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8
/ 2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浅谈

王艳

哈密市伊州区二堡镇第二小学 新疆哈密 市 839115

摘要:新时代、新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越来越重视拓展阅读的开展,纵观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全面认识到拓展阅读对学生写作、表达等方面的价值,更要认识到新阶段小学语文拓展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笔者将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存在误区进行了解,针对性地从拓展阅读目标制定、自主精细化阅读以及主题阅读度活动构建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误区;实施策略

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拓展阅读的开展既是素质教育课改的要求,也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说是贯穿整个的学习过程,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有序的开展拓展阅读,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行为品质呢?以下,笔者将针对性的进行详细化分析。

一、新时期小学阶段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开展的误区分析

(一)教学理念误区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启发式、趣味化教学方式逐渐的成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方式,以人本理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而纵观拓展阅读的实施情况,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没有全面认识到拓展阅读的实际价值,“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兴趣低下,对教师依赖性过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视野的拓展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提升。

(二)开展形式的误区

在现阶段的小学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对于拓展阅读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一方面,在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总是设置硬性的任务,使得学生在阅读思路上产生很大的压迫感,学生往往就会出现阅读形式化、一目十行、敷衍了事等问题;另一方面,拓展阅读的开展未能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阅读主题偏离学生实际,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使得学生的阅读过程毫无收获,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阅读技巧的培养[1]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开展的策略分析

所谓拓展阅读,并不是单指课外阅读,既包含对比式阅读,也包含延展式阅读等多种形式,拓展阅读的开展对于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写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素养的提升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开展对比式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对于拓展阅读的开展,教师要注重专题化学习的开展,让学生在专题化探究中掌握对比文章在写作背景、写作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的关联性,然后进行专题化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掌握本体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好用词、用典、抒情方式;第二,分析对比文章的基本含义,感受作者情感;第三,进行专项对比,学习阅读技巧[2]

以《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的学习为例,教师在基本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对诗词表达的意思进行分析,既写出了送别诗的不舍之情,也借黯淡的景物描写,表达出对友人的怀才不遇的惋惜,此诗以写别离愁绪为主线,重在写作者自身的高风亮节。此诗有情有景有自喻,情感表达深刻,写作方式独特。在拓展阅读上,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孟浩然》与《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进行对比进行拓展,这两首诗,从体裁上分析这两首诗与前诗一样都属于送别诗,在写作手法上三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表达自己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与深情。但是在情感表达技巧上《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以“冰心玉壶”自喻,表达自己内心的开拓胸襟和高风亮节;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以对“烟花三月”的描述表达自己内心的对去扬州的渴望以及以“长江东逝水”表达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洒脱与释然;《送元二使安西》则是以酒饯别,以临别劝酒为主题表达情感。通过这样的对比式阅读,学生既可以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渐感受到阅读的趣味化[3]

(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延展阅读知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将学生的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事实上,信息科学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对知识的局限性进行突破,从而达到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延伸。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对信息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并以此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身边的事物,以此在将课堂内容丰富起来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学习视野进行拓宽,从而达到学生阅读兴趣的加强。

例如:在《四季之美》这一课阅读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对春夏秋冬的美景进行想象,那么学生是很难真正的体会四季之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将展现四季美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直观的展示出来,并在展示中让学生对四季之美进行清晰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促进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延伸,从而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延展性,拓展阅读的开展是一个体验情感、掌握学习技巧、拓展视野的过程,学生可以敞开心扉、展开想象力的进行阅读、思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与方式,让学生避免机械的、死记硬背的浅层学习,引领学生对写作背景、情感表达、写作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风霞.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J].语文课内外,2019,(21):220.

[2]杜娟.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J].信息周刊,2019(12):214.

[3]肖世兰.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9(5):320.