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30
/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林赛月

乐清市北白象镇万家学校 3256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以新的理念和方法来教,学生需要在新的模式下学习,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调整、适应。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许多收获。本文研究了小学语文新课改内容,对现存的语文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有效课堂教学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科目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由于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已经不再适用于小学语文科目教学。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把握好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并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改革与创新,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 完成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1.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保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教师仍然把着老旧的教学思路不创新。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偏重对学生字、词和语法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老旧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新课标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1. 教学方法的滥用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诸如翻转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在小学语文科目教学中均有所应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 虽然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有着各自不同的适用性。想要构建语文有效课堂,教师就一定要把握好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但在当前小学语文科目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滥用现象比较常见,这极大的影响了教学进度,也无助于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中,产生困惑,影响其学习质量。

      1. 科目教学综合性不强

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重要影响。但教师在语文科目教学中,却经常忽视其与其他科目的联系,导致语文科目教学综合性不强。这使得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不足,在其他科目学习中不能灵活的应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

    1.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是通过讲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故而在教学之初多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告诉学生要学什么。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兴趣以间接兴趣为主,学习兴趣容易受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教师直接导入新课,学生的感官没有受到应有的刺激,思维不够活跃,课堂参与度就较低,教学效率自然也就不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可提高课堂参与度,为有效课堂奠定基础。在情境创设中,首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加强合作探究,提高问题能力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倡导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旨在转变学生单向接受知识的模式,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地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问题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一方面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表达。首先,教师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 开展多样活动,培养应用技能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故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需以多样化的活动来激活课堂,让学生在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中获得知识构建。首先,要注重多引导学生说。课前导入也好, 课中交流也好,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为学生提供表达的空间, 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或观点表达出来,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重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

      1. 跨领域学习,育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适时地把语文教学和综合实践、美术等课程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彩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多元的课堂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 加强学习过程中复习和巩固的环节

复习和巩固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记住已学知识,提高授课效率的有效手段,任何知识,如果不加复习,是不可能熟练掌握的,克服遗忘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巩固练习。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巩固,使学生通过多练,所学的知识,这样才有希望让学生把基本的技能技巧掌握住。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不断巩固、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教师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变幻学习方法,改进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布置复习作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合作探究中为避免学生漫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石雄.探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113-114.

[2]尹新喜.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4(12):288.

[3]陈艳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138-139.

[4]曹云霞.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华夏教师,2019(29):49-50.

[5]谢六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9(30):66.

[6]赵志华.浅议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