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要新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老调要新弹

翟华

——也谈英语复习课

翟华南京市第13中学红山校区

学习离不开复习,语言学习更需要复习来巩固学过的知识,最终能够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复习课成为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的主要阵地,但往往变成教师一人“炒冷饭、一言堂”,难以真正发挥复习的实效。笔者认为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复习课的老调要新弹。

落实学生新角色——课堂的主导和主体

课堂教学是一种过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学生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从这一理念出发,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绝不能再独霸课堂、“消化”学生。而应该转变角色,变身为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还学生为课堂主体。我想复习课应该给学生真正的参与机会,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应该给他们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从感性活动出发,自己总结和发现知识,看到知识结果得以产生的整个过程。

笔者学习过一些复习课的案例,其中一个课例是这样设计的:复习内容是牛津英语7A第六单元的词汇,作者设计了一个wordhunt的游戏,让学生找出本单元学过的单词,实践过后笔者发现这种复习单词的方法更生动活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去寻找、去发现。

再比如下面这个课例:根据句子提示,完成单词接力,并完成句子。c→r→d→k→w→e→t→h→f→m

1)Whatisit?It’sred.

2)PleaseLesson5afterme.

3)Therearesomebooksonthe.

4)Sorry,Idon’t.

5)CanyouyourEnglishnameontheblackboard?

6)menaresittingatthetable.

7)Doesyourfatherintheschool?

8)Canyouwaitformeforanhour?

9)Hisuncleworksona.

10)Let’sgototherestauranttohavea.

可以看出以上所有的单词是存在于语境中的,有上下文提示帮助理解,语言更真实有意义。这样复习使得学生明白在什么时候、如何使用这些单词。教师的教学策略发生了变化,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复习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给学生提供了选择、参与和探究的机会。学习变成了多种感官的活动过程,允许质疑、讨论、操作。学生有机会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学习,自己总结和发现知识。课堂成为学生“学”的过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赋予课堂新形式——学生充当小老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很快就要期末考试了,复习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才能改变以往复习课老师一言堂的模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复习呢?笔者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做了如下尝试:

1)明确复习范围和各板块内容,分工到8个学习小组。

2)各小组分配任务明细到组员,在规定时间前做好复习内容的课件和教案,交给老师批改并商量修改。

3)各小组选出小组长,督促组员准备教案和课件,认真记录组员完成工作的情况。

4)各组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小老师,讲解和指导同学使用本组的复习资料。

5)在全班使用复习资料后进行评比,评出最佳复习设计、最佳合作小组、最佳小老师等奖项,由老师颁发奖品。

准备过程中,笔者成为一个答疑者和辅导者,为他们提供帮助。终于,复习课如期开始。课堂上,首先把全班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用10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所要复习单元的重点内容,记录下疑难的地方,然后请相应的小老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复习资料主持复习,进行讨论和答疑,最后请学生总结、归纳该单元的重点知识、语法和功能项目。

学生们被这种新的复习方式所吸引,个个精神振奋,每一个被推举出来的小老师是那么的自豪和投入,眼睛里闪耀着自信的光彩,在讲台上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着老师的睿智,激情四溢,远胜于平常老师单调的提问和讲解。台下的学生也十分认真和专注,时不时会心一笑或是大声应和。在此合作复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同时对别组成员的复习课件又充满好奇,迫不及待地等着展示和交流。因此课堂上笔者看到的是期待、投入和参与!看来学生并不需要老师喋喋不休地灌输,他们有自主取舍的能力,他们更希望通过别人的眼睛和思维去看新鲜的东西。这样的复习课才能达到百分百的参与。

增加课后新体验——多样化的作业

说起复习作业,学生往往首先想到抄抄写写、背背默默,这样的作业并不一定能达到教师期望的结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无趣、枯燥、厌烦。新课标指出,英语学习应该最终指向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正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强调的“不能把儿童当作知识的容器来教育,那会使儿童缺乏现实生活能力,没有首创精神和责任感”。可见,机械性的复习作业并不能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布置了一些别样的作业,帮助学生完成了复习。

1)编写谜语复习单词:学生编写的谜语一般比较简单,但只要能表述正确、切中要点,就能够完成猜谜的任务。其实在编写谜语的过程中,学生就要理解单词,运用学过的近义词或相关词汇来进行解释,从而达到复习巩固和运用的目的。

2)根据英文描述写出短语:这个任务有些类似于“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活动,学生要根据简短的英文描述,运用有关的短语或句子来完成任务。

3)看图写句子或短文:这种作业比较开放,只要符合图片内容或意义,都可以算作完成任务。在选取图片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关注最新流行信息、贴近生活热点。这些材料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共鸣。

4)制作表格式知识树:知识树其实就是一种知识网络,学生通过绘制知识树,可以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能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疑问。

5)疑难问题列表和解答:复习中难免会有疑难,在布置作业时不妨鼓励学生列表,在班级里征集同学之间的答案,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探究和总结。

老调新弹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笔者的实践证明课堂组织形式的小小变革减轻了负担,课堂上不用再声嘶力竭地重弹老调,不用再恼火那无人应答的尴尬局面,也不再感到重复的单调与无聊。相反,课堂充满了更多智慧和活力,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拉得更近。老调要新弹,这种小小的改变能够使学生的整个心理世界变得丰富起来,也能够给他们更多的个性发展的空间,促进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