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训练的提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训练的提高

李炳武

李炳武河北省临城县第二中学初中英语

摘要:近几年来,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因此,英语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初中时期的英语教育更是不能被忽视。现如今,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听力训练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本文通过对英语听力训练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后,提出了一些能够提高听力训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听说训练、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忽视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觉和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注重读写译和语法教学的方法和课堂结构,忽略听说训练,因而不能充分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英语教学目的。鉴于此,如何提高听说训练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对听说领先法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听说领先法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自6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引进听说领先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经过几十年教学改革的实践,到目前为止听说领先法已成为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主导方法。近年来,英语课程标准及根据标准所编写的教材中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学习外语,首先应重视听的训练,能够听懂,才能带动读说译写的能力跟上,在听懂会说的基础上,才可能使英语学习有快速提高的效果。因此,实行听说领先法教学是实现课程标准听说教学要求的保证。其次,英语语言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听说领先。英语文字形、音、义并无有机的结合,是拼音文字,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差异。此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只能意会的不能用语法规则讲清的习惯用法,句型,也存在一些汉、英思维上的差异,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拼音文字,如果不能听懂,也就不会读说,文字的形义也就不能牢记。中国学生必须多听,多读,多说,才能记住英语的形义,时间稍久些不听不说,就很容易忘记。因此笔者认为:学习英语在初中起始阶段的听说比重要大些,在以后的各个学习阶段,仍然要重视听说训练,仍然要把听说训练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要把听说领先法贯穿于整个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同时把语法书写、交际应用、语言知识、翻译等能力培养揉合进去,这样才能学好英语。但是必须指出,听说领先,是指学习英语时首先要多听,听懂,多说,会说。可以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切忌要求学生象“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地去听去说,那样的听说是机械的,枯燥的,不能持久。

二、提高听说训练的有效措施

首先,创造良好的听说氛围。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压力,再加上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英语的考试成绩上,直接忽视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听说能力。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可以结合着日常生活,将一些习惯用语带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氛围。其次,鼓励学生多开口。英语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过程中,最为有效的途径在于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只有多说多练才能发现自己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2]在鼓励学生开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5分钟演讲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使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身边趣事以及生活现象等各个方面出发进行总结、陈述。例如:在讲课之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Hello,everyone,mynameisWangLin,likebasketball,tabletennis,andhopetohavethetimetoplaywitheveryone,thankyou。”通过英语口语表达,能够加强教师对学生英语程度的认识。同时,在学生的口语表达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给予改正。再次,增加课外听说训练机会。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课上的45分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是需要教师结合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加学生课外听说的训练机会,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英语学习中。最后,建立实用的评测机制。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英语成绩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少进行考虑,甚至在评价学生英语能力的过程中,只从英语成绩出发。这样的评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由此就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建立完善的平台,使其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深化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使用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沟通。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来说居于主导地位。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能偏废。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技巧,排除学生在英语听说中的心理障碍,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上课提问的技巧,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和情绪,提问时,面要广,又要有重复面。问过的同学还可再问,使所有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备问状态。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坚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特别对有害羞心理,不敢开口的少数学生,更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开口。总之提问的技巧,就是要争取照顾每一个学生的情绪,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场面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活跃学习气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启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才能使中学英语教学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和目的.

总之,在课堂上应抓紧一切机会练习听力,对一些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让学生听了以后,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故事梗概。老师可以做些适当的提示,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渐渐地,学生对说英语不再害羞,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也逐步提高了。最后,适当的听力练习能起到强化训练、提高听力能力的作用。配套的英语听力练习是训练学生听力的必要措施。每单元的练习应该和课文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应该在完成练习的时候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攻克听力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