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在活动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陈秀红

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握山小学510510

摘要:在平常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作为老师我们应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亲身体验中成长。多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品德教育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课堂之花在活动中绽放。

关键词:感悟活动课堂生活自主学习

在平常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把握好教材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应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使孩子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体验。这样不仅对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进行了教育,而且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的“思想性”“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真正使孩子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亲身体验中成长。

一、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的,喜欢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知识。课堂上,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联系孩子日常实际的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

如在二年级下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教学中,陈老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将这节课设计成五个活动。活动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活动二感受纸,了解纸;活动三纸的发明,纸的用途;活动四拓展延伸,调查体验;活动五情境表演,续编故事。师生共同参与到这五个活动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第一个活动是“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二年级孩子都喜欢猜谜语,以孩子喜欢的活动形式导入,能较好地激发起孩子的活动兴趣,同时又通过此谜语为了解纸的作用起到铺垫的作用。

第二个活动是“感受纸,了解纸”。课前,孩子已经收集了各种纸制品。上课时,提问:“孩子们想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吗?”然后把纸制品一一展示出来,由此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接着又问:“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孩子发现都是用纸制成的,使孩子在活动展示中亲身体验到生活中纸的重要性,激发孩子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热情,从而有了进一步了解纸的欲望。在孩子们有了前面感知的基础上让他们围绕自己生活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纸呢?”这一活动以孩子的生活为源泉,让他们感悟到生活中纸的重要性,并初步有了爱护纸,节约用纸的观念,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性。

整节课我让孩子在活动中感悟,在亲身体验中成长。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也是由于对小孩子采用了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品德教育回归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

二、巧妙落实课堂活动,让课堂之花在活动中绽放

落实课堂活动是一门艺术,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品德课堂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有效?有效的课堂活动离不开教师角色得到恰到好处的运用。教师除了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外,还要明确活动要求,落实活动规则,围绕活动组织有效的提问,课堂上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做好引导。如在5月中旬我聆听了二年级下册的《集体生活真愉快》教学中,谭玉媚老师在课堂上的各种课堂活动的实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实在在地让课堂活动落到实处。

一是明确活动要求。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要使活动有序有效进行,活动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可以口头说清活动要求;也可以把活动要求用幻灯片呈现出来,教师或学生读活动规则;还可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制定活动要求或规则。谭老师在执教《集体生活真愉快》一课的教学时,通过集体游戏,加深学生亲身的体验,从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愉快。同时,孩子在活动中懂得了集体生活的一些规则及交往的一些技能。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她设计并实施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全员参与兵乓球接力赛(在课件上打出活动规则)。(1)各组组员手拿一个勺子,第一个组员把一个兵乓球往后传,直到最后一个同学,再由这名同学把兵乓球用勺子送回给老师。哪组最迅速就是获胜组;(2)不许用手拿兵乓球,如果哪位同学犯规,所在的组就不能获胜。

活动二:小组传递呼啦圈(在课件上打出活动规则)。一组有5人,要求手拉着手,呼啦圈从左边传向右边。不能用手去拿呼啦圈,也不许呼啦圈掉到地上,如果有同学犯规,则取消获胜资格。为了让学生明确活动的规则,谭老师首先让孩子读活动规则,然后请一个小组进行示范。由于在活动前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两个活动进行得比较成功,充分激发了低年级小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是落实活动规则。在明确规则的基础上,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要落实活动规则。作为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活动情况,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遵守规则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强调活动规则的落实,一方面是为了使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三是有效地提问。任教品德课的教师是孩子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课堂上要向学生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敏君《公益广告植入品德课堂例谈》.中小学德育,2015年第10期。

[2]周卫东《追寻魅力品德课堂》.中小学德育,2015年第10期。

[3]《品德与生活教师指导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