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杞德银

杞德银(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木古乡中心校四川凉山6151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0)12-007-0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行的今天,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

一、深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越高,常用的方法有:

1、精彩的导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一开课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一堂课的开端特别重要,好的开端就如同在战斗中选准了一个突破口。

2、竞争的课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与竞争。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连后进生在竞争中都会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在朗读课文时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

3、新颖的教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教学的方式方法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比如讲戏剧时让学生演一演,讲诗歌举行个朗诵会,范读时放一段录音……

二、全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当好良师益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把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

2、大胆解放学生。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不能用考试、作业等压学生,而要大胆解放学生,让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老师应努力做到:课文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

3、挖掘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应特别注重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充分运用各种学习形式

1、鼓励自主学习,勤思多问。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一看到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

2、提倡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新问题,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只要让学生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

3、引进探究学习,完善学法。作为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比如: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对同一个问题,看哪一组先解决,解决的方法多,找到了最佳解决办法。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和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