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1

浅谈微课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赵蓉黄建华

赵蓉黄建华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微课”是在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本文以《三极管的引脚判断》微课设计为例,浅谈作者对微课的理解以及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微视频教学设计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资源容量小,便于学生下载到手机反复观看、学习。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之一是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例如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等,在电工电子设备安装、维护、修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把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的使用操作方法制作成微视频,以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既丰富了教师的课程教学手段,又为学生的泛在学习提供了便利。

以万用表的教学视频制作为例,制作小组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难点,结合中职学生学习难、课堂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将万用表的知识要点和难点进行细分,确定了以下教学视频内容(见表一):

我们所制作的微课教学视频时长1-4分钟,资源容量控制在100M之内,制作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下面以《三极管的判断》教学设计来探讨我对微课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三极管管型和引脚的判断》教学设计方案:

一、单元教学设计

三、教学反思

1.由于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因而各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会有较大的变动。

2.微视频拍摄角度还需要改进,减少学生对操作的误解。

3.在课前发送微视频给学生提前自学预习,上课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使得教学方式方法也要不断地顺应变化与发展。通过微课,既丰富了教师的课程教学手段,便于教学资源的积累、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促进专业发展,又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教学的要求与技术要点,为学生的泛在学习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佚名微课[EB/OL].[2015-08-05]http://baike.baidu.com/

link?url=EsoDE6DHkQJBbDB6d9NiTJK1aCL_sczAJfwUep4lu6ZxhK_WDWm

HkuFhwFm66BjRU1FgGdGFbt64fsuUTbBAp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