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小组合作再造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深化小组合作再造高效课堂

王洪俊

王洪俊山东省高青县第二中学256300

当前小组合作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教学在实施中不断暴露出了些许低效、形式化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小组合作教学改革,更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高效实施课堂教学?现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内涵,有的放矢实施小组合作

1.于疑难问题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肯定是自己先去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之后,首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的时间,只有当他们各自积累的资料尚不足以满足自主学习需要的时候,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无法继续进行的时候,当大多数同学思维活跃但难以在全体学生面前表达的时候,当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而引发争执的时候,便是分组合作、调动小群体集体智慧的时候了。时机抓得好,合作才有效益,才能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意义、享受合作成功的愉快。

2.于实验探究中进行合作学习。

如何让学生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成为农村物理教学的难点。对此,我充分调动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布置的预习作业包含了下节课必须准备的实验器材。因此,预习作业在独立完成后必须进行小组交流,并分配任务给小组各成员。这样便加强了小组合作的机会及合作的成功,使物理实验的分组教学成为课堂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在准备实验仪器中得到了提高。另外,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还有着明显的优势。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时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于收集和处理信息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如在《新材料及其应用》、《超声波》、《火箭》、《电流的热效应》等各节教学中,均可要求学生分组去收集相关资料。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或上图书室查资料,或上网进行搜索,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总在班上汇报、展示,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合作的意义。

二、科学实施以学生能力发展为目标的小组合作教学

1.科学地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合非常重要,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即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每组四、五人,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谁组织、谁作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等等。总之,小组成员必须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适当轮换,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造了多种尝试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2.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总体方案,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合作学习。如在《电与热》的教学中,让学生常带一些有范围的问题去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学生进行电热器与其他发热设备的优劣辩论时,老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从收集的材料中选取有价值的数据,并对辩论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性的启示,给他们“航标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比如在《电与热》教学中,在学生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及时表扬速度快、有创新的学生,并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题、个别询问等途径进行调查,把游离在小组之外或长时间保持沉默的成员“拉进”小组的讨论中,促进小组合作有效进行。同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除了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以外,还要和学生一起平等讨论交流,成为他们讨论小组中的一分子。

三、科学评价,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时,主要应从小组成员分工是否合理、小组合作方式是否恰当、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整理报告是否科学等方面来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主要从小组合作任务的执行完成情况、与别人合作学习的好与坏、思维的创新性等方面来进行。

以研究物体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为例,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时,主要看小组成员是否有明确的分工、分工是否与学生本次实验的个人能力吻合、每个成员参与各自任务的积极性,最后再看通过探索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的结论。若这些方面都能合乎情理,则给予本小组满分鼓励。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主要观察在完成自己的特定任务时是否准确,比如实验操作员是否科学、有序地进行动手实验等,在整个探索实验过程中和其他成员是否配合默契、有合作技能,在合作中是否有创新性的表现等。这些都是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因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意识地调整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及个人参与时的表现。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科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从而使物理课堂教学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