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潘卫峰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215122

【摘要】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目前新课改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介绍了几种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希望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节初中数学课,并不是容量大,学生忙得团团转,就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优质高效自有其独特的标准。

一、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前效率

备课是教师对课堂进度的整体把握,教师能有效操控课堂时,整节课的节奏就能十分紧凑,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水平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备课水平,课备得有条理,有趣味,对学生的吸引就越大,也就能提高上课的整体效率。

课堂的引导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加注意。课堂的导入,就好比一根火把,导语部分设计的精彩,这根火把就亮,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带领学生向知识更深的层次探索。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取材,结合本堂课所教授的内容,从生活中提取与之相关的现象,设计一些有趣的小问题,在上课前交给学生去思考,看能否用常识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在接下来的上课过程中学生就会认真地学习新知识,并尝试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提出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形,比如斜坡和地面,就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下一步引导,如果想测量斜坡的长度,可以有什么办法,除了直接测量之外,是否可以用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来计算斜坡的长度。如果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的,又该怎么计算。这样用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三角函数知识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

二、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因此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适切性,使其体现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制订的数学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又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

首先,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是全面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内容应该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其次,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目标,从行为指向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拓展了现代数学教学的内涵,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教学目标.

三、突出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

学生有了参与意识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时必须突出教学过程.教师要精心组织探究过程,提供参与机会,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新知识.例如,在“圆锥的侧面积与全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问题串:圆锥的侧面积等于什么?扇形的弧长又等于什么?知道圆的弧长与半径如何求扇形的面积?圆锥的全面积等于什么?扇形的底面半径R、母线长a和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n三者之间有何关系?(弧L=2πR=,即360πR=nπa)我利用学生手中的扇形和多媒体显示的立体图形,组织、引导学生小组或同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合作尝试解决.学生在积极思考和探究中,亲身体验破疑后的快乐.由学生的探究梳理出公式的推导过程,使他们深刻理解每个公式的由来,将这一节课“公式化”.再有针对性地选几组题组,让每个小组由题设选恰当的公式,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回答,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关系。而教学情境的设置又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关心学生,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寓教于乐,以趣促思。我们还应在学生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宽松自然、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生活化情境,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的情感因素,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从而感受到数学带给我们的乐趣。

例如:我在讲有关“圆”的知识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图,然后出示问题:有一个圆镜被打碎,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在同学们探索、讨论之后,有的学生说: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另外的学生则说:把玻璃残片拼凑起来,补成一个圆。此时我再次问:如果要重新再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呢?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立即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活动中来,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调动了他们探究发现新知的积极性。

五、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处处能见到数学,也能用到数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们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例如:我们可以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像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等,这其中固然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慢慢累积的,打造初中数学课堂高效课堂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能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浩.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究[M].教学反思,2013(07).

[2]邵乐华.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初探[M].教学方法.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