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班级管理,建设优秀集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强化班级管理,建设优秀集体

王军

——浅谈建设优秀班集体

甘肃省平凉市柏家沟小学744200

摘要:一个优秀的班级是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共同建设的结果。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不能生搬硬套班级管理的条条款款,要把理论投入到实际当中去,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真正地把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视为自己的责任。

关键词:集体主义正确舆论和谐关系

一、以集体主义精神凝聚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好比是“由成千上万条溪流汇合成的江河”。这就是说,集体不是一般群体;集体一旦形成,具有比各个成员相加更大的力量。那么,作为一个班集体,能够把几十个互不熟识、个性各异的学生个体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产生强大的合力,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标,从而强有力地支撑起班集体这座大厦。

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是组织集体活动。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又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因此,我经常会在班级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班内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舞台,提供了赛场,使他们能公平、合理、适度地竞争,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当家作主,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了加强,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以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人

正确的集体舆论,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重要标志,一个班集体里的正确舆论一旦形成,并能持之以恒地发挥作用,这时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其同化力、凝结力和约束力。在这一方面,我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式。比如,在接新班时,先在学生中贯彻“学生守则”和“本班班规”的宣传和讨论,使全班同学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明确在参加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即“面”上的教育。然后在以后的活动和学习中对好人好事及时地表扬,对损害班集体的、破坏纪律的不良行为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班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通过个别典型教育了集体,树立了班级正气,即“点”上的教育。这对于正确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要经常表扬好人好事,及时批评、纠正错误行为和一切不利于集体进步、有损集体形象的不良言行,以扶持正气,抑制歪风邪气,激励进取,始终把集体舆论导入正确的方向。

三、以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人

班集体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是人不是物。人际关系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进行机械的操纵。人际关系是以人的情感与心理的沟通为基础的,所以班集体管理说到底是人心的管理。在一个班集体里,由于种种原因,集体成员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难免产生种种磨擦、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难免出现种种不协调、不和谐的情况。班集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及时发现和研究集体成员之间思想上的矛盾,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尽快地加以调整,力求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分歧和隔阂,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自然跟集体成员的自身素质有关,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在某些崇尚“人人为我”和“一切向钱看”的群体中,可能存在暂时的利益认同,也可能出现表面的合作,但那种低级趣味的投合不可能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形成坚强的集体。我们需要建立的是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其最基本的准则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为此,教学生学会关心,让他们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可以说,培养学生的爱心、热心、善心、责任心,乃是班集体建设中的迫切任务之一。

四、以科学的班级管理规范人

1.要使制度条例真正成为集体全体成员的集体规范。

2.制度管理必须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只有当学生高度自理并积极参与管理时,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

3.要十分注重教育性。

一个优秀的班级是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共同建设的结果。老师是学生的典范,所以在班集体建设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十分重视自身人格修养,不断提高人格品格和专业素质。不能生搬硬套班级管理的条条款款,要把理论投入到实际当中去,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真正地把学生得以终生受益的个性全面发展视为自己的责任。总之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白铭欣班主任的科学与艺术[M].华龄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第436页。

[2]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教学文摘[J],2009,09。

[3]夏玉瑜浅谈班主任工作[J].科学教育家,2009,06,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