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不能排斥教师的主导地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历史教学不能排斥教师的主导地位

吴敬限

吴敬限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362305

摘要:文章从历史课程教学的实际入手,强调了在历史课堂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例,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力等五方面,探讨了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途径和方法,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主体作用主导作用自主学习学习目标学习方法

新的《历史课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所谓“历史学习”,是一个人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理解历史的过程。很明显,这个过程单靠教师的“传播”是不能完成的,必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但如果完全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同样也不能完成。也就是说:我们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在历史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呢?笔者就个人在历史教学中的点滴感悟,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谈粗浅的见解。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例如:在学到长城时,课文仅用了这么一段话;“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征发大批人力修缮和增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对于长城的历史作用,课文没有作更多的评价,而是将这个空间留给了师生。我在传授这个知识点时,先请同学们把《战国形势图》和《秦朝疆域图》作一番比较。然后,向学生介绍了史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并且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评价长城,“你是怎样认为的?”以此展开讨论。同时,适时引导学生:“后人对于历史的评价,不能拘泥于一些学者、专家已有的看法;同学们对历史的评价,也不能拘泥于老师的观点和看法,而应该探讨自己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这才是健康的“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才能促进我们认知上的更新,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当然,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导”在点上,不能滥“导”。

二、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完全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并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教学过程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指导学生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材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有了明确的方向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章可循,能突出重点,理清难点。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探索

如在讲授“中英《南京条约》”一目时,课文没有明了地阐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却有这么一段文字:“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我于是设置了几个问题:①禁烟运动是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答:不是。②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这个答案?答:借口。进而引导他们产生另外一个问题: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注意集思广益,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探讨引向正确的轨道。当学生不知道怎样质疑时,教师亦可以帮助他们质疑,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

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古语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例如,知识的迁移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如在讲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时,我要求学生将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历次的反侵略战争罗列出来,并就它们的内容、结果、影响再次进行比较。在把这些新旧知识进行链接后,再将问题进行类比,转换问题的情境构建新的、清晰的、有条理的认知结构,从而导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同时借此内容丰富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只有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学习并掌握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地自主学习。

五、营造民主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放下教师的架子,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尊重、热爱、信任每一位学生,并为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注意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每位同学能愉快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乱扔垃圾的现象,在教授完《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这一课后,我便组织学生分成“儒家”、“道家”、“法家”三方,并根据各自学派的观点、立场,对此问题展开辩论。由此,学生不仅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提高了自信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决不能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从“要学”“学会”真正地转为“会学”。

参考文献

[1]《历史学习》.2004年1月。

[2]《陶行知文集》。

[3]《历史教学研究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