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形式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素质教育形式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王兆友

王兆友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262100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新的课堂教学以多姿多彩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进行新课堂的教学评价,如何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本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落实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推进,评价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通知》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评价内容、标准、评价方法和改进计划。同时,还对学生的发展目标提出了要求。发展目标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新课标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因此,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仅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的表现,还包括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及在课堂上学习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

二、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

如何来评价新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至少要进行四个重点转向:

1.由过去评“教”转向评“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服务于学生的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不考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不会是好的教学,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由过去评“双基”、“能力”,转向既评“双基”、“能力”,更要评学生的情感态度。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科能力,无疑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惟一任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中有机联系的整体,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的落实倾向,应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关注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

3.由过去评教师的讲授水平转向评教师的“导学”水平。要把过去注重教师语言清晰流畅、教学思路清晰有序、板书工整合理的评价,改为重点评价课堂是否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否能恰当地设计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否落实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建立了良好的民主教育环境,让课堂更民主一些、更宽松一些、更粗放一些,让学生在课堂上具有学习的生成空间。

4.由过去评“教法”转向评“学法”。过去我们往往关注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过程程序化地完成教学任务,关注教学内容是否深刻到位,忽视了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新的课程改革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看成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因此,课堂教学评价首先应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如何充分地自主、亲密地合作、深入地探究的,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态度及有效学习的程度,看学生是如何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的,看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去学习,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

三、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做法,落实新课堂评价的三大措施

1.落实新的备课要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要改变传统的备课理念,为学而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学习潜能的课堂组织形式;改变备课内容,既备教法更备学法,指导学法过程具体扎实;改变教学手段,尽可能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电教媒体;改变教学环境,坚持教学民主,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改变备课精细严密程度,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有学习生成的空间。

2.落实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新的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我们需要努力学习新课标的精神,重新修定课堂评价表,以新的课堂评价表引导教师进行新课堂的探索与尝试。

3.落实课堂质量的评价方法。传统的课堂质量评价以一张试卷定优劣,突出甄别和选拔,关注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进行分层评价,即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学生的知识基础、个体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无任从哪一方面我们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生都会给学生造成伤害。因此,实行分层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总之,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新课堂教学,需要有新的评价体系相匹配。新的课堂评价体系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探索、去实施,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路上走得更远,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为了一切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