到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潜在众多的安全隐患,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懂得自我保护。

总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安全意识比较弱,自我保护能力也比较弱,为了避免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与家庭应该更加重视小学生安全教育。在道德与法治中开展安全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的方式锻炼小学生实际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小学生安全意识。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让小学生充分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重视,从而更好地接受安全教育。此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联合家长共同开展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贾艳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探究[J].考试周刊,2017,(52)。

[2]黄雅芳谈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华夏教师,2017,(04)。

[3]满世明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新教育时代,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