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孩子“天马行空”,添别样精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容孩子“天马行空”,添别样精彩

李爱玲

李爱玲山东省栖霞市凤翔小学265300

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阅读理解时,有的同学会思维非常发散,出来一些出其不意的问题,有些问题常常令人很头疼,不知如何解答。这种现象在小学课堂中司空见惯,如果无视学生的问题,也是遏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如果真要解决他们的“天马行空”般的问题,且不说能否解决得了,即便能解决,正常的教学节奏也被打乱,且一节课可能也就消耗没了。为此,我们教研组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并针对该情况进行了探索性的问题解决实践。

一、容孩子“天马行空”,“快闪”在行动

快闪,是新近流行的一种行为,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出人意料地做一系列的行为,然后迅速闪开。平时课堂中,学生思维在成人眼里可能是“天马行空”,可那也是孩子的思维特点,不被成人的思维所框,而进行的一种发散,也需要予以保护。借鉴快闪的行动特点,在课堂中引入“快闪”的行动理念,用以解决孩子“天马行空”的课堂插曲。

在学习老舍的《草原》一课时,课堂中萦绕着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屏幕播放着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渲染气氛,使同学们快速进入课文情景,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原。当读到“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师生们都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的时候,突然教室里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他们在草原上开车,在哪加油啊,这么远需要加多少油啊?

我一下子被这个同学的思维晕菜了,其他孩子都开始围绕他的问题大声交谈起来,课堂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气氛已是破坏,我灵机一动,采取“快闪”行动。“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挺感兴趣,我们来个‘快闪’行动怎么样?”一听我说快闪,同学们都好奇地停止了交谈。“很简单,2分钟,四个同学即兴表演,表演一个开车的和车上的同伴在草原上突然遇到了刚才这个同学所说的问题。其他同学一起来朗读这一段好不好?”这个活动挺新奇,很快,表演开始了。在全班齐声的朗读里,表演的同学也即兴发挥着。“哎呀,车没油了,怎么办?”同伴开始埋怨“这里走一天也见不到人啊,怎么提前没有加满油呢?”“是啊,这里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提前就应该想到没有加油的地方啊。”“草原上一定有求助电话,我们找找求助电话。”2分钟的表演,孩子们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快闪’行动结束。同学们,通过这一段的描述,结合快闪的表演,你对草原有怎样的理解?”很快地将问题拉回到对课文的理解当中。这一小段的插曲不仅没有影响课堂的情绪,反而使学生加深了对草原辽阔特点的理解,使阅读教学有了别样的精彩。

二、“3分钟天马行空”时间,别样理解文章

孩子的发散思维是无时不在的,在给予保护的同时,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课堂节奏,我们在课堂中开辟了一个小栏目,即“3分钟天马行空”,放在阅读理解课的下课前3分钟,即关于文章的阅读理解方面,把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些想法及问题,不要中间去插话,而是集中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地畅谈,自由地讨论。

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在分析课文的时候,学生又举手示意有问题,老师就示意“3分钟”,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果然,在下课前的“3分钟天马行空”里,孩子们真是不负所望:小女孩的妈妈去哪了?小女孩怎么不找妈妈去呢?问题一出现,同学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纵容自己去进一步地发挥想象。

果然,生1:小女孩的妈妈在家照顾她的小弟弟。

生2:她的妈妈生病了,所以需要她卖更多的火柴换钱为妈妈治病。

生3:小女孩好可怜啊,而我又是多么幸福啊(这句话让很多同学点头认同)……

在学生天马行空一番之后,适时地我给同学们讲了安徒生写这个童话的背景:1846年,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图。他选择了描绘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这篇童话。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去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面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画,自然使安徒生想起来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那么童话中的小女孩到底经历了哪些痛苦?又出现了哪些幻想?课堂继续按照我们原定的思路进行了下去。

由此可见,孩子们的天马行空,如果掌控地好非但不能影响我们正常的教学进度,还可以为我们的课堂增添光彩,也让同学们能更好地融入到文章中。

孩子的思维发散,在课堂中“天马行空”的现象司空见惯。孩子们的思维常常不会跟着大人的思维框框,他们喜欢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去各种讨论,只要教师给以包容并适时地进行引导,孩子的独立见解反而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使阅读教学增添别样的精彩。而教师的参与其中,又何尝不是心灵的放飞而尽享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