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培养学生非英语语言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谈怎样培养学生非英语语言素养

马藏

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所描述的英语课程任务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上述目标中,培养学生非语言能力是新课程赋予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笔者拟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多元智力、以言行事等非语言品质和能力的意义与途径。

一、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1.心理品质对学习的影响

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这里我们要重点探讨的是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指向学习的心理素质,是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的取舍、学习过程的调控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等个性特征的表现。学习品质具有复杂的影响,大体上分为积极的正向作用与消极的反向作用。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①培养学习自律品质。学生作为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在心理上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别,主要是在心理自省上不如成人那样成熟和自觉。因此,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懂得人是如何学习,知道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更自觉地按照学习心理过程的规律来调控自身的学习。这种学习的自律品质是优良学习品质中的重要部分。懂得学习规律并能在自身的学习活动中按规律办事、自律的行为,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以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来对待和处理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各种问题。因为学习的主动精神一方面来自对学习目标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对学习过程的自觉控制和处理。

②指导学习策略品质。学习品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学习的策略。学习中所遇到的诸如问题解决、思维方式、记忆储存模式等都存在一个策略问题。学习的策略运用是受制于人的学习品质和学习环境的,也与学习的知识背景有关。学校心理教育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学会调控,如何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如何提高单词记忆效率,如何学习他人成功的学习经验,这些学习策略方面的问题,都应该成为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内容。

③发挥心理辅导和咨询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要心理疾病是过度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所引起的心理障碍性疾病。而这两种心理障碍性疾病的根源在于学习竞争的压力,在于英语学科所特有的两极分化现象。这种压力有外在的,也有自身内部的。外来的压力如教师的批评、要求,家长的要求和期望等。来自内部的有自身对学习结果的负面性评价,自身对学习伙伴间的差距负面性评价等。对于这些来自内外的要求以及负面性的评价,没有心理的适当调整来应对,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继而产生心理障碍性疾病。因此,教师要通过集体或个别的心理辅导,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在安排语言活动时,要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开口,通过反复的操练使学生善于开口,通过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乐于开口。

④欣赏不同的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品质也受到学习者对学校教育评价结果的影响。有一些学生,非常在乎分数的评价,其学习活动往往受分数的左右,表现为谨慎、好胜,这类学生对过程比较关注,对过程中的得失比较在乎。还有一些学生,对分数的多少并不在意,对过程中的得失也不在乎,他们最关注的是学习的最终结果。这两类人的学习风格是不一样的。学习风格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不同的学习风格,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所影响,这倒是我们在心理教育和进行辅导或咨询中应给予关注和提醒的。

二、开发成功的多元智力

1.多元智力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其它七种智力,它们是: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每个正常人或多或少地拥有这几种智力,只是每种智力的发挥程度和各种智力之间的组合不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以“语言”和“数据”为核心的智力观,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彼此独立的智力,这些智力以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智力的差异。

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关注智力的多元化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这一理论引入中小学英语教学能够充分体现《标准》的理念,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多元智力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分析教育现象,我们认为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现实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智力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因为它主要是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智力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的能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将英语教学内容的重点仅仅定位在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上,而应侧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语言生成能力。

②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领域是多方面的,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要的智力也是多方面的。要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力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即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活动和多种器官的协调使用,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以期调动学生的多方面的智力潜能,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③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充分展示。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体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智力领域,而每一个体不同优势智力领域的充分发展才能使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以充分彰显,才能保证个体适应并立足于当今这个极具个性化的时代。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充分展示要求我们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并使其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对相关教学材料的接触和运用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如喜欢静的学生可以让其朗读、背诵,喜欢动的学生可以让其表演。对“学困生”的某些优势智力领域要给予必要的关注,使他们也生活在老师的欣赏与尊重之中,并由此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外,我们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各显才能,培养多维的智力,如开辟英语角、墙报等园地,开展值日生报告、课本剧表演等活动,组织英语书写、朗诵、歌咏、演讲、作文等比赛。

三、培养以言行事的能力

1.以言行事的内涵

“以言行事”是指说话者靠说出的话语本身所实施的行为,如承诺、命令、请求或是建议等等,这种话语一般带有主观色彩,如“Ipromisedtogivehertendollars.”而不是客观地陈述、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如Hepromisedtogivehertendollars.后者属于“以言指事”。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以言行事”又称“言外行为”或“施为作用”。言外行为和只产生有意义的话语的言内行为(又称以言指事,或称以言述事)以及根据他们对听话者的影响而定义的言后行为(又称以言成事)构成了完整的交际活动。

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从一个实证的角度将交际这一教学实质揭示了出来。交际是指交流的双方对话语的认知和表达,而交际能力就是交流双方对语境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交流的双方只有在言语行为的三个方面,即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方面都有较好的把握时才能完成正常交际。

2.以言行事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在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这三方面,以言行事对教学的启示最大。说出一句话来,能否使这句话具备话语应有的力量,或者说能否实施说话人的话语行为意图,以言行事,很大程度上需要交际双方都同时认识到他们共处的交际环境,这种环境同时受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制约。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外语学习者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理解和表达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以言行事的能力。要把如何理解和表达话语真实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各种语境中的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3.怎样培养学生以言行事的能力

培养学生以言行事能力的途径很多,采用《标准》倡导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方法就是常见的一种。语言学家Ellis也认为“用任务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一方面它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任务型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在结合现实生活用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其自主性,发展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