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鲍永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鲍永辉

鲍永辉

云南省墨江县文武小学云南普洱654812

摘要: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通过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小学生接收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学习基础,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小学语文课堂现状

第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陈旧是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突出现状。由于我国教育界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为深远,使得我国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为学生讲授知识,而学生只能对教师讲授重点采用记笔记的方式进行知识接收,极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能动性、减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也不利于我国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发展;第二,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照本宣科”、“一言堂”的教育方式,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压抑。教师为了规范课堂秩序,利用口头警告或罚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约束,造成学生对课堂抗拒、学习兴趣不高的结果;第三,教师教授内容学生无法理解,导致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经常不考虑学生学习进度与接收程度,只考虑教学进度,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不做过多准备,以书本知识教授为主。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但是,学生由于学习接收信息量过大或接收能力相对较差,造成学生与教师进度脱节的现象,这无疑极大影响学生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质量。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探析

(一)增加学生课前预习质量

小学语文的教授过程是学生、教师记忆书本进行交流的过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这三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必不可少[1]。首先,小学生由于自身理解能力较弱,在学习语文课程前一天应做好对所学内容的预习,在预习文章时对不认识的生字进行标注,对不理解的句子划上重点在语文课上对自己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映给教师,小学生预习行为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学习质量,而且使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学生学习重点,有利于教师对语文教程的规划;其次,教师作为将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连接桥梁,对课程预习必不可少。教师在预习课程过程中,应开阔思路、勇于创新,实现为学生与书本知识搭建桥梁的目的,使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教案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使学生在课堂中流连忘返,并被语文学科的魅力深深感染。

(二)利用创建情境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创建情景模式是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将书本知识用创建情境模式的教学方法展现出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学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应在进行教学前一天安排同学进行预习,在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后,让学生总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一共遇到了哪些动物。在课程教学当天,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的动物面具,选择在课上积极回到问题的学生扮演文中的一种动物,并按照动物在文中出现的顺序安排学生在台上进行课文内容的表演。通过学生在课堂上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2]。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融入与创新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因此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在课上积极融入信息技术,使得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打破传统语文课堂学习氛围沉闷,改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状态。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海底世界》的教学时,可根据本文教学重点,即掌握文中描述海底世界的修辞手法,对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在课下学生可通过学校局域网或其他多媒体手段对自己感兴趣的海底世界进行资料搜集,在课上进行展示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根据学生表达情况进行点评、指导。通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学习内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语感的同时更深化了对课程学习重点的强化[3]。

(四)增强教师亲和力,拉近与学生距离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思想意识较为脆弱,尤其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家长依赖心理较重,使得学生刚脱离家庭来到学校接受系统教育时,容易将老师作为心理依赖对象,促使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一旦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老师解决。因此,作为教师应用自己的职业素养、爱心与耐心对学生给予最大程度的关爱,使得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友善。在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沟通中,教师应学会用鼓励、欣赏、期待以及亲切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用微笑化解小学生的不安,用耐心激励小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探索,用人格魅力感染小学生,从而使小学生不仅喜爱老师,更喜爱语文课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4]。

(五)提升教师创新与自省素养

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教师创新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课程创新程度。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培养自身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对自己课程教授中存现的不足进行反省,并运用创新手段对自身小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进而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对小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刻不容缓。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宗旨,打破传统教学局限,不断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在小学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等其他能够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司霞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C版,2014(5):39.

[2]贾日新.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B版,2014(2):162-162.

[3]张洪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6(15):38.

[4]丁统虎.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5(14):81.

[5]胡秀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5(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